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导学”,让初中生数学学习深度发展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n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课堂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以及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深刻的指导,从而达成预设的教学愿景。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应该切实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科学的导与学的双边活动,推动教师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效果,达到导学相长的目标。在新课程改下,初中生要实现数学学习深度发展,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做好导学工作,指导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知、深刻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效能和学习技能的进步和发展。本文作者从教师指导引导角度,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深度发展做简要议论。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导学;深度发展;学习进步;研析
  教师在课堂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数学知识的传授以及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手段以及各种方式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深刻的指导,从而达成预设的教学愿景。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探知水平和能力与对应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之间具有差距,而这一差距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来弥补。但笔者发现,有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为消除这一差距,采用题海战术和强制灌输等单一方式来予以消除,其效能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教育实践学认为,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不同的地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应该切实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科学的导与学的双边活动,推动教师教学进程和学生学习效果,达到导学相长的目标。在新课程改下,初中生要实现数学学习深度发展,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做好导学工作,指导和引导学生深入探知、深刻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效能和学习技能的进步和发展。鉴于以上认知,本人现从教师指导引导角度,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深度发展做简要议论。
  一、在新知认知疑惑时有序“导”
  坚实的数学知识素养,是学生主体学好数学学科、探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条件和有效保障。认知掌握新知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但初中生由于认知探知能力与现阶段教材所提目标要求之间不对等,导致初中生在认知新知内容时、掌握数学新知内涵时经常“中断”,导致学习认知活动无法继续深入延续进行。此时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引导点拨作用,针对初中生学习认知新知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的予以指出,并通过设置启示性、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初中生一起进行数学知识点的学习和分析活动,从而促使初中生能够在预设轨迹上正确前行、深入探知。如“知识点学习探知中,教师要求初中生组成合作探知小组进行该知识点的学习实践活动,并出示学习探知的任务和要求。教师在深入初中生学习探知活动中,发现部分初中生探知该知识点时存在”疑惑,导致其探究新知活动无法开展下去。此时,教师发挥自身指导作用,采用师生交流的形式,设计如下引导过程:
  通过上述的引导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主体自己更为独立深刻的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的预期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助于教师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在上述教师引导进程中,初中生面对教师的有序讲解和引导以及自身的探究思考,对所存在的疑惑得到有效消除,并进一步认知和掌握数学知识点的深刻内涵,有效提升了初中生对该知识点的认知和掌握,推进了他们学习探知的进程,为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积淀了坚实的数学知识根基。
  二、在探究研析卡壳时及时“导”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实践学认为,学生主体学习数学学科的过程,就是探究研析的前进进程。这一过程中,教师不能丢掉自身应该旅行的职责,面对学生主体的探究实践活动“视而不见”,甩手不管。而应该对
  初中生数学探究实践活动进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导和引导。特别是针对初中生数学探究出现的卡壳现象进行实时有序的指导和讲解,帮助和引导初中生对所探究的任务和过程进行认真的梳理和汇总,从而找寻出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和应该注意的事项,帮助和推动初中生更加深入、更为有效的研究和探析。
  问题:如图,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点E在AD上,请写出图中两对全等三角形,并选择其中的一对加以证明。
  初中生感知解析数学问题,初步认识到解决该问题需要运用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数学知识点内容。
  教师组建探究问题学习小组,组织初中生结合该问题的解答要求,进行小组内的学习讨论活动,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活动。在此进程中,教师发现不少初中生在解答“確定三角形全等”要求时,受到阻碍,不能深入进行下去,此时,教师及时开展引导和讲解活动,组织初中生对问题条件以及涉及要点予以“复习”,向初中生明确指出:“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相等的边角关系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出是两三角形全等是关键”,学生借助于教师的指导,认识到:“由AB=AC,AD是角平分线,即可利用(SAS)证出△ABD≌△ACD,同理可得出△ABE≌△ACE,△EBD≌△ECD”。从而得到有效解答的途径为:“主要是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在此讲解指导过程中,教师发挥了自身“解疑”、“点拨”的功效,针对初中生探究存在不足予以及时指点,从而让初中生进一步明晰了探究路径和方向,推动了初中生探究实践活动进程。
  三、在学习总结评价时科学“导”
  学生学习活动及效能是否高效,需要教师予以科学的指导和点评。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评价总结学生学习得失和表现,是其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教师展现主导特性的一个有效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要及时的引导初中生对课堂学习数学知识点、解决数学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剖析,组织开展批评和相互批评活动,指出他人在学习解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评价手段,在阶段性总结评价时,对初中生的学习表现和解题情况进行评判,多用正面、积极的教学语言,少用否定、训斥的评判口吻,在指出学生缺陷的同时,还要引导初中生回顾和反思“为什么”出现不足的根源,从而帮助初中生养成和形成正确的思考研析习惯和方法。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培养和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效能是根本必备任务之一,要充分发挥教师导学的作用,科学组织有序导学活动,推动初中生深入学习、深刻研析,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于湛秋.“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2]黄绍轩.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索性思维的培养[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3]张雪芬.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石大维,李成玉.如何将探究导入式学习模式更好地引入初中数学教学[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5]张海柱,杨巍.初中数学教学导学合一模式的反思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12年
其他文献
目的重组表达艰难梭菌毒素A的C端结构域,制备针对艰难梭菌毒素A C端结构域的卵黄抗体。方法将优化合成的艰难梭菌毒素A的C端结构域DNA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b(+)上,重组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物资采购方面纷纷采用招标的方式来进行,这种方式能大幅度降低企业经营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但在招标采购的过
苏教版小学数学对“数的运算”问题教学过程中,把握算理的形成过程,使小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把握的一个要点问题.在“数的运算”过程中对转化
许多人或许都知道,如果在将一群螃蟹放在一个竹篓里,即便不盖上盖子,螃蟹也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身上,是把它拉下来,以致最后没有
期刊
我最喜欢的老师当然是我的班主任焦宁老师了。焦老师中等个,身材苗条,长发披肩,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像夜晚闪光的星星,高高的鼻梁下是一笑起来便露出整齐、洁白牙齿的小红嘴。
期刊
市场竞争的环境中,企业如果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要建立一套独有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立足于我国的传统优势,比如我国拥有一套做好员工思想工作的管理方法,这就是思想
期刊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起点与基石,语音教与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英语学习的成败.对初学英语者如何掌握正确的语音学习方法、教师要找到语音传教的方法进行探索,为初学英语者学习英
内容摘要:墙面文化是一种隐性教育,也是幼儿园文化的体现。幼儿园墙面布置,绝不光是装饰品,也不仅仅是硬件设备的堆砌,而是和教育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它们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  关键词:墙面文化 创设策略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墙面文化的创设,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境”。  一.根据孩子的兴趣创设墙饰文化  1.关注幼儿的持久的注意和兴趣点。根据关注幼儿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态度行为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医院2016年度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