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维地图在武乡南区块煤层气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来源 :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19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进步,传统的外业勘查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力的需要,特别是在资源勘查开发过程中,传统的外业勘查方式效率低、误差大。文章通过全面阐述奥维互动地图在武乡南区块煤层气资源开发前期规划设计(区块范围确定、井网规划)、野外踏勘(导航、定位、记录)上的应用,充分展现了奥维地图软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效率及成果质量。
其他文献
介绍了钠碱法脱硫技术的特点,分析了上海某石化公司钠碱法脱硫装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通过对原脱硫塔进行技术改造,增设2层屋脊式折流板除雾段、1层疏松纤维除雾段、1层阻水层折流板除雾段,提高了脱硫塔脱硫除尘和除酸雾的效率。脱硫装置改造后烟囱出口烟气ρ(SO2)由原来的150 mg/m3降低到28 mg/m3,硫酸雾(ρ)由原来的50 mg/m3降低到12 mg/m3,颗粒物(ρ)由原来的60
巷道是矿山工程的重要运输通道,它为矿山井下生产、通道换风、给排水及生产动力等提供重要交通便利。根据巷道的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巷道断面形状对施工、维护等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文章采用有限元工程软件,开展了巷道断面形状对围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巷道是何种断面形状,断面附近巷道围岩的应力普遍比较大,应力峰值主要集中在断面的两帮,应力值以“蝴蝶翅膀”形状从两帮向围岩四周逐渐减小。同时,不规则断面造成应力重分布的影响区域远大于其他断面,而椭圆形断面和圆形断面的应力影响带最小。巷道两帮是围岩塑性的主要
为了减小镁对磷酸生产的影响,提高湿法磷酸质量,用磷酸对磷矿粉进行脱镁处理。试验研究了以磷酸作为磷矿粉脱镁剂,并用脱镁滤液制备磷酸铵镁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用磷矿粉脱镁滤液制备磷酸铵镁,控制不同的反应pH值可得到不同组分的产品;由于滤液中钙离子的影响,产品磷酸铵镁中掺杂有磷酸钙盐,导致磷酸铵镁产品品质不纯;用磷酸脱镁的滤液制备磷酸铵镁,P2O5回收率可以达到96%。
我国煤矿事故中瓦斯灾害最为突出。矿井瓦斯事故时常发生,给煤矿管理者增加了非常沉重的压力,特别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如何有效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文章以近20余年生产一线的实践与研究经验为基础,针对矿井煤层开采过程中的加成反应与过氧化反应等两种反应以及瓦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剖析,从技术层面展开深入探讨,最后提出瓦斯事故防治技术层面的建设性意见,试图攻克矿井瓦斯事故防治中所遇到的一些难题。
为保障15117工作面进风巷沿空留墙作业的顺利进行,通过分析水力压裂技术的原理及施工工艺,基于沿空留墙技术原理,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切顶卸压对围岩应力变化的影响,确定了水力切顶卸压的必要性,结合巷道的地质条件,具体进行单排孔和双排孔水力压裂方案的设计,并在水力压裂方案实施后进行巷道围岩变形量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15117进风巷水力压裂方案实施后,顶板及时垮落,留巷期间围岩变形量较小,实施效果显著。
结合我国钙法脱硫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亟待解决的环保问题,其中主要是将SO2废气变成工业废渣硫石膏,治标不治本,造成二次污染,浪费硫资源,增加碳排放等。针对这一系列环保问题,提出推广氨法脱硫技术,将钙法脱硫改为氨法或磷矿石法脱硫技术等对策及建议。
磷肥工业副产含氟硅渣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主要来源于磷肥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吸收过程和由氟硅酸为原料制备氟化物的加工过程。介绍了目前磷肥工业副产含氟硅渣常用的利用方法,如制备脱氟剂、水玻璃、白炭黑、无磷助洗剂、工业硅、碳化硅和氟硅酸铵等产品,分析了目前含氟硅渣利用存在的问题,并考虑到企业实情、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磷肥企业提出合理的建议。
煤裂隙对煤层气赋存、运移和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控制作用,是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为探究潘庄煤层气区块3号煤多尺度裂隙发育特征,采用煤矿井下和煤芯大裂隙观测和统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煤微观裂隙观测相结合方法对煤多尺度裂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3号煤中大裂隙较发育,煤中发育有3个不同走向的裂隙系,走向为150~160°的裂隙最为发育。裂缝间距变化范围广,裂隙密度级别为较密-密型,裂隙发育规模属于微型-中型,以小型裂隙为主;煤中可见张裂隙、剪裂隙两种微裂隙,二者的成因机制和发育特征不同。张裂隙延伸短、产状
为研究厚煤层综放开采时矿山压力显现规律,选择合适的液压支架类型,以某矿3120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不同采高条件下工作面矿山压力显现规律,分析煤壁塑性区变化特征,选择合适的液压支架进行适应性验证。结果表明:开采高度对工作面前方超前支承压力变化规律影响较小,但是对煤壁塑性区范围影响较大,采高小于3.5 m时,煤壁塑性区范围较小,采高大于3.5 m时,煤壁出现较大范围塑性区;根据放顶煤开采条件,分析支撑高度、支护强度、工作阻力大小,确定了选择ZFY
氧化铝磨矿生产流程具有流程生产环节工序复杂、各环节耦合性较强、流程滞后性严重、生产过程扰动大等特点。我国氧化铝工业大部分以高铝、高硅、低铁、难溶出的一水硬铝石为原料,与国外普遍采用三水软铝石为原料的拜耳法工艺相比,对磨矿的要求高很多。要更好解决氧化铝的磨矿生产过程,必须从整个生产流程的全局出发,对各工序的控制需求和信息交换需求进行优化。主要针对氧化铝生产的前段生产过程,即原矿磨矿环节,展开优化控制研究与应用。针对原有系统生产效率低下、设备故障频发、异常停车次数较多等问题,构建了一套优化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