例谈互联网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积极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来辅助教学。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环节进行课文教学:借助网络搜索拓展主题阅读,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展示成果,创建网络硬盘贮存精彩视频。
  [关键词]互联网;职业中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6-0094-01
  人类社会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 ”的新理念。怎样在互联网时代提高职业中学语文教学效率,是当下职业中学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下面以《警察与赞美诗》的教学为例来谈谈笔者对于“互联网 ”理念的实践。
  一、借助网络搜索拓展主题阅读
  互联网是个强大的学习资源库,各种资料都有,虽然有些知识缺乏科学性,但只要细心,也不是不能辨别。更重要的是,在辨别的过程中能促进、深化阅读,养成学生“尽信‘网’则不如无‘网’”的独立习惯、批判思维。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借助网络搜索的过程中,能锻炼各种能力,这是教师将相关内容直接“告知”的效果所不能及的。
  围绕某个主题,请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相关文章,自读、作摘要或者批注、写读后感,有利于拓展主题阅读,让主题阅读深化。比如学习《警察与赞美诗》一文,我围绕这篇文章提供了三方面的搜索内容:关于作者欧·亨利。“欧·亨利笔法”及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赏析、评论。学生也可以在搜索过程中将发现的感兴趣的内容收集整理出来。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对《警察与赞美诗》一文的了解程度就非常之深,也有系统性,比教师在有限的课堂中教授与引导学生学习的效果绝对好得多。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互联网去获取更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学习知识;而教师也回归主导的地位,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解答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运用知识上。
  二、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展示成果
  职中的语文教学,先学后教比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先预习、自学,知晓了自己会的和不会的,然后教师讲授、解答时他们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求答案,或者主动提出问题。而对于语文学科,学生如果借助辞典等工具书,就算是文化底子薄弱的职中学生,进行预习和自学难度也是不大的。
  比如《警察与赞美诗》一文,布置学生网络搜索相关任务后,请学生将自己的搜集成果整理好后再写一份概要,有问题的再附一个问题清单,也就是整理的材料包含三部分:概要、原文(一到两篇)与问题清单。完成之后发到班级QQ群里,群成员可以互相学习、借鉴、补充,或者写感想、提意见。在这期间,由学科代表和各小组长组成的群管理员负责对同学们就这一主题所上传的所有资料进行整合:一是列出文章目录,可以就各知识点自拟题目,附上上传者姓名及资料来源;二是列问题目录(附提问者姓名);三是列出感想清单,或学生的感想摘要。最后由教师根據文章目录再作删减,结合学生的读后意见择优发到班级博客上(教师注册一个“师生互动博客”,将文章按学年、届别分类)。这样,既是对学生的预习、自学作出了评价,也是借互联网储存了资料——循环教学下来就是一个资料宝库,以后再任教相关年级时,学生搜索起来就容易多了,到时主要任务也就是发布最新的观点而已。
  三、创建网络硬盘贮存精彩视频
  学生先学之后,接着就是教师的“教”了。“教”主要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前面已经就学生的问题列出了目录,这时可以先展示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然后主动选题回答,同时鼓励再补充、再提问。这时教师或者班级“摄像师”(选几位学生轮流担任)用手机拍照或录像,记录下学生精彩的课堂瞬间,课外时间安排班级网络高手把照片制成相册,或者把录像按照不同的问题予以分隔或整合,都贮存到网络硬盘上,适当的时候选择一些相册或者表现突出学生的视频发到班级QQ群,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表现,同时也非常有纪念意义。这一做法特别能鼓励那些回答问题不积极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借助网络硬盘还可以贮存一些学生的口头作业。比如《警察与赞美诗》写了苏比六次故意犯罪的经历,请学生自选一次朗读,注意读出人物的性格、心情。然后将自己的朗读语音保存在网络硬盘中,过段时间再重听,比较前后的朗读情况,提高对朗读的认识和朗读技巧。当然,学生也可以互相倾听,提升学习的兴趣。
  在通过互联网来辅助教学方面,涌现了千姿百态的教学手段。我发现课堂少了单调,多了新鲜感。学生也比以前兴致高多了。关键是“教”的时间少了,学生“学”的时间多了。虽然有些家长不会用手机上网,有些学生借上网之名行网游之实,但问题不大,总体上我们职中对手机的控制相比普通高中要宽松得多,这给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网络技术的引进与使用提供了便利,为“互联网 ”时代的职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其他文献
CALIS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馆际互借服务是CALIS服务的重要内容。该文就CALIS馆际互借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期望CALIS系统不断完善,促进馆际互借事业健
【关键词】化学课堂 合作学习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0013-02    合作教学是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学等理论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和师师互动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标准参照评价为基本手段,以
[摘要]在高中音樂鉴赏中开展审美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获得更高远的发展。教师通过名曲导航、名家论述、名生展示三个环节来开展高中音乐鉴赏审美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探寻生命之美,获得成长的动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鉴赏;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4-0031-02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实施美育
【摘 要】指出中职学校配备副班主任的必要性,提出中职学校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科学配备、双向选择、合理组合”的原则,搭配好正副班主任,明确好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并给予公平的对待与有效的激励。  【关键词】中职学校 副班主任 配备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B-0059-02  《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课堂讲解 课后练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100-01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形成高尚、丰厚的精神情操,是各科教师的职责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