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低效林大树高接换种技术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重庆市荣昌区种植的龙眼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长期忽视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中熟品种占90%以上,导致龙眼成熟采收期集中在9月上中旬,鲜果集中大量上市,给采收、加工、销售都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笔者对荣昌龙眼低效林大树进行了高接换种试验,调整了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使龙眼鲜果供应期达到30天以上(晚熟品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通过在劣种龙眼大树原主干或主枝上进行高位
其他文献
1.洗根栽培的防病原理  (1)深栽与病原菌的侵入。疫病、青枯病、黄萎病等病原菌大都残留在旱地土壤中,茎与地面接触部分是病害侵入的主要部位。进入雨季后,气温较高,再遇上连续的阴雨天气,病原菌急剧增殖、侵入,即使喷施农药也难以收到较好的防除效果。而在番茄、甜辣椒以及茄子的栽培中,普遍存在深栽的习惯,裂皮伤口很易形成,赶上病原菌的繁殖旺季,病害就很容易流行。  (2)洗根栽培与抗病。洗根栽培是防止茎基
【市场前景】  鲟鱼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有“水中活化石”之称。鲟鱼类隶属于鲟形目,世界现有鲟鱼2科6属26种。我国分布有8种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黑龙江和新疆等区域。鲟鱼属于低脂肪、高蛋白质肉类,含有比其他鱼类高3~5倍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造血维生素——叶酸,鲟鱼的软骨所含的硫酸软骨素具有抗癌、提高免疫力、补钙等作用。鲟鱼的吻部和鼻腔等部位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