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领袖

来源 :全明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tong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物浦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个杰拉德;曼联也是幸运
  的,因为他们只有一个杰拉德”。当多少年来与利物浦互为对手甚至互相仇视的曼联队的主帅弗格森说出这番话,你就可以明白杰拉德在他心目中的分量。能够让对手交口称赞,杰拉德一定有过人之处。事实上,如当年杰拉德本人所说的那样,利物浦也有自己的基恩,这个默西塞德走出来的孩子正在安菲尔德球场做着基恩在老特拉福德曾
  经做过的事情。或许,生来,他就注定是一位球场领袖。
  
  领袖初成
  
  如果你所在的球队在一场关键的决战中以三球落后,你会怎么做?缴械投降,敷衍了事,还是决战到底?2005年5月25日,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史蒂文·杰拉德给出的答案早已为世人所熟知。那场冠军联赛决赛中,杰拉德为三球落后的利物浦头球扳回一球后扬起双臂挥动、高声呼喊激励队友的一幕深深镂刻在了人们心中。而被收录到欧足联冠军联赛杂志片头集锦的这一镜头,恰恰也是球队精神支柱的完美阐释,在那场不可思议的大逆转之后,杰拉德球队领袖的风范被世人广为称颂。
  2004/2005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决赛的经典一幕,也许只是杰拉德作为精神领袖展现自我的开始。接下来的又一场一战定生死的决赛中,史蒂文“拷贝”了伊斯坦布尔的神话。2005/2006赛季足总杯决赛,杰拉德拖着伤腿在最后时刻轰出一记匪夷所思的35米远射,将比分扳成3:3,也把利物浦从失败的悬崖边上拉回。最终,利物浦夺取了冠军。短时间内在两项大赛决赛场上策动惊天大逆转,杰拉德的领袖气质显露无疑。
  上天确实是公平的。他没给杰拉德贝克汉姆般“万人迷”的脸庞,也没有给杰拉德齐达内般美轮美奂的球技,但他给了杰拉德旺盛的斗志以及全面的足球能力。毫无疑问,杰拉德是全能的中场球员,长传准确、突破锐利、远射惊人,而且有非常好的把握机会的能力。尽管年轻,但是意志坚强而且永不言败。正因如此,能够踢各个位置、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应对一切的杰拉德成为利物浦以及英格兰队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人物。
  作为职业球员,年仅27岁的杰拉德已经迈上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一切在当年那个穿着曼联队7号球衣,梦想像球衣主人罗布森一样纵横球场的小男孩看来,也许只能是个梦。不过,或许正是那次差点招致皮肉之苦的世仇球队球衣事件,才让杰拉德有了更多为梦想奋斗的理由和动力。
  
  为爱而憎
  
  对一支球队的热爱要怎么表达?可以单刀直入,可以欲说还羞,当然更可以与那些同道中人一起,表达对球队“世仇”的厌恶。在利物浦,默西塞德红是惟一与红相关的色调,而曼彻斯特那支球队的红衣对于利物浦球迷来说不啻瘟疫。所以,你可以理解一名利物浦队的球迷父亲看到自己儿子身着另一种红时的所作所为。
  一记伴着清脆响声的巴掌之后,脸庞火辣的杰拉德当不至于与父亲心生罅隙,但他对那袭早已进入利物浦城很多人心灵的红色战袍,一定会有更深刻的认知。即便布莱恩·罗布森属于全英格兰,但印有其名字的7号球衣,也绝对不能由一个利物浦球迷家庭的孩子展现出来。在利物浦,红军是很多居民的惟一。
  


  受家庭的熏陶,杰拉德从小就恨曼联,而且从未想过要穿曼联的球衣。布莱恩·罗布森的7号球衣是个例外,更是意外。年幼的史蒂文只知道,在他穿着那件球衣四处飞奔的一个小时里,他自己仿佛变成了场上的明星,抢断、铲球、传递、射门无所不能。小杰拉德的确没有背叛利物浦,但对一名竞争多年的对方球队的球员的推崇是荒谬的,哪怕他是英格兰的足坛巨星。
  “我在利物浦长大,很小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对曼联怀有仇恨的心理——对他们的球员、主帅、球迷,甚至一切与曼联有关的东西,我也受到了感染。”儿时的耳濡目染,加上作客老特拉福德受到的“特殊礼遇”,让杰拉德对红魔的厌恶无以复加。在杰拉德看来,去老特拉福德比赛就是一种灾难,所有的曼联球迷都在嘘你,他们对你喊出“f**k”、“kill”这一类的字眼,让你感觉仿佛在经受一场暴风雨,这也是他加入成年队后依然憎恨曼联的原因。
  直到有一天,国家队队友加里·内维尔笑着告诉他“别担心,其实我也是从小被告知要憎恨利物浦”之后,情形才有所好转。
  利物浦人憎恶曼联,曼彻斯特人厌恶利物浦,这不过是足球文化的一种外在展现,无关品德。恰如14岁那年再次穿上曼联训练服,到比赛场上接受红魔评估团的考核一样,那只是迫使利物浦及早拿出合约的手段。这个默西塞德走出的孩子从没想过要加入曼联,利物浦才是他的钟爱——对曼联的憎恶其实不是憎恶,那也只是对利物浦的挚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天生红军
  
  “Jon-Paul Gilhooley”,驱车前往安菲尔德,通过香克利大门,来到希尔斯堡惨案纪念碑前,你很容易从那96位在1989年足总杯半决赛丧生的利物浦球迷的颂词中找到这个名字。那一年,他十岁,希尔斯堡惨案中最年轻的遇害者。
  不幸中的万幸是,Jon-Paul的去世坚定了杰拉德成为安菲尔德一位巨星的决心。因为,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的都是利物浦的红色;因为,他们都带着一种燃烧的激情,深爱利物浦;因为,他们是表兄弟。
  对于所有默西塞德郡的人来说,1989年4月15日那个周六,永远是他们脑海中抹不去的阴影。那个夜晚,九岁的杰拉德和父亲Paul、母亲Julie、哥哥Paul围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报道,他们的眼睛直直地,眼前的一幕幕令人无法相信。除了不解,除了愤懑,他们唯有祈祷,但不幸还是降临到这个家庭。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祖父Tony敲开了杰拉德家的门——他住得不近,而且从来没有周日早上八点半就走出来的习惯。事实上,所有人不祥的预测得到印证,他们家人没能逃过希尔斯堡。“我有个坏消息”,祖父说,“Jon-Paul去世了”。
  


  他本来可以避开那场灾难,但深切明白去现场看这场比赛对于Jon-Paul来说有多重要的母亲,还是为他搞到了一张球票。那场比赛在谢菲尔德举行,那个周六的早上,家人的一个朋友带着Jon-Paul满心欢喜地离开利物浦去了那里。但是Jon-Paul再也没有回来,再也没有从那里回来。
  出于心理保护的原因,父母没让杰拉德出席葬礼,他们只是让这个九岁的小孩子努力地去明白,他的表哥是为了支持一支他们都崇拜的球队而死去的。的确,他们有太多的相像,同样住在默西塞德,有着同样的兴趣。Jon-Paul加入了街头的足球队伍,就在杰拉德家外面的那条街上,在惠顿,骄傲地戴着他的利物浦围巾。这个俱乐部对于Jon-Paul来说就是整个世界,而从杰拉德一出生,利物浦就是这个家庭的信仰。
  与表哥稍有不同的是,那个时候,同样挚爱利物浦的杰拉德已经开始在利物浦优秀青少年球员培训中心训练。在青训中心训练的日子里,每当看到Jon-Paul的父母,杰拉德都有了更大的决心去做一名成功的足球运动员。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悲剧所能带来的催动力也是无穷的。尽管从来没有告诉任何人,但每当看到香克利大门旁大理石上刻着的Jon-Paul的名字时,周身充斥着悲哀与愤慨的杰拉德都会在心中默念:我在为Jon-Paul踢球,我要努力。
  
  不测风云
  
  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可能毁掉一次远征,荨麻堆里一个废弃的耙子同样也可能葬送一位少年的足球梦。在红色利物浦的感召下,在表兄不幸的激励下,向着安菲尔德进军的杰拉德遭遇了一场意外。他为利物浦效力、为英格兰效力、在欧洲杯和世界杯里闪耀的梦想差点停滞,一切都决定于外科医生握着手术刀的手。
  


  那只是家门口一个围绕在一堆乱蓬蓬的矮树丛中的球场,但对于那些孩子来说,那个被人当成垃圾场的草地,就是安菲尔德、古迪逊花园和温布利的集合体,是一片天堂。那时候,杰拉德已经与迈克尔·欧文一起在Vernon Sangster体育中心在一起训练了一年。日益增长的足球技艺激发了小男孩更强烈的踢球欲望,于是,不管春夏秋冬、黑夜白天,杰拉德都会和伙伴们一起在自己的足球天堂里徜徉。
  又是一个周六,杰拉德们的专项赛事准时吹响开场哨,伙伴们用偷来的一片网子做成了两个简易的球门。对于他们来说,那简直完美极了。“比赛”很激烈,但当皮球滚到荨麻堆里之后,一场潜在的灾难悄然降临。
  荨麻太粗,捡球的杰拉德没法把手伸进去。于是,他拉下足球袜,把脚伸进荨麻堆里,想把那个球踢出来。但是他没能做到——杰拉德那只经常用来射门和过人的右脚踢到了什么东西,但他的腿却深深地扎进了荨麻堆里。更要命的是,一脚下去之后,是钻心的疼痛。
  用后来杰拉德本人的话说,“我也曾跖骨粉碎性骨折过,腹股沟也拉伤过,但是,实话说,我从来没经历过比这更痛苦的。那根刺戳进我的胫骨里,就像注射毒药的针头一样。”等他强忍疼痛低下头,看到的一幕差点让他犯心脏病:一把耙子直直地从球鞋里穿过,戳进了脚趾里。有人把这把生锈的耙子放在这荨麻堆里,耙子的杆子已经没了,只剩下一把叉子,然而杰拉德正好就踢进了那里。
  在好心的邻居和杰拉德父母一起将其搬上急救车送进医院之后,一个最坏的消息等着他们,为了不让那把生锈耙子使他脚上的伤口感染,医生坚持立刻把他的脚趾截下来。父亲的镇定和随后赶到的利物浦青年队指导员Steve Heighway的强硬态度保住了杰拉德的脚趾,也保住了利物浦的未来之星。
  麻醉了杰拉德的整只脚之后,外科医生拔出了耙子。他拯救了杰拉德的脚趾,也拯救了他的职业生涯。当然,说是留下希望或许更加贴切,因为那时候杰拉德的真正的足球生涯还未开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差点葬送职业生涯的不测在给了杰拉德三周休息时间的同时,也让小家伙深深认识到足球之于他的重要性。而人生中第一次无法去做自己最爱事情的一幕,让杰拉德懂得珍惜每一次机会,应该说,这对促成其领袖气质作用独到。
  
  茁壮成长
  
  在布鲁贝尔,杰拉德和七八名年龄相仿的孩子们一起参加了足球队,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都在踢足球,直到他们的母亲叫他们回家。走出了脚趾受伤的阴影,这个孩子在通往足球圣殿的道路上一步步扎实迈进。惟一的问题是,他从来没有参加过正规的比赛,而杰拉德自认比他的伙伴们都要好。
  事实也的确如此,杰拉德的那支球队并不排斥他,因为这个小家伙在足球方面要比同龄的孩子优秀得多。六岁的时候,他就能够和其他九岁青年队的球员对抗了。艾恩赛德外面的那片水泥地和布鲁贝尔后面的那片草地状况都不是很好,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一位嗜球如命的孩子。尽管足球技艺上不输与对手,但三岁的年龄差距还是让杰拉德吃尽身体对抗的亏。几乎每天,他都步履蹒跚地走回艾恩赛德10号,脸上经常挂着彩。
  瘦弱的杰拉德被别人用肩一下扛到护栏上,一颗钉子划破了他的脸。在爷爷用三根蝶形针缝上伤痕后,他又重新跑回那片场地。至今,伤痕依旧。没变的还有那股子不服输的硬气,这是一位领袖必不可少的特质。
  他的确与众不同,还在九岁的时候,每当球向他飞来,他的眼睛不是仅仅盯着球,而是在观察来球的同时寻找出球路线。所有这一切都昭示着这个孩子的非凡。11岁时一个冬天的下午,他所在的希南中学校队正在和老对手蓝袍队争夺利物浦地区校际杯的冠军。上半场希南队已经落后三球,队员们似乎对夺冠不再抱有任何希望。而奇迹却在下半场上演,永不服输的杰拉德连进三球,带领队友以4:3反败为胜。在他升入16岁以下校队后,他的球队在整整三年里一场球都没有输过。
  15岁时,他的天赋被利物浦俱乐部发现。此后的一段时间,他的足球生涯如火箭般迅猛发展,让人瞠目结舌。更为关键的是,这个少年有着超出年龄范畴的冷静头脑和清晰思路,善于思考的他总能把对手分析得头头是道,尽管比赛场外他是那样沉默寡言。
  不过,1998年的法国世界杯,当跟自己从小踢到大的伙伴欧文用那个注定留名足球史的长途奔袭羞辱阿根廷人、打动全世界的时候,杰拉德只能坐在电视机前用羡慕的眼光注视着自己的队友。
  这当然也是种激励。跟你一同长大的伙伴在大舞台上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你心里面总会起一些波澜。“总有一天我也要做到”,这就是杰拉德的心声。
  
  崭露头角
  
  尽管与年长自己一岁的欧文一同加盟利物浦成为学徒球员,但杰拉德亮相顶级联赛的时间却比欧文晚了两个赛季。欧文在法国大显身手的时候,杰拉德还没能进入利物浦一线队。不过机会很快到来,这一切得感谢霍利尔——感谢他的慧眼独具。
  


  不夸张地说,利物浦前主教练霍利尔正是杰拉德的伯乐及恩师,是他真正将杰拉德引领进了职业足球的殿堂。那是一件富有戏剧性或者说充满传奇色彩的事情。当时,霍利尔被邀请前往青训练习营,观察另一名球员的表现是否符合利物浦一队球员的标准。练习结束后,负责人征询霍利尔的意见,霍利尔向负责人说:“我要杰拉德,至于另一名球员,待我考虑后再给你答复。”
  无心插柳柳成荫。就这样,1998/1999赛季,18岁的杰拉德终于进入利物浦一线队。展现自我的机会很快到来,1998年11月29日,利物浦与布莱克本比赛的下半场,杰拉德替补亨戈姆出场,首次代表利物浦出现在顶级赛事的赛场上。
  更多的第一次接踵而至。联盟杯对阵塞尔塔,杰拉德首次打满全场,尽管红军输给了对手,但他的出色表现还是叫人眼前一亮。1999年12月5日,安菲尔德球场,对阵谢菲尔德星期三队的比赛中,杰拉德打进了其红军生涯的第一个联赛进球。
  刚开始的时候,有哈曼等悍将坐阵,略显稚嫩的杰拉德并没有太多机会表现自己,但这个将斗争精神深深植入骨髓的孩子没有一刻不在努力。而在获得出场机会并崭露头角之后,很多人也相信,他会像他的伙伴欧文一样做出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情。
  
  修成正果
  
  众人的预感很快得到验证,身为英格兰正规球员培训系统的产物,利物浦青训营走出的杰拉德很快就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在1998年11月首次代表利物浦出场之后,年轻的杰拉德就凭借准确的长传、极具杀伤力的突破以及力度角度俱佳的远射成为了球队中场主力,而且发挥一直非常稳定。
  对于他那个位置的球员来说,稳定性显然十分重要,而在打出了那个年龄球员少有的稳健特性之后,“步步高升”也就水到渠成。1999年9月,杰拉德入选了英格兰21岁以下青年队,并在代表球队打的首场比赛中就攻入一球。2000年2月,尚不满20岁的他被凯文·基冈召入国家队,成为继欧文之后,又一位完成国家队“三级跳”的利物浦少年。
  打上主力、入选国家队都曾经是杰拉德的梦想,但梦想成真的一刻却并不意味着奋斗的结束。那时的利物浦拥有欧文、赫斯基等国脚前锋,加之海皮亚等众多经验丰富的好手,实力堪称一流。正是在与这些队友的合作中,杰拉德迅速成长。2000/2001赛季,利物浦获得极大成功,他们一举夺得英格兰足总杯和欧洲联盟杯冠军,而杰拉德功不可没。凭借扎实的功底,他很快就成为了球队的闪耀之星,进步神速的他在赛季结束时被评为当年的“最佳新秀”。那一年3月31日以2:0完胜曼联的比赛,让这个小伙子更加为人熟识,比赛中杰拉德发挥近乎完美,进球助攻各一次,风头完全盖过对方阵中成名已久的罗伊·基恩。
  


  一路驰骋,经过坎坷磨砺之后,2003/2004赛季的杰拉德更加成熟,而他天生的领袖气质也让他从海皮亚手中接过了队长袖标。从此,安菲尔德的球场上,一个新的精神领袖巍然屹立。事实上,他比前辈做得更好,在用尽量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确保球队控球权之外,他还很好地收敛了火暴脾气。那个赛季,他几乎凭一己之力将利物浦送入冠军联赛。显然,俱乐部赛季最佳球员的称号当之无愧。
  接下来的事情早已成为足坛佳话。他用不知疲倦的奔跑和精准的传球策动,挑起了球队中场大梁,在大范围的扯动中,他用令人惊叹的中场拦截和抢断能力以及威胁极大的远射,帮助球队杀到了欧冠联赛的决赛。最终,在那次领袖气质的完美爆发之后,红军队长帮助球队时隔21年之后再次回到欧洲之巅。而能传球、射门、抢断、控制比赛并有很强的突前能力的杰拉德本人,也被评选为2004/2005赛季欧洲冠军联赛最有价值球员。
  
  造化弄人
  
  没有完美的人生,这句话似乎专为杰拉德而说。英超最佳球员、最佳进球、足总杯、联赛杯、欧洲联盟杯、欧洲冠军杯……尽管杰拉德在俱乐部将很多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但国家队的梦想,对于他来说,还只是梦想。
  意气风发的20岁的杰拉德被基冈带到欧洲赛场上,但2000年的荷兰、比利时却没有给其留下任何美好记忆。在与德国的比赛中替补上场的他,还来不及享受胜利的气氛,就被对手凶悍的防守踢下了场,只能在第三场眼睁睁地看着英格兰队被罗马尼亚逆转,进而失去晋级机会。那个不幸的开始,似乎预示着其在国家队中的坎坷命运。
  2002年,打击进一步来临。在世界杯外围赛表现出色,且在5:1大胜德国的比赛中奉献了国家队首次破门的他,还是没能摆脱霉运,赛季结束后马上就要投入世界杯大战的杰拉德,却不幸在联赛最后一轮受伤。队医宣布了伤势无可挽回的结论,可怜的杰拉德只能留守英伦。四年的期待,在最后一刻化为泡影。
  2004年的葡萄牙,出任左前卫的杰拉德证明了自己的全能,但深陷“叛逃”传闻的他还是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发挥失常。非但没能医好英格兰队多年来左路疲软的痼疾,反而用一脚诡异的回传“帮助”法国队成就了反败为胜的经典。
  时隔两年,2006年6月11日的法兰克福,八年的梦想终于变成了可以触摸的现实,杰拉德真真切切地站到了世界杯的舞台上。英格兰的那场胜利有些丑陋,但能够将胜利抢到手,在中场勇猛抢截和及时补位的杰拉德功不可没。事实上,对于一个初登世界杯舞台的人来说,一场胜利是最重要的。四天之后的纽伦堡,这个勤勤恳恳干着不起眼的活计的孩子,终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在终场前用一记标志性的远射完成了自己的世界杯进球梦。两战两胜提前出线,继而八强战中有惊无险地打破厄瓜多尔人的铁桶阵,所有迹象都表明,这支猛将如云的英格兰队有机会重复他们的前辈40年前上演的绚烂一幕,但杰拉德和他的兄弟们却不得不在一场扣人心弦的点球大战之后,向早已褪色的葡萄牙“黄金一代”俯首称臣。
  梦想刚刚开始,梦想迅即结束。
  
  多舛命运
  
  不仅仅国家队之旅,看似顺风顺水的俱乐部历程中也藏着诸多暗礁,而且不止一次地威胁着杰拉德红色的足球事业。这个自小就视利物浦为生命的孩子也没能彻底摆脱“犹大”、“叛逃”之类晦涩字眼的纠缠,2004/2005赛季攀上俱乐部生涯的最高峰之后,杰拉德经历了一段备受怀疑的时期。
  作为利物浦队长,作为把全部精力贡献给球队的人,杰拉德自认应得到更多尊重。但俱乐部在续约一事上对待他这样一位功勋球员的做法,却令人寒心,或许正是这激怒了杰拉德,加盟切尔西的想法再度燃起并吞噬了他。他拿到了来自切尔西的合同,但他的转会想法也彻底激怒了利物浦球迷们,甚至一些激进的利物浦球迷焚烧了杰拉德的球衣。这让杰拉德陷入了深刻的悲痛之中,那一刻他泪如雨下。
  父亲力劝杰拉德不要离开,但伤感的杰拉德依旧在犹豫。不过最终,心中对红色的挚爱战胜了一切。他还要戴上利物浦的队长袖标,他还要直视最崇拜的父亲的眼睛,他还要让利物浦球迷开心。所以,尽管当时几乎确定要加盟切尔西了,但是他的心不允许他这样离去。
  2005年7月5日晚上11点左右,杰拉德打电话给经纪人,让他告诉利物浦CEO里克·帕里决定续约的消息。从那一刻起,他的心不再感到痛苦,而他也将此前一段时间必不可少的止痛药扔到了一边。第二天早晨醒来,笑容又回到了他脸上。
  在此之前,当年将他一手提携起来的“伯乐”、当时的俱乐部主帅霍利尔,最终也差点成了杰拉德的“敌人”。
  2002年10月,当霍利尔在与托特纳姆队的比赛中提前把杰拉德换下场时。利物浦队长径直走进了球员地下通道,没有和主教练说话,进了更衣室,把门一摔,把球靴狠狠地扔在地上——他讨厌自己被换下场。
  祸不单行。一个月后,在美丽的瑞士小城巴塞尔,在那场至关重要的欧冠比赛中,师徒两人的关系到了最低谷。上半场三球落后的糟糕局面让霍利尔对状态奇差的杰拉德极为不满,杰拉德还没迈进门,霍利尔就冲他大喊“你可以去洗澡了”。下半场,没有杰拉德的利物浦由墨菲、斯米切尔和欧文接连打进三球,但那更加反衬了杰拉德的差劲。
  更为糟糕的是,第二天霍利尔一番没有指名道姓的公开谈话深深刺伤了杰拉德。法国教头对记者说,当一个球员开始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围绕他来工作,并且相信自己就是最好的球员的时候,这将变得非常危险和困难。
  可以理解杰拉德看到这种有违“江湖规矩”的话语之后的反应,而当你知道他状态不佳的真正原因是父母闹离婚的时候,你或许更为他叫屈。但不管如何,脾气暴躁的杰拉德还是在父亲的劝说和帮助下控制住了情绪,而杰拉德的父亲也亲自向霍利尔解释了一切,一场师徒反目的悲情戏没能升级。然而,最终,22岁的杰拉德还是无法挽回父母的感情,而那也让他至今无法释怀。在他的字典里,家庭是个重要到近乎神圣的字眼。
  
  甜美热恋
  
  他是利物浦的灵魂,他在英格兰队中拥有极高的威信,他的帅气和身份同样吸引着众多美女,而在纷繁的球星世界里,他却是公认的新好男人。因为在杰拉德看来,家庭才是第一位的。更因为,杰拉德有一位深爱他的妻子亚历克斯·柯伦以及两位天使般可爱的女儿。
  同杰拉德一样,亚历克斯·柯伦也是一个地道的利物浦人。今年25岁的柯伦身材高挑,长相漂亮,是英国模特界的明星,五年前她和杰拉德在一家夜总会相识。
  偶然相识,拿到手机号,开始第一次约会……与许多人一样,杰拉德与柯伦的爱情故事也是这样开始的,不同的是杰拉德有自己的方式:他竟然在得到电话号码后不久,直接到柯伦家找她。这一唐突举动令柯伦在父母面前有些尴尬,不过正是这种方式打动了女孩的芳心。
  在利物浦一家餐馆里,他们开始了第一次约会。杰拉德的自信和风趣深深吸引了柯伦,随后在一家酒吧跳过舞后杰拉德将柯伦送回家,并且在告别的时候给了她一个晚安吻。从那一刻起,这对小恋人就再也没有分开。七个月后,杰拉德拉着柯伦开始寻找新居,并说:“你得帮我,因为你也要搬进去。”典型的杰拉德的方式,不给对方任何考虑机会的突然袭击。几天后,人搬进了默西塞德郡克罗斯一栋漂亮的公寓楼里。
  
  失意初恋
  
  杰拉德和柯伦的恋爱故事很完美,但他与前任女友却不是这样。在两人一门心思建设和谐家庭的当口本不该提那些过往旧事,但杰拉德的前女友——肥皂剧女星珍妮弗·艾莉森却不能不提。事实上,一直有传闻说杰拉德就是从她那里得到的柯伦的电话号码的,因为当时事业刚起步的珍妮弗和柯伦是好朋友。
  艾莉森是学芭蕾舞出身,也是利物浦人。在一次Party上相遇后,他和杰拉德开始了热恋。那个时候,艾莉森刚刚有了一点小名气,而杰拉德已经成为利物浦队的当家红人。有了杰拉德,艾莉森开始在各个领域发展,包括演出舞台剧、电影以及唱歌。
  虽然跟足球明星的恋爱促进了自己事业的发展,但与成名的杰拉德相处还是给她带来了巨大压力。在他的身边,她永远只是配角,而且迷恋杰拉德的女孩子太多。有一次参加派对,一个女孩故意将香槟泼到她的晚礼服上,这件事给她的伤害很大。2002年11月,两人的感情走到了尽头。
  事实上,和杰拉德在一起的压力只是分手的原因之一,关键原因还在于艾莉森不是一个安分的女人。喜欢夜生活的她曾经在一次豪饮后与著名大胸女郎乔丹在酒吧放浪形骸,更为戏谑的是,分手后不久,艾莉森竟然与柯伦的前任男友、沙滩椅经售店小老板托尼·理查德森走到了一起。
  虽然非议不少,但是,艾莉森自己的演艺事业还是蒸蒸日上。她的各种性感照片经常刊登在各大成人杂志上,2004年她的第二张单曲《再见男孩》登上了销售榜前十位。而且,其模特和电影演艺事业都迈上了正轨。2005年《太阳报》网站“太阳在线2005超级宝贝”选举中,艾莉森荣登榜首。在那次评选中,22岁的她压倒了杰西卡·辛普森、珍妮弗·洛佩斯等大牌女星。
  2006年,几乎与杰拉德的自传同步,这位有着麻烦少女之称的英国肥皂剧明星还打着“杰拉德前女友”的旗号到处招摇。尽管艾莉森如此卖力地借那段感情说事,但杰拉德在自己的自传中却没有提到她。或许,利物浦队长早已将她忘怀,他的心里只有亚历克斯·柯伦,只有可爱的女儿。
  
  爱情结晶
  
  自开始拍拖以来,杰拉德与柯伦感情就非常稳定。2003年夏天,没有世界杯和欧洲杯困扰的杰拉德与柯伦到葡萄牙度假,不久柯伦就怀孕了。他们对此都很吃惊,杰拉德迫不急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每一个人,因为他非常喜欢孩子,也非常想要个孩子,但是幸福来的这么快依然让他觉得惊讶。
  杰拉德虽然在球场上凶悍无比,但私底下尤其是在感情方面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浪漫主义者,他有时浪漫起来简直无药可救。杰拉德非常细心地每天都陪伴在柯伦的身边,直到女儿出生,杰拉德才得以放松。
  2004年初,小两口正式订婚,而且订婚的日子就选在他们的女儿出生前的几天。杰拉德特意为柯伦准备了一枚钻戒,这枚钻戒足有10克拉,价值至少在3万英镑。订婚不久,2004年2月23日,他们的女儿莱尔·埃拉终于出生了。在分娩的六个小时当中,杰拉德一直陪伴在柯伦的身边细心安慰她。女儿出生后,杰拉德亲手帮她剪了脐带。他非常激动和兴奋,那真是一个动人的时刻。杰拉德居然哽咽欲泣,还真的是一个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瞬间。
  在柯伦生下埃拉不久,杰拉德便正式向女友求婚了。尽管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浪漫的人,但杰拉德的求婚方式却非常浪漫与独特。在女儿满月的那天,杰拉德把自己亲自设计的戒指放在了摇篮里。
  杰拉德希望拥有五个或者更多的孩子,但是柯伦觉得三个比较合适。不管他们的意见能不能统一,2006年5月柯伦还是为杰拉德生下了小女儿莱克茜。
  女儿出生后,柯伦就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即使自己的男友是大名鼎鼎的利物浦队长,但生性低调的她在更多的时候扮演的仍然是贤内助的角色,给杰拉德无限的支持。她没有像辣妹或者科琳那样爱出风头,也从来没有负面消息见报。属于柯伦的惟一的“不良”爱好也许就是疯狂购物。有了她在背后的支持,杰拉德在场上的发挥越来越好,也越来越稳定。难怪利物浦队长每每提到柯伦和女儿时,满脸洋溢着的都是幸福的表情。
  
  完美大婚
  
  2007年6月16日,西伯克郡风景如画的克莱文登庄园,埃拉和莱克茜与众多嘉宾一起见证了杰拉德和亚历克斯·柯伦长达六年的爱情。这一场盛大的婚礼,就像2005年的伊斯坦布尔之夜,为利物浦队长打上另一种人生成熟魅力的烙印。
  大婚之夜,足球界的受邀嘉宾足以排出一个11人阵容,欧文、克劳奇、卡拉格、里瑟、沃尔科特等球星都赶来了。不过杰拉德定了规矩:礼金全做慈善用。
  婚礼算不上“奉子成婚”,三年前,两人的第一个爱情结晶埃拉就呱呱落地,去年世界杯前夕,柯伦又为杰拉德生下小女儿莱克茜,因此在这个悠闲的夏日假期完成婚礼,水到渠成。
  在电影《风月俏佳人》的著名插曲《Fallen》的悠扬乐声中,身著白色镶钻婚纱的柯伦走入殿堂,同样身穿白色西装的杰拉德正耐心等待。宣誓后,夫妻俩一起切开由顶级糕点师制作的七层蛋糕,而这个2万英镑的蛋糕直逼杰拉德的身高。礼毕之后举行盛宴,第一首舞曲就是莱昂纳尔·里奇那首脍炙人口的《Endless Love》。遗憾的是,柯伦最喜欢的西班牙情歌王子恩里克·伊格莱西亚斯未能现场演唱,错失现场听她最喜欢的《Hero》的机会。不过,杰拉德邀请曾风靡英伦的组合TakeThat的主唱格里·巴洛为贵宾演奏。夜间,整个克莱文登庄园上空燃放焰火,将整个婚礼盛宴推到高潮。在完成婚礼之后,杰拉德带着爱妻娇女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度蜜月,这可能是利物浦队长一年内最美好、休闲的时刻。
  “我想做一个爸爸,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对我的职业生涯很重要。”如果说三年前埃拉是杰拉德的“成人礼”,而这三天的婚礼,更是现年27岁的杰拉德成熟的标志。
  
  开创未来
  
  “他是利物浦俱乐部,利物浦当地足球乃至英格兰的象征,”霍吉森说。“当杰拉德不在场上的时候,利物浦就完全不一样,”里沃利也表示同意,“你可以买五、六名西班牙球员,但只要杰拉德在,利物浦就将保持一支英格兰球队以及一支强队的风貌。人们将他当作一名忠诚的战士,这就是人们如此青睐他的原因。”
  曾经那个一脸稚气的利物浦男孩,早已被岁月磨砺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安菲尔德学院”的优质产品已经成为了红军的队长,成为了红军当之无愧的领袖。对于利物浦来说,杰拉德迅速成长的最大意义在于,安菲尔德终于达格利什之后又迎来一位真正的可以引领球队前进的灵魂人物。
  杰拉德还会带领红军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27岁当打之年的他并不缺少时间,更不缺少勇气、实力和责任感。
其他文献
当代的中国人,谁都知道我国第一座铁路桥梁的设计者和建造者茅以升——世界上著名的桥梁专家之一。可是为大桥准备基础——桥座的铸造并加工也不是件小事,这个当时国内也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