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集体内观心理训练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swhzx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目前中职学生心里健康实际情况,在我校学生中探索和实施了集体内观心理训练,收效显著,为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
  关键词: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内观法 训练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激烈的竞争,人们越来越看中的不仅仅是知识,更看中的则是健全的人格和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是中职学校的首要任务。而这样高素质的人才是以心理健康和心理正常为基本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使其内在的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都在15—17岁,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人称之为“第二断乳期”,在这个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的情绪不甚稳定,极易产生心理矛盾、心理冲突。通过心理测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日常观察,我们发现:在校的中职学生带着美好的憧憬跨入新世纪,但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市场的竞争、就业的压力等给他们心灵上带来极大的冲击;有些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欠佳,中考失意,产生自卑;他们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过高的期望值和过多的宠爱又使他们产生过分的心理依赖,缺乏自理能力。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学生形成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保证他们身心健康、学习顺利、生活愉快,同时也为他们在校期间了解职业、准备职业、完成学业以及毕业后择业奠定坚实的基础。从长远看也使学生养成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质,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它教育不同,要遵循“面向全体,预防为主、加强引导、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方法上,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采取空洞的说教,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活动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引导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内观法,以其本质、功能和方法上的独特性为人们所瞩目,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彰显了它的有效性。内观法的创始人是日本的吉本伊信(1916—1988),他对内观目的的阐述是,不论遭遇怎样的逆境,始终要以感谢和报恩的心态面对生活。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身边的人,特别是母亲或其他人,以“我所得到的、我所回报的、我给别人添了什麽麻烦”的三个提问的形式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的一种方法。
  内观法以“我所得到的、我所回报的、我给别人添了什麽麻烦”的三个提问形式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的、不断的反思。随着内观过程的不断推进,内观者往往变得更具有自信、人生態度更为积极、更具有健康人格的特征。因此有学者将内观中产生的愧疚感和罪恶感称之为健康的罪恶感,这种健康的罪恶感的核心是心中存有“被爱的感觉”、“感恩、感谢、感激的感觉”。这种健康的罪恶感的成熟,有助于勤勉刻苦、利人利他、共感谦虚、自我批判反省、创造升华等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同时,采取内观法,通过反省自己从别人那里得到的恩惠和关照以及给别人带来的麻烦,从而认识自己的不足和欠缺,获得对别人的价值的肯定,进而达到发现自我、洞察自我、对他人抱有感激回报之情,激发内心的感情,进一步提升自己人格的纯洁,使自己的人格趋于成熟。
  严格的内观疗法是在一个用一人高的屏风隔出一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一个使注意力集中在思考自己事情上的空间,一个安全、隐秘、温暖的空间里,让内观者静坐,姿势可以自由,心理困扰严重者可以躺下。从每天早晨6点到晚间9点,持续一周进行回忆和思考。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对于正常的学生群体,主要是借鉴内观疗法的思想,针对他们在人格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采用简化的内观方法,采取集中内观的方式。在安静的环境里,有心理咨询师指导,训练者回顾自己过去的生活,从中发现曾被自己忽略掉的爱和许多美好的东西,进而发现新自我,提高自信,振作人生。
  例如,我们学校在“母亲节”到来之前,曾为学生做了主题为“让感恩成为一种习惯”的集体内观训练。要求参加的同学写内观日记,全部内容写完后在最后一天大家彼此分享。内容是:
  1.按阶段回忆母亲为我做了什么?(要求写出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生活中的事件,按学龄前、小学、中学、中专,每一阶段至少写15件事)
  2.我为母亲做了什么?
  3.我给母亲带来多少麻烦?
  4.总结,写出自己写内观日记的感受。
  内观团体训练的最后一天,大家在一起回忆并分享着每个人幸福的那一刻,当时感觉整个教室都充满着温暖与浓浓的爱。很多同学都感触颇深,甚至有的同学说到动情之处潸然泪下:母亲给予自己的爱太多了,而以前感觉似乎天经地义,甚至都麻木了,有时还不懂事地挑剔和抱怨,而自己为母亲做得太少了。通过这次内观训练,感觉到了爱的存在、爱的力量,对母亲充满了感激之情。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对母亲的最好汇报,就是要珍爱生命的每一天,珍爱健康,珍爱自己,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愉快生活。
  参加过新生入学内观训练的同学都感到更加深化地认识了自我,最重要的是学会了接纳自我,无论过去成功过或失败过,关键找到了今后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角色,提高了自觉的能力,在获得中感受幸福,在付出中实现价值。有的同学欣喜地讲,感觉自己可以重新活了一样。
  总之,对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内观法是一种从理念上、方法上和形式上的新的有效尝试;对于内观法来说,则是一种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实践。内观法的创始人吉本先生认为,内观法还具有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的功能。在中国开展内观法的研究与实践已有20多个年头,因此,在学校领域中运用内观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是必然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高度的重视,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只要我们把握发展趋势,适应时代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积极研究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并持之以恒坚持抓下去,就一定会促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健康发展,使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和创新服务,提升客户价值是国家电网品牌传播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国家电网营业部门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沈阳供电公司苏家屯分公司为例,探讨了如何传播
生态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然而,大气污染,水污染,荒漠化等程度越来越严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劣,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甚至是衡量人幸福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就什么是生态文明,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根本任务就在于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新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贯穿于社会发展进步的始终,才有社会主义的“江山代有人才出,不虑大业无后人”。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主题  马克思主义
摘 要:钢铁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好钢铁企业内部治保工作的内在规律,加强钢铁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充分发挥各部门和职工在维稳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对增强钢铁企业治安保卫人员岗位意识的途径进行浅显的探讨。  关键词:钢铁企业 安全生产 治安保卫 岗位意识  一、钢铁企业安全生产与治安保卫人员的保卫工
摘要:梅洛一庞蒂(Merleau-Ponty)的目的是“理解意识与自然的关系”,为此,需要超越唯心论的视角和实在论的视角。他在早期的著作中,是通过对置身于世界中的“本原的身体”(proper body)的描述来实现这一点的。这个身体与周围世界处于一种相融相契、不可分离的共存关系中。但在这里,身体仍然是过于被意识化了,仍然是处于意识主体的位置上。后期的梅洛庞蒂放弃了这种意识哲学的观点,转而把身体设想
林下草腐菌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草腐菌生产在合江林区的在原料、自然环境和技术有着明显优势,林下草腐菌生产切实可行,在加大草腐菌的生产方面应该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并拓宽销售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混凝土施工既关系建筑工程的基础建设,同时也是工程主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其施工贯穿额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本文主要将混凝土施工的过程细分为前期准备、制作、运输以及后期浇筑这几个部分,然后来分别探讨其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建筑工程 混凝土 质量控制  混凝土是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等多材料成分构成的一种性能多样化的材料,其性能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也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
摘 要:国家发展的重要能源就是煤矿,也是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的动力源泉,关系着国家的稳定发展。我国煤矿开采技术近些年来获得了快速提高,煤矿产业为发展国民经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矿循环经济的理念,煤矿在节能减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建设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型煤矿的对策。  关键词: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煤矿  一、煤矿循环经济的理念  煤矿管理者始终坚持保护环境这一重要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