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板斧”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的一组调研覆盖全省,并到山东、湖北等多个省份“取经”。调研的主题是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走下去,全面摸清自身情况;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带队的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冯锦花表示,四川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已突破万亿规模,占全省工业比重的1/4,总量排名全国第六。但从全国来看,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产业聚集度不高、龙头企业引领作用不明显等不足。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是擦亮农业“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下一步,四川拟亮出“三板斧”。
  第一板斧集聚集约适应新时代消费升级需求成发展方向
  找差距,首当其冲的是四川农产品加工业总体规模偏小。“占全国规模的5%,仅为山东的1/3,河南的1/2。”调研组成员表示,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为1.8︰1。而在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规模排名全国第一的山东省,这一比值已達3.75︰1。
  究其原因,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聚集约度低。全省上百亿规模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只有5个,分布在宜宾、成都、遂宁等地。而产业规模排名全国前三的湖北省,目前产值过百亿元的食品工业企业就有6家。
  去年,湖北新增鄂州市绿色农产品加工、赤壁市砖茶、宜昌市茶产业、潜江市特色食品等4个食品产业集群。湖北全省97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中,食品产业集群达25个。在山东,更是形成了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18个农产品特色产业集群。
  依托农产品加工园区,推动产业集聚集约,四川路径已明晰。前不久,四川省就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发布征求意见稿,向全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明确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成200个左右农产品加工园区,其中力争建成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2个、100亿元的园区10个、50亿元的园区20个。
  “适应新时代消费升级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调研组成员表示,坚持绿色发展,提供更健康、更安全、更绿色的食品,提供更多元、更有趣、更深度的工旅融合体验都将成为鼓励方向。
  第二板斧龙头引领“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是下一阶段着力点
  “农产品精深加工,需要龙头企业引领。”在湖北调研期间,周黑鸭和良品铺子的发展让调研组十分惊艳。
  周黑鸭主要生产鸭脖子等熟卤制品。目前,年产值已达30亿元。良品铺子则是一家个性化小食品企业,通过整合工业设计、品牌运营和个性消费服务产业链,年产值已达60多亿元。在调研组成员看来,将鸭脖子、小零食这样的“小产业”做成“大龙头”,四川可借鉴的空间很大。
  抓住特色产品,专注品质提升,是路径之一。四川茶叶、泡菜、核桃、花椒、柠檬等优势特色产业已有一定发展基础。强化创新驱动,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行业向安全、优质、健康、营养、方便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成为关键。
  “农字号”龙头企业,也是推动先进制造的重要试验场。郫县川菜产业园是成都农产品加工业的传统“大佬”。近年来,园区企业集中探索标准化生产,郫县豆瓣产值越做越大。总体产值超百亿,出口创汇上千万美元,“郫县豆瓣”品牌价值也在走强。
  与山东、湖北两省相比,四川省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产业培育还存在一定差距。调研组成员表示,“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等精准培育将成为下一阶段的着力点。与此同时,全省也将积极引导具有行业领军地位的龙头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品牌联盟等多种形式引领行业整合,增强竞争力。
  按照规划,到2020年,四川省将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4500户,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达8户、50亿元以上企业达10户、10亿元以上企业达100户。
  第三板斧技术支撑聚合多要素组建产业联盟,鼓励技术跨界
  4月16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举办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培训班在都江堰开课,这是今年全省针对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技能技术人才培养组织的10个培训班之一。本月,还将围绕农产品加工业,专门开展食品饮料加工等专题培训。
  为全省45个深度贫困县培训更多产业技能技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四川省今年将集中培训1000人以上。
  除了夯实基础人才培育,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也将瞄准技术、品牌等创新人才培育。
  目前,四川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高,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3%。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载体,整合产、学、研、用各方资源,四川省将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研究和应用,加大新产品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到2020年,力争全省建成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平台30个,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推动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认定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聚合多种市场要素组建产业联盟,鼓励技术跨界,依托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新业态,是做强人才支撑的另外一招。在调研组成员看来,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生物、医药、机械制造业及金融、商贸、物流、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都存在较大的跨界融合空间。
  强化品牌引领,也需要专业人才、团队支撑。“针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山东每年会依托中介组织两次收集,集中与省内外重点院校进行招标对接,为企业精准服务。”调研组成员表示,四川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由于建筑工程普遍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涉及专业多等特点,使得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影响建筑施工管理质量的关键,所以对建筑施工
原发性肝癌 (PHC)伴癌综合征是肝癌少见的全身表现 ,肝癌伴低血糖症为此症候群之一 ,临床上容易引起误诊。作者观察了 1 39例PHC患者的空腹血糖 ,发现 1 4例PHC伴低血糖症 ,探讨了其发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又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或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是体内纤溶系统的生理性激动
每次去超市买大米,大米的种类琳琅满目,各式各样。价格也是相差很大,有2元一斤的,也有几十元一斤的。每次挑选时都是一头雾水,为什么大米的价格会相差那么多?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回望过去的五六十年,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但大米已经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大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赋予了大米更多的商机。各种“概念大米”应运而生,从富硒米、有机米,到珍珠米、免洗米,大
期刊
为了解B7 1在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组织损害中的作用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 ,观察 75例CHB肝组织中B7 1的表达。结果发现 75例CHB中 49例 ( 6 5 .3% )B7 1表达阳性 ,5例正
对供电营销管理人员如何开展优质服务工作进行了探讨.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发病年龄 5~ 6 7岁。其中女性 47例 ,男性 1 5例 ,从发病到作出诊断时间最长的 1 2天 ,最短的2h ,本组病例均有右下腹疼痛 ,但具有典型的转移性疼痛 ,局
“这就是科学啊.桃园挂了迷向丝后,去年少用了3次药,还用上了生物农药和无公害农药.烂果、虫果很少,损失就少,一亩多卖个1000多元没问题,桃子品质还高.”山西省万荣县汉薛镇
期刊
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养全科医学专业人才是军队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一项迫切任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军队全科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展开了研究,提出了以岗位培训为重点的培
教育改革的基础是课堂教育改革,课堂教学的质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实践新课程最值得研究的一个教育话题.本文从课堂教学改革的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