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验式美术活动实践研究

来源 :早期教育(美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美术创作的基础,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体验式教育手段,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幼儿的自主表现表达提供原始的积累。
  
  一、多途径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
  
  途径一:在主题课程中体验
  主题课程是幼儿在园生活中关注的焦点,它追随着幼儿兴趣的发展而进行,它完整性、连续性、层层深入的特点,使得幼儿能够获得全方位完整的体验。例如,我们在大班实施的《跨海大桥通了》《红红火火中国年》《运动会》等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将在课程中获得的体验,通过美术的形式进行展现,不仅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感受和表现力,同时也彰显了主题课程的脉络。因此,将幼儿美术中的体验与主题课程结合起来,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措施。
  
  途径二:在大自然中随时随地体验
  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自然界中种类繁多的动植物,吸引着幼儿的好奇心。例如,在春天来临的季节里,我们带着孩子倘佯在春日暖暖的阳光中,引领他们去观察嫩绿的树芽、绒毛般的小草、柔软的柳枝、娇艳的花朵、翩翩起舞的蝴蝶……从图片欣赏到走进大自然,教师让幼儿的体验不局限于眼睛的欣赏,而是各种感官的感受,使孩子获得了关于春天的整体认知,为美术活动中幼儿的自我表现积累下了丰富的素材。
  
  途径三:在与大师的对话中体验
  大师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美术元素,例如: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冷暖抽象;米罗漫不经心涂抹出来的稚拙外形:波洛克如儿童游戏般的作画方式,构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审美世界,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因此,让幼儿从小就大量接触艺术品,体验大师的绘画方式与绘画风格,能使幼儿的审美感知、审美情趣、审美创造等能力获得协调发展。
  
  二、用适宜的方式体验适宜的内容
  
  方式一:专题渐进式的深入体验
  在幼儿的美术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尝试进行专题渐进式的体验活动,通常这类体验活动会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主题,然后教师对这个主题进行分解,分层次引导孩子进行体验,使幼儿对该项内容获得全面完整深入的认知。
  例如:在中班进行的关于《人》这个美术专题内容的体验中,我们将它分解为“脸部特征”“人物细节”“人物动态”三个阶段,使幼儿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获得丰富而完整的体验,在《脸部特征》这个阶段的体验中,我们尝试引导孩子互相观察同伴的脸部,使幼儿对不同的五官、不同的脸型以及变化莫测的脸部表情有非常直观的感受。在《人物细节》这个阶段的体验中,我们在进一步引导孩子观察脸部特征的同时,引导孩子关注人物的服饰,从色彩、款式等方面进行感知。在《人物动态》这个阶段中,我们引导幼儿分解早操和运动时的动作,使幼儿感受人体动作的灵活性。
  专题式的体验解决了以往幼儿美术活动中体验的粗糙与急功近利,使孩子对一个事物的体验深刻而到位。
  
  方式二:场景感染的深刻体验
  场景感染即把幼儿安排到一定的情景中,让其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景中获得经验。例如在六一主题教育活动之下的一个美术活动——《我是小演员》的绘画中,孩子绘画的效果非常好,蝴蝶般色彩斑斓的衣服、如彩虹般的眼影、如樱桃般的红唇、如桃花盛开般的腮红、阳光般的笑脸……无不表达了孩子在六一演出中的快乐心情。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六一演出的场景给了孩子非常深刻的体验。
  
  方式三:特定事物的细致体验
  对于大年龄的孩子来说,他们对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已经有了一些粗浅的感受,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在绘画中很容易将自己的这些认识进行固定的表现,形成模式化的表现风格。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体验时,要灵活地选择特定的事物,将孩子带入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组织,完善和丰富孩子的认识,使孩子在表现时能够实现对自我的突破。
  例如,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在孩子中进行《美丽的树干》的体验活动,利用幼儿园大树多的条件,将孩子带入这个真实的情景中,引导孩子观察树干的色彩、形状,树皮的粗糙、软硬程度等等。在未进行体验之前,孩子对树干色彩的认识就是“灰色、黑色、咖啡色”等等的笼统印象 体验之后,从孩子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孩子对树干的认识丰富了,有部分孩子甚至表现出了树干上青苔的色彩,有些孩子通过画笔的变化表现出了树皮粗糙和光滑的感觉
  从体验到幼儿的自主表现之间有一段距离,需要教师巧妙地架设桥梁,帮助幼儿自主表现。
  桥梁一:梳理经验
  在体验中,幼儿获得的感受比较零散而不全面,这就需要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在对这些经验的梳理中我们需要把握的原则是,要与幼儿的表现水平相联系,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孩子自我表现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关于表情的美术活动中,教师从引发孩子的开心情绪,到引导孩子观察脸部开心的特征,到欣赏开心的图片,由浅入深,由直观到符号,一步步对孩子的经验进行引导和梳理,使弦子最终形成完整的经验、
  桥梁二:技能渗透
  在表现主题的过程中,孩子会碰到许多美术活动中的技术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呢?这就需要通过技能的巧妙介入,帮助孩子提升表现水平。
  案例:技能渗透策略之一——难点解析
  在关于运动会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设计了绘画活动《我参加的运动项目》,这个活动的技能要求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高的,不仅有动态的要求,而且还要画出单项运动的特点在反复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决定采用单线人物绘画的方法,因为单线人物简约的线条能使孩子比较容易将人物的动态表现出来,解决绘画中的技能难点,使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其他文献
我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成为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的目标。以认知发展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框架,以高中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和研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分层次管理法的应用策略与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名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有23名护理人员,
在意大利.有一座属于威尼斯的布拉诺岛,大家都叫它彩色岛。岛上的房屋被居民们打扮成了各种颜色:胭脂红、孔雀蓝、松石绿、柠檬黄、樱花粉、丁香紫。色彩缤纷的倒影教落在水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