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糖水平对不同食性海水鱼类PEPCK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水生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x789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E.C.4.1.1.32)是水生生物糖异生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实验以杂食性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温和肉食性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凶猛肉食性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三种不同食性海水养殖鱼类为研究对象,以糊精为饲料糖源,分别设置不同饲料糖添加水平(低糖组LD、中糖组MD、高糖组HD)等氮等能饲料,每种鱼分别随机选取60尾体格均匀的幼鱼进行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同时克隆卵形鲳鲹胞质型PEPCK基因c DNA全长序列,以期探讨不同饲料糖水平对不同食性鱼类PEPCK活性及其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卵形鲳鲹PEPCK基因c DNA共2652 bp,含1个编码624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三种不同食性海水鱼类PEPCK的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显示相似度达90%以上,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较高的保守和同源性。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三种鱼肝脏中PEPCK酶活性均降低,其中卵形鲳鲹、军曹鱼HD组PEPCK活性比LD组分别显著降低28.05%和26.03%(P<0.05)。而其肝脏中PEPCK m RNA表达水平同样均随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增加而受到抑制,其中罗非鱼、卵形鲳鲹、军曹鱼中LD组PEPCK的m RNA分别是HD组的100倍、4.3倍和4.77倍。结果表明鱼类的糖异生能力可能与其食性有关,三种鱼PEPCK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增加而受到显著抑制,且m RNA表达抑制程度随食性不同而具有较大差异,以杂食性罗非鱼受抑制程度最高,凶猛肉食性军曹鱼受抑制程度最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的运用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54例作为实验的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和顺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12
采用ArcGIS组件集合ArcObjects开发技术,通过对系统设计、系统分析和系统实现,以及ArcObjects技术与GPS技术结合的有效性实践探索,构建扑火队伍跟踪监控指挥系统,实现了县级防火指挥中心对扑火队伍实时监控和指挥,以及省、市级防火指挥中心通过互联网对扑火队伍的监控功能。为森林防火决策科学化、指挥快速化、调度实时化提供依据。
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属茄科,枸杞属,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1998年我们从宁夏中宁县引进个大质优的大麻叶枸杞大苗4万株栽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
由于猕猴桃喜阳,怕强光,因此日照强度大的区域易发生日灼.我们先后在岐山县落星、化明及眉县文谢、八练4个试验点针对秦美、95-1、海沃德3个品种进行了猕猴桃套袋防日灼试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加快自身的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是以环境破坏和污染为代价的。中国也不例外,在不断加快的经济建设中,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该项研究以阳曲县果树示范场为无公害农药应用试验点,以全县667 hm2果园为示范基地.结果表明,防治叶螨可选用0.6%海正灭虫灵和1.8%爱福丁;防治金纹细蛾可选用灭幼脲3号和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