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奥林匹克运动思想体系与人文校园建设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5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包括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理想及其宗旨和格言等,他们都属于一个统一的范畴,包含在《奥林匹克宪章》中。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教育,让奥林匹克思想体系进教材,利用校园文化网络等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将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与文化、教育密切结合,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性。
  
  一、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中的人文思想内涵
  
  近代人文精神的确立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迅速兴起,虽然受到了古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超越了古代奥运会强烈的民族色彩,成为了一个国际大家庭的体育盛会。由于掘弃了奴隶制体育的局限性,在保留了个人项目的基础上,现代奥运会增设了反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协作精神的集体项目。同时打破了不许妇女参与奥运会的旧传统,并脱离了宗教活动的束缚,成为一个世俗的、非宗教的体育庆典,从而不依附任何政治、经济和宗教,而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组织体系和活动体系,使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全世界运动员欢聚一堂的盛大体育庆典。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人文主义精神并不回避人类社会中客观存在的政治冲突、阶级差异和社会矛盾,但是,它通过弘扬人的最美好的本性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和人们的交流,来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和平。可以说,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国际发展,正是世界各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所坚持的现代人文精神广泛认同的结果。无论是“更快、更高、更强”,还是“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其共同点是号召人们尤其是青年努力拼博,激励着人类永无止境的人生追求。奥林匹克运动直接挑战的是人类的生理极限,而奥林匹克精神将激励人们向更多的极限挑战。生活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青年们要发扬奥运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多多参与社会生活;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拓进取。参与是进取的基础,进取是参与的升华。只有不满足于现状、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人类的明天才能永远胜于昨天。
  奥林匹克主义的中心思想是人的和谐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体育的内涵,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使人人都具有奥林匹克精神。其目的就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正是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有可能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种种偏见,在不同文化的展现中看到的不是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排斥,而是人类文化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壮丽美景。
  无论是“更快、更高、更强”,还是“参与比取胜更重要”,其共同点是号召人们尤其是青年努力拼博,激励着人类永无止境的人生追求。奥林匹克运动直接挑战的是人类的生理极限,而奥林匹克精神将激励人们向更多的极限挑战。生活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青年们要发扬奥运精神,加强社会责任感,多多参与社会生活;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开拓进取。参与是进取的基础,进取是参与的升华。只有不满足于现状、始终坚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人类的明天才能永远胜于昨天。
  奥林匹克运动倡导均衡发展的身体观体现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整合身体、精神和意志等素质,并促进其均衡发展”。均衡发展的身体观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理念,它强调了人的肉体与精神的结合,通过体育实现身体、精神、意志等素质均衡发展的运动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身体、精神、意志等素质均衡发展”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两种理念如此相似,体现了奥林匹克和素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友谊、团结、和平是奥林匹克倡导的全面和谐的生活理念的又一个组成部分,它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协调。和平是人际和谐的基本表现。“奥林匹克竞技将人类的攻击欲引向有益的渠道。”“作为一种文化的仪式,运动竞赛中的礼貌、道德规范都有效地化解了对手间的攻击欲,并且在群体产生约束力,增进友谊,促进人类的相互了解和友爱”。这种以教育改革社会的方案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它向人们描绘了全面和谐的社会理想,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是不懈的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永恒的追求目标。奥林匹克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运动,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体育竞赛成绩的刷新,更是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奥林匹克思想体系对人文校园建设的促进
  
  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与文化、教育密切结合,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有很强的教育性。对高校开展奥林匹克思想体系教育的目的、作用、内容进行探讨,强调让奥林匹克思想体系进教材,对广大高校体育教师进行奥林匹克思想教育,利用校园文化网络等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奥林匹克教育是北京奥运会筹办工作的任务之一。北京奥组委和教育部在全国4亿青少年中开展的奥林匹克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人文奥运的一大亮点。这不仅因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主办国家的要求,更是因为奥林匹克运动所承载的教育价值与我国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
  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的总体计划始终与素质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拓展国际视野,培养文明素养;推动体育运动,促进学生健身;开展系列活动,留下人文遗产。可以说,在中国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尤其是通过实施奥林匹克教育推动校园体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文明素养,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将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收获。北京奥组委联合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校中评选出5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这些学校不仅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典范,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他们创造性地将奥林匹克教育与学校体育工作、德育工作、课程改革、学校发展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工作模式。
  奥林匹克教育实施体系与推进素质教育体系相统一。北京奥运会的奥林匹克教育工作是通过国家教育行政系统实施的,这与素质教育的组织体系相统一。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奥组委和教育部都强调以“不增加学生负担,不另辟新径”为原则,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在这样的原则指导下,奥林匹克教育有效纳入了学校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与体育课程相整合,与德育活动相结合,与各学科教学相渗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实践模式。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绿色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绿色就是环境保护问题,是回归大自然的问题,绿色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是北京这座文化古城在发展成为现代化一流城市所遇到的和将要遇到的问题,他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所要达到的环境要求。绿色环保众所周知,奥运会为我们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提供了一个在文化、政治、经济、设施、习俗等领域交流、学习、探讨的重要舞台。本文界定了什么是绿色奥运,阐述
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使得围绕奥运所进行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达到了顶峰。全社会奥运教育的全面展开,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浓厚的氛围。以奥运为契机
文章分析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境,探讨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旨在为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从而更好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解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此,调研组通过走访考察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及中广核、华
在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教师为主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缺乏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地位及其特有的弱质性行业特征,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作为政府对农业扶持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财政支农。近几年,我国每年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