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各门课程的设计中,将情感教育作为一个主要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也随之变化,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方式,寓于初中语文教学之中,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文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情感教育必将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所谓情感教育,指的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开发和培养,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心理健康。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必须跳出传统教学框架,并以此为突破口,培养学生自身的悟性、个性及审美性。语文教材中不乏流露着浓烈的情感的作品如朱自清在父亲的“背影”中讲述的浓浓舐犊之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羚羊木雕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这些洋溢着浓烈情感的文章无处不在感染着读者,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挖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怎样实现情感教育这一目标呢?我认为应该充分地利用情感教育的教学手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有效利用以下几点:
  
  一、巧设导入营造情感氛围
  
  课堂导入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也是强化课堂心理场的第一步。课堂导入的设计要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才能扣击心灵。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我是以讲一个小故事进行导入的: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悲壮。今天,我们同样要聆听一个悲壮感人的斑羚羊的故事。这样的小故事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更好地融入课文,深刻体会。
  
  二、巧借多媒体,创设情景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生动的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在讲解课文时要让画面逼真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让意境在他们心中产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特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特别的愉悦和欢畅。如在《沁园春
其他文献
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试一试。    一、营造自主、投入、清醒的阅读氛围    在实践中,我发现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让学生初尝自主阅读的乐趣,感受阅读的魅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抓住学生对机械的抄写、无聊的练习深恶痛绝这一心理,在经过必要的准备以后,尝试在本该进行的语文训练或考试中宣布到阅览室去读自己喜欢的书,请学生把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想想自己为什么要摘抄这
摘 要: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养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纠葛、摩擦,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协调、合作,都是通过班主任这条纽带连接的,本文就班主任接手新班级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和意见。  关键词:班主任 接手新班 班主任工作    记得在师范大学刚毕业还没正式跨入学校门槛的那个暑假,我踌躇满志却又茫然无措:我面对的会是怎样的学生?我该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我该
本文作者是美国屋面涂料制造商协会的执行主席,文中详细地阐述了涂料与各种屋面系统的关系,可供参考。 The author is the executive chairma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除了体育,其他功课我都很优秀。  我怕上体育课,周二和周五的体育课我像躲瘟神一样地变着法儿逃课。即便到了操场,我也只是排排队。体育活动时,我就坐在石阶上,看着同学们跑呀跳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久而久之,体育老师就不再过问我了。  不是我不喜欢体育,只是我的脚不行,天生的,右脚比左脚短了两厘米。走路慢点还不打眼,快了就显跛,身体往右一瘸一拐的,难看死了。所以我不敢跑,也没跑过。  这学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