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白化喜马拉雅旱獭重要病原体检测与控制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中国西部实验动物管理与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w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白化旱獭重要病原体的自然感染状况,为建立白化旱獭寄生虫和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 方法:在白化早獭原产地对21只野生的白化旱獭和30只正常毛色旱獭采用虫体检查法、粪便检查法和血清学方法检测体内外寄生虫、鼠疫菌、布鲁氏菌、土拨鼠肝炎病毒等重要病原体感染情况. 结果:51只野生白化喜马拉雅旱獭和正常毛色旱獭检出体外寄生虫5种、蠕虫1种,感染率分别为:斧形盖蚤(C.dolabris)(85.71%/93.33%)、谢氏山蚤(O.silantiewi)(90.48%/90.0%)、腹窦纤蚤深广亚种(R.ventrasa)(71.43%/96.67%)、古北拟额虱(L.laeviusculus)(85.71%/86.67%)、草原硬蜱(L.crenulatus)(100.00%/96.67%)和蛔虫(A.tarbagan)(71.43%/66.67%),白化和正常毛色旱獭寄生虫感染情况进行了确切概率法检验,两者除腹窦纤蚤深广亚种(P双=0.0151<0.05,P单=0.0151<0.05)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4种体外寄生虫和蛔虫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弓形虫、棘球蚴、鼠疫菌、布鲁氏菌和土拨鼠肝炎病毒抗体均为阴性.应用菊酯类气雾剂、阿苯达唑片剂和伊维菌素注射液进行了旱獭体内寄生虫驱虫和净化,并比较了药物驱虫前后动物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评价驱虫药物对旱獭的毒性,驱虫前后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合产地检疫、隔离和优选技术建立了白化旱獭人工种群;加强人工驯养综合饲养管理,对种群动物定期监测人兽共患病原体和旱獭重要传染病病原体的抗体水平,监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参照普通级实验动物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标准,白化旱獭排除了体内外寄生虫、重要人兽共患病和旱獭传染病等病原体感染,微生物和寄生虫学质量达到了普通级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滑膜肉瘤中细胞凋亡及其调节蛋白Bcl-2、Bax的表达与意义. 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72例滑膜肉瘤的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及
会议
本文介绍了当前地理信息科学的形成与发展趋势以及地理信息科学不断发展的历程,同时阐述地理信息科学的概念及其含义,论证了地理信息科学是现代地球系统科学高度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现代地球科学发展的必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球信息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并说明它是地球信息科学得以发展的主要手段。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临床误诊原因. 方法:对1996年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35例腰椎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分析其临床表现、入院诊断(外院诊断及门诊诊断)、影像学检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疗和预防策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评价其疗效. 方法:对自1991年217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实施了各种保肢手术.
会议
体外循环区域热药灌注(hyperthermicantiblaticperfusionHAP)技术用于治疗肢体恶性肿瘤临床应用以来,成功治疗了许多患者,为下一步保肢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由于此技术在临床
会议
软组织肉瘤是指发生于纤维组织、脂肪组织、平滑肌组织、横纹肌组织、间皮组织、滑膜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组织的恶性肿瘤.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软组织肉瘤自1993-20
会议
恶性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ML)是发生于淋巴组织网状细胞的恶性疾病.淋巴组织在全身分布广泛,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均可作为原发部位或在病程中受到侵犯,使临床表现多样化
会议
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IMT)是一种临床病理学明确、生物学上仍有争议的少见病变,由于其组织形态学表现复杂多样,文献中的命名繁多,又称炎
会议
目的:探讨肌肉血管瘤影像学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1990年10月-2004年12月157例肌肉血管瘤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平片、
会议
目:的探讨成人骨肉瘤临床特点和治疗. 方法:回顾12例成人骨肉瘤的病史资料、影像学资料及通过门诊随访或信访,以肿瘤是否复发或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等为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