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创业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号XJKO6CZC05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创业教育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发挥它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有益的。本文仅就创业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方面的价值进行论述。
一、创业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在人们的理想期望中,离不开对创业的追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创业往往有“经世济民”的期望。高等教育,不能没有“创立基业”或“经世济民”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活力,这是因为创业教育具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价值。
首先,创业教育是一种适应现实社会变革的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就业制度从以往“统分统配”向“自主择业”转变。结合理想信念教育的創业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职业选择或职业设计,通过展示良好的综合素质去获得就业的机会,从而坚定大学生“未来更美好”的信念和信心。在国家为经济社会的进步而大力倡导创新和创业的时代,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想,无疑是顺应了全社会的共同追求目标,同时也为学生的人生理想大厦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理想信念教育。
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在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上“经世济民”,并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创业人生。如果说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之上的人生追求目标,那么创业目标就是人生理想的外在形式。大学生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创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适当的时候投身创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与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过程就是追逐人生理想的过程。创业目标犹如高悬于理想之路的导向明灯,有效地控制与理想目标相悖的行为冲动,同时激发创业主体的聪明才智和拼搏活力,并保持行为的持久性,成为大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精神动力。
再次,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示范启迪的理想信念教育。
创业教育比较注重实践示范教育的作用,常常通过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报告、创业成功事例的分析讲解,以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创业考察和市场调查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理想统一起来,激发大学生创立基业的强烈欲望,同时坚定自己在改革开放时代不断成长的信心和对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信任。
二、创业教育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价值
我们认为只要帮助学生理解创业活动的特点,这一教育价值就会存在。创业是一种追求增值效果的、复杂的艰苦的生产活动。创业必须以提供产品或服务作为活动的直接结果,这一结果必须是有用的或者说是有使用价值的,即是说创业必须增值,没有增值过程的创业活动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存活。创业活动需要创业者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物化劳动。对创业企业家来说,艰苦奋斗永远是一种人格特质,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创业型人才的成长尤为重要。
利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成功创业的资源。如组织高质量的成功创业报告会,创新论坛、企业家课堂等活动,用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艰苦创业经验和典型事迹,激励、鼓舞广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热情,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使他们了解艰苦创业精神,认识任何艰苦的工作和行业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可缺少的部分。
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或者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大学生自主经营小型项目直接进入市场,或鼓励大学生自主经营学校的服务项目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实际能力,或通过组织学生打工、社会兼职等形式,或在校园内外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创业教育的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价值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社会,无论从事什么有价值的社会实践,离开团队协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适应既竞争又合作的社会,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如何在竞争环境里有效地进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使创业教育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教育的价值,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创业活动的主体可以是创业个体,也可能是创业团队。孤军奋战的创业者可以谋生,但不一定能够快速成长。只有创业团队的创建,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以互补技能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是团队的本质特征。创业团队的形成,可能需要外部的组织力量,而维系创业团队的存在与活动的协合则更需要内部的凝聚力。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理契约”,是确保团队协合的一种伦理机制。所谓心理契约,是指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所提供的一种配合。由团队与成员共同建立的心理契约,是团队减少协调费用、提高管理效率、激发人力资源潜力和实现团队不断创新的重要思想保证。
除了心理契约之外,形成团队的“共同愿景”也至关重要。所谓创业团队的共同愿景,简单的说法是“我们的创业要实现什么?”。在创业团队共同愿景的建立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是重要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就共同价值观和某些原则达成共识。
创业是认识活动与非认识活动(情绪、动机)综合作用的过程,为创业而组建的团队应该是高层次创业性人才所构成的具有“共同愿景”的团队,即使是专家、学者,如果对团队的创业目标毫无兴趣,没有强烈的与时俱进、开拓创业的精神,不能主动地、满怀热情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团队的创业活动之中,那么团队就会失去“灵魂”,就会形同虚设而毫无效率。
值得指出的事,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不要求大学生在学校里就着手组织创业团队。学校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它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于发展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创业社会提供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的人才。对团队协作精神的理解,对“心理契约”和“共同愿景”基本机制的认同,对日后开展创业活动是有帮助的。创业教育所具有的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价值,或许就体现在这里。
[关键词]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学院构建和谐校园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号XJKO6CZC050)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创业教育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之中,发挥它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是有益的。本文仅就创业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方面的价值进行论述。
一、创业教育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
在人们的理想期望中,离不开对创业的追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创业往往有“经世济民”的期望。高等教育,不能没有“创立基业”或“经世济民”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活力,这是因为创业教育具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价值。
首先,创业教育是一种适应现实社会变革的理想信念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的就业制度从以往“统分统配”向“自主择业”转变。结合理想信念教育的創业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职业选择或职业设计,通过展示良好的综合素质去获得就业的机会,从而坚定大学生“未来更美好”的信念和信心。在国家为经济社会的进步而大力倡导创新和创业的时代,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理想,无疑是顺应了全社会的共同追求目标,同时也为学生的人生理想大厦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创业教育是一种具有目标导向的理想信念教育。
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在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上“经世济民”,并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创业人生。如果说理想是建立在现实可能性的基础之上的人生追求目标,那么创业目标就是人生理想的外在形式。大学生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创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在适当的时候投身创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与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过程就是追逐人生理想的过程。创业目标犹如高悬于理想之路的导向明灯,有效地控制与理想目标相悖的行为冲动,同时激发创业主体的聪明才智和拼搏活力,并保持行为的持久性,成为大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精神动力。
再次,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示范启迪的理想信念教育。
创业教育比较注重实践示范教育的作用,常常通过创业成功人士的创业报告、创业成功事例的分析讲解,以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创业考察和市场调查等活动,引导大学生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理想统一起来,激发大学生创立基业的强烈欲望,同时坚定自己在改革开放时代不断成长的信心和对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信任。
二、创业教育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价值
我们认为只要帮助学生理解创业活动的特点,这一教育价值就会存在。创业是一种追求增值效果的、复杂的艰苦的生产活动。创业必须以提供产品或服务作为活动的直接结果,这一结果必须是有用的或者说是有使用价值的,即是说创业必须增值,没有增值过程的创业活动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存活。创业活动需要创业者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物化劳动。对创业企业家来说,艰苦奋斗永远是一种人格特质,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这种教育对创业型人才的成长尤为重要。
利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各种成功创业的资源。如组织高质量的成功创业报告会,创新论坛、企业家课堂等活动,用专家、学者,企业家的艰苦创业经验和典型事迹,激励、鼓舞广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热情,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使他们了解艰苦创业精神,认识任何艰苦的工作和行业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可缺少的部分。
此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或者通过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由大学生自主经营小型项目直接进入市场,或鼓励大学生自主经营学校的服务项目来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实际能力,或通过组织学生打工、社会兼职等形式,或在校园内外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积累更多的创业经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创业教育的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价值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社会,无论从事什么有价值的社会实践,离开团队协作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适应既竞争又合作的社会,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的竞争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如何在竞争环境里有效地进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也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使创业教育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教育的价值,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在创业活动中的作用。创业活动的主体可以是创业个体,也可能是创业团队。孤军奋战的创业者可以谋生,但不一定能够快速成长。只有创业团队的创建,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发展。
以任务为导向,拥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以互补技能进行有效交流与合作,是团队的本质特征。创业团队的形成,可能需要外部的组织力量,而维系创业团队的存在与活动的协合则更需要内部的凝聚力。个体需要得到满足后所产生的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理契约”,是确保团队协合的一种伦理机制。所谓心理契约,是指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所提供的一种配合。由团队与成员共同建立的心理契约,是团队减少协调费用、提高管理效率、激发人力资源潜力和实现团队不断创新的重要思想保证。
除了心理契约之外,形成团队的“共同愿景”也至关重要。所谓创业团队的共同愿景,简单的说法是“我们的创业要实现什么?”。在创业团队共同愿景的建立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是重要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团队成员之间就共同价值观和某些原则达成共识。
创业是认识活动与非认识活动(情绪、动机)综合作用的过程,为创业而组建的团队应该是高层次创业性人才所构成的具有“共同愿景”的团队,即使是专家、学者,如果对团队的创业目标毫无兴趣,没有强烈的与时俱进、开拓创业的精神,不能主动地、满怀热情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团队的创业活动之中,那么团队就会失去“灵魂”,就会形同虚设而毫无效率。
值得指出的事,我们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不要求大学生在学校里就着手组织创业团队。学校创业教育不是企业家速成教育,它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于发展学生的创业素质,为创业社会提供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潜能的人才。对团队协作精神的理解,对“心理契约”和“共同愿景”基本机制的认同,对日后开展创业活动是有帮助的。创业教育所具有的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价值,或许就体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