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高考试题中“范围”问题的求解策略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shuclov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年高考卷不同,“范围”问题岁岁多.作为一种经典成熟的题型,有关参数范围的求解题连续多年出现在各省高考卷中.它犹如一个不同凡响的智能化平台,函数、三角、数列、立几、解几等各种模块都可往上安装,填空、选择、求解、证明等各种题型都有涉及.它的区分度大,容易的普通学生一看就能报出答案,难的压轴试题就是执教多年的资深教师也不敢轻易言会.由于 “范围”问题综合性强、灵活性高,融众多知识和技巧于一体,学生见到这类问题常常感到心中无数、无所适从.在教学中,笔者启发学生从最常规思路入手,把解题思路定位于寻找“不等关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举例分析.
  例1 在等差数列{an}中,a1=7,公差为d,前n项和为Sn,当且仅当n=8时Sn取最大值,则d的取值范围.
  解析:因为a1=7>0,当且仅当n=8时Sn取最大值,可知d<0且同时满足a8>0,a9<0,所以a8=7 7d>0a9=7 8d<0,易得-1  点评: 题设中“当且仅当n=8时Sn取最大值”显然就是所需的“不等关系”.
  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直线I:ax by c=0和点P1(x1,y1),P2(x2,y2),记η=(ax1 by1 c)(ax2 by2 c),若η<0,则称点P1,P2被直线I分隔,若曲线C与直线I没有公共点,且曲线C上存在点P1,P2被直线I分割,则称直线I为曲线C的一条分隔线.若直线y=kx是曲线x2-4y2=1的分隔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析:联立x2-4y2=1,y=kx,可得(1-4k2)x2=1.根据题意,此方程无解,故有△=4(1-4k2)≤0.所以k≤-12,或k≥12.
  点评:该题属新定义类创新题,直线y=kx是曲线x2-4y2=1的分隔线意味着它们联立后无解,等价于通过联立方程得到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根,故△≤0就是我们要找的本“不等关系”.
  图1
  例3 如图1,已知抛物线E∶y2=x与圆M∶(x-4)2 y2=r2(r>0)相交于A、B、C、D四个点.求r得取值范围.
  解析:将抛物线E∶y2=x与圆M∶(x-4)2 y2=r2(r>0)的方程联立,消去y2,整理得x2-7x 16-r2=0. (1)
  由题意,方程(1)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根即可.
  故△=72-4(16-r2)>0x1 x2=7>0x1x2=16-r2>0易得r∈(152,4).
  点评:通过联立方程得到一个新的一元二次方程,由对称性知抛物线与圆相交于四个点等价于该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故两不等正根就是本题的“不等关系”.
  例4 若不等式|2x-1| |x 2|≥a2 12a 2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2x-1| |x 2|=-3x-1,x<-2,-x 3,-2≤x≤12,3x-1,x>12,
  ∴x=12时,|2x-1| |x 2|的最小值为52.
  ∵不等式|2x-1| |x 2|≥a2 12a 2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
  ∴a2 12a 2≤52.
  ∴a2 12a-12≤0.
  ∴-1≤a≤12.
  ∴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12].故答案为[-1,12].
  点评:利用绝对值的意义,确定|2x-1| |x 2|的最小值为52,a2 12a 2≤52就是本题要寻找的“不等关系”.
  总之,基本不等式是一种直接的不等关系,用在范围问题的处理上往往显得特别简捷.在应用时,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分析现阶段社会背景下,采用什么样的机制,和现代技术方法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能够更加有效和有用,以及具体到哪些内容可以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通用的继续教育内容,和可以采用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培训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机制  1 为什么要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