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激发学习热情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A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常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只有运用才能被学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实践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数学来源于实践,在获得对现实的数学认识并总结到数学原理或规律后,还必须回复到现实生活中去,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检验。这既是检验原理、规律可靠性的过程。也是数学应用的过程,并且是保持数学生气勃勃和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如何使学生对数学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开设数学实践课,创设应用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开设生活数学实践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是培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后,安排学生用面积单位测量书本、课桌、教室地面、自家客厅的地面面积;学了统计图表以后,让学生三四人一组到十字路口去收集某一时刻的车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学了对称图形后,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上,用在主题班会的布景上,或运用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等,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数学知识真正让学生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中去,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确有好处,同时又能诱发要解决实际问题,还需探索更加丰富的知识,感到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有待解决,从而增强继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畏惧感、神秘感,而产生亲近感。
  
  二、开展数学交流活动,营造应用氛围
  
  把课堂所学的知识通过精心组织的数学交流活动,化进实际中,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后,开展了“看谁拼图形最巧妙”活动;在教学“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后,开展“学生优秀统计员”活动;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后,开展了“学做售货员”活动;在教学“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和“土地面积单位”知识后,开展“农田计算员”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遍及生活的各个角落,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行业,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领悟到只有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三、撰写数学小论文和日记展示数学才华
  
  如在学了多边形的知识后,让学生写一写《生活中的瓷砖》,等。数学论文不仅使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应用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数学日记写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感受与得失,反映学习过程中的喜悦与困惑,便于师生间更好的交流。
  
  四、制作数学小报激发数学热情。
  
  制作数学小报可以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小报形式中去,让学生轻松地学知识;也可以借机鼓励那些学得一般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资料、构思、排版、绘画等各方面的能力,最终达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设计开放问题,培养独创性
  
  练习设计上,注重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补充问题、搜集条件、探索不同的答案,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
  例如:一个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学生跃跃欲试,想出数种答案(3个、4个、5个、……)
  再如:树上有10只鸟,一枪打死了一只,问树上还有几只鸟?
  有的说:10—1=9,树上还有9只鸟;有的说:树上还有0只鸟,因为打死了一只,其余9只被惊飞了;还有的说:树上还有1只鸟,打死了一只,惊飞了8只,还有一只是聋鸟; 更有学生说说;树上还有3只鸟,鸟爸爸和鸟妈妈搂着死去的小鸟痛不欲生,没有跟着其他鸟寻找生路…… 等许许多多答案。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同时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虽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出所有答案,意义在于乐在寻求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造性。
  总之,教师要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隐蔽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数学的神奇与趣味。
其他文献
语文作为学生小学学习阶段的基础性科目,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相关语文知识的培养,更应以语文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文通过
目的 探讨检测血清生殖激素6项指标水平及血清顶体蛋白酶抗体(AcrAb)、精子蛋白17抗体(Sp17Ab)水平在临床不孕不育症女性患者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8月在丽
思维导图(The Mind Map),通常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将其称为心智导图,是将具体形象与思维二者充分融合的有效工具.在学习过程中有效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在知识点与图像、线段等元素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
目的 探讨重复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舟山市定海区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接收的反复人工流产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接受IMB生
目的 探讨不同疗程主动免疫疗法(LIT)治疗复发性流产(RSA)的疗效及对其封闭抗体(APLA)、抗独特性抗体(AIA)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浙江省台州医院妇产
罗兰·希尔与邮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