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为人师,孜孜以求
十年前,作为师范毕业生的我,踏上了从兰州西去嘉峪关的火车,开启了我初为人师的日子。说来惭愧,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当时的我却并没有对这个职业抱有很大的激情。去嘉峪关报到后,我们听了酒钢三中的闫桂珍老师的讲座,这个大家心中的“闫妈妈”让我震撼!让我第一次觉得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和“优秀的老师”真的不易;第一次觉得原来老师不仅仅是要教书,更是要“育人”;第一次为闫老师非凡的敬业精神和心中的大爱而深受感动。
第一次踏进兰大附中,是在2013年底。我还记得,当时正值研三,我拿着简历,走在教学楼的楼梯上,耳畔飘来一阵阵美妙的钢琴声,原来是课间休息时学生在中厅的三脚架钢琴前做着短暂的放松。而在另一角,三三两两的学生在阅览区早已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我被这浓厚的书卷气息深深地折服了,我想留在这里,完成我的梦想!幸运的是,一百多个求职者中,我真的成了最后的那一个。我带着激情,怀着感恩,开始了我的班主任之路。
我来附中带的第一届学生是2014级5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第一届学生虽是在自己懵懵懂懂与磕磕绊绊之中带出来的,但往往用心极深、用情最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尚记得当时接到“担任5班班主任”的通知时笑不拢嘴的喜悦,也记得当时心中暗暗立下的誓言:“一定要做一个有心、有爱、有责任的班主任,一定要把5班带成全校最优秀的班集体之一!”
如果说在这一届学生身上,我用情至深,可一点不夸张。当时我给学生定了这样一个规定:晚上学校六点放学,而我们班的学生七点再放学。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天一科,我抓着学生复习。虽说是留一个小时,但一个小时后还有学生有问题,加上每天的扫尾工作,我八点之前很少下班。学生刚开始不太情愿,其他班的同学都回家了,而我们还要在教室里熬着。我送给学生八个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相互的鼓励中,我们盼到了第一次的考试,果然成绩不错!有了庆功酒的鼓励,我们的坚持才愈加坚定!这届孩子的基本功打得扎实,这一个小时的加班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通过这一个小时,我和孩子们都明白了,每天努力一点点,坚持得久了,真的会不一样!
高中上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心思,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常规作业:写周记。有时,我指定题目,但更多的是内容不限。我从来没有做过字数的要求,想写多就多,想写少就少,但是不能不写。孩子们老大不情愿,哪有数学老师布置语文作业的?但不情愿归不情愿,还是如期交上来了。这些周记中,不乏一些敷衍了事之作。我不厌其烦,每周坚持批阅,并且我的评语比学生的周记长是常有的事。慢慢地,我发现有了变化:孩子们的周记越写越长了,并且孩子们也越来越愿意把心里话写给我了。我心中欣喜,这周记俨然已经成了我和每一个孩子的私密咖啡馆!原来,对于孩子们,我把心交给他们,也真的可以换来真心!
初为人师的日子,跌跌撞撞,也有过心痛与失望,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给学生七分心,学生报我十分情。酒钢三中的闫桂珍老师在我心中种下的种子,正在慢慢开花。
二、何处言初心,青春不散场
我的第一届学生刚刚带完,高考后,我的宝贝女儿降生。我还没来得及好好陪陪宝宝,学校就通知我,让我继续带高三,准备继续接9班。我忐忑不已:自己才刚刚带出来一届学生,沉淀还不够;自己的孩子刚刚降生,还没来得及陪伴;新接的班级的基础并不是十分扎实,班级凝聚力也不够好,我如何能够不负所托呢?好在自己当时也并不害怕,所以在紧张中也欣然接受了。接了班之后,我虽然付出了比上一届更多的努力,但情况依然没有转好。我才理解了老教师所说的“后妈难当”!原来,中途接班,确实不容易!没关系,学生毕竟是孩子,是情感充沛的孩子,我不相信我做不好!在这一年中,我用心陪伴着孩子们。课堂上,我是严厉的老师,课后,我是精力充沛又充满热情的朋友。我坚持着班级每周一次的班会,坚持着每一次活动的陪伴,坚持着每月一次的集体生日班会,坚持着我新年为每一位孩子准备的新年贺卡,坚持着我的真心。果然,大家都说,9班变了,变安静了,变懂事了,成绩变好了,孩子长大了。不稼不穑,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临近毕业,不知是不是因为我已经为人父,更喜欢孩子的原因,我甚至觉得比上一届更舍不得孩子们。因此,我私下里独自悉心准备了一堂特别的班会——2018届9班毕业主题班会“青春不散场——圆梦、感恩、惜别”。我悉心挑选了感动瞬间的照片,准备了班干部及课代表的临别礼物,瞒着孩子们让每个孩子的家长写了一封在孩子临别之际给孩子的信,并且我也熬了好几个夜晚为每一位孩子写了临别赠言。在班会上,我邀请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在学校礼堂参加这次特别的班会。在班会上,我亲手为每个孩子戴上了我提前准备好的高考祈福手链,让孩子们亲手放飞了写有自己理想的纸飞机,让孩子们观看了我请个别家长准备的一些孩子的成长记录,让孩子们当场读爸爸妈妈给孩子们的一封信,读我提前为每一位孩子写的临别赠言,让孩子们当场感恩同窗,惜别友谊……
至今,我还记得那个班会上,孩子们憧憬未来的殷切眼神,孩子们读父母写给他们的信的时候的鸦雀无声和眼角的泪珠,父母们在孩子们感恩父母环节中眼里的泪水,孩子們在感恩同窗,惜别友谊时的痛哭和拥抱,孩子们给我的意外的拥抱,不留神被他们扔到高空又一起接住的激情,以及大家一同约定十年后的今日再聚的热情!通过这次班会,我也受益匪浅!我送给孩子们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总要有能够感动自己的一段时光,如此,方不负初心!
后来,这一届的孩子来看我,聊到了那一次班会,大家都还忍不住动情。这一次的班会使我们师生都永生难忘!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上一届高三带完后,学校通知我带高一,担任重点班的班主任。我接到这个通知之后十分欣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对我之前工作的肯定!不过,对于重点班,我的工作方式有了改变。之前带平行班时,我的工作风格是用心且严厉,不容许学生有一点违规,学生都比较怕我。后来,我一边总结,一边反思,发现,其实严厉虽短时期内见效,但并非良策。我尝试着,看看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威信。正好,重点班的孩子自觉程度要高很多,我可以尝试其他办法。
十年前,作为师范毕业生的我,踏上了从兰州西去嘉峪关的火车,开启了我初为人师的日子。说来惭愧,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当时的我却并没有对这个职业抱有很大的激情。去嘉峪关报到后,我们听了酒钢三中的闫桂珍老师的讲座,这个大家心中的“闫妈妈”让我震撼!让我第一次觉得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和“优秀的老师”真的不易;第一次觉得原来老师不仅仅是要教书,更是要“育人”;第一次为闫老师非凡的敬业精神和心中的大爱而深受感动。
第一次踏进兰大附中,是在2013年底。我还记得,当时正值研三,我拿着简历,走在教学楼的楼梯上,耳畔飘来一阵阵美妙的钢琴声,原来是课间休息时学生在中厅的三脚架钢琴前做着短暂的放松。而在另一角,三三两两的学生在阅览区早已沉浸在书中的世界。我被这浓厚的书卷气息深深地折服了,我想留在这里,完成我的梦想!幸运的是,一百多个求职者中,我真的成了最后的那一个。我带着激情,怀着感恩,开始了我的班主任之路。
我来附中带的第一届学生是2014级5班。相信每一位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第一届学生虽是在自己懵懵懂懂与磕磕绊绊之中带出来的,但往往用心极深、用情最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尚记得当时接到“担任5班班主任”的通知时笑不拢嘴的喜悦,也记得当时心中暗暗立下的誓言:“一定要做一个有心、有爱、有责任的班主任,一定要把5班带成全校最优秀的班集体之一!”
如果说在这一届学生身上,我用情至深,可一点不夸张。当时我给学生定了这样一个规定:晚上学校六点放学,而我们班的学生七点再放学。一个小时的时间,每天一科,我抓着学生复习。虽说是留一个小时,但一个小时后还有学生有问题,加上每天的扫尾工作,我八点之前很少下班。学生刚开始不太情愿,其他班的同学都回家了,而我们还要在教室里熬着。我送给学生八个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相互的鼓励中,我们盼到了第一次的考试,果然成绩不错!有了庆功酒的鼓励,我们的坚持才愈加坚定!这届孩子的基本功打得扎实,这一个小时的加班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通过这一个小时,我和孩子们都明白了,每天努力一点点,坚持得久了,真的会不一样!
高中上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为了了解孩子们的心思,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常规作业:写周记。有时,我指定题目,但更多的是内容不限。我从来没有做过字数的要求,想写多就多,想写少就少,但是不能不写。孩子们老大不情愿,哪有数学老师布置语文作业的?但不情愿归不情愿,还是如期交上来了。这些周记中,不乏一些敷衍了事之作。我不厌其烦,每周坚持批阅,并且我的评语比学生的周记长是常有的事。慢慢地,我发现有了变化:孩子们的周记越写越长了,并且孩子们也越来越愿意把心里话写给我了。我心中欣喜,这周记俨然已经成了我和每一个孩子的私密咖啡馆!原来,对于孩子们,我把心交给他们,也真的可以换来真心!
初为人师的日子,跌跌撞撞,也有过心痛与失望,但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给学生七分心,学生报我十分情。酒钢三中的闫桂珍老师在我心中种下的种子,正在慢慢开花。
二、何处言初心,青春不散场
我的第一届学生刚刚带完,高考后,我的宝贝女儿降生。我还没来得及好好陪陪宝宝,学校就通知我,让我继续带高三,准备继续接9班。我忐忑不已:自己才刚刚带出来一届学生,沉淀还不够;自己的孩子刚刚降生,还没来得及陪伴;新接的班级的基础并不是十分扎实,班级凝聚力也不够好,我如何能够不负所托呢?好在自己当时也并不害怕,所以在紧张中也欣然接受了。接了班之后,我虽然付出了比上一届更多的努力,但情况依然没有转好。我才理解了老教师所说的“后妈难当”!原来,中途接班,确实不容易!没关系,学生毕竟是孩子,是情感充沛的孩子,我不相信我做不好!在这一年中,我用心陪伴着孩子们。课堂上,我是严厉的老师,课后,我是精力充沛又充满热情的朋友。我坚持着班级每周一次的班会,坚持着每一次活动的陪伴,坚持着每月一次的集体生日班会,坚持着我新年为每一位孩子准备的新年贺卡,坚持着我的真心。果然,大家都说,9班变了,变安静了,变懂事了,成绩变好了,孩子长大了。不稼不穑,我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临近毕业,不知是不是因为我已经为人父,更喜欢孩子的原因,我甚至觉得比上一届更舍不得孩子们。因此,我私下里独自悉心准备了一堂特别的班会——2018届9班毕业主题班会“青春不散场——圆梦、感恩、惜别”。我悉心挑选了感动瞬间的照片,准备了班干部及课代表的临别礼物,瞒着孩子们让每个孩子的家长写了一封在孩子临别之际给孩子的信,并且我也熬了好几个夜晚为每一位孩子写了临别赠言。在班会上,我邀请所有的家长和孩子们一同在学校礼堂参加这次特别的班会。在班会上,我亲手为每个孩子戴上了我提前准备好的高考祈福手链,让孩子们亲手放飞了写有自己理想的纸飞机,让孩子们观看了我请个别家长准备的一些孩子的成长记录,让孩子们当场读爸爸妈妈给孩子们的一封信,读我提前为每一位孩子写的临别赠言,让孩子们当场感恩同窗,惜别友谊……
至今,我还记得那个班会上,孩子们憧憬未来的殷切眼神,孩子们读父母写给他们的信的时候的鸦雀无声和眼角的泪珠,父母们在孩子们感恩父母环节中眼里的泪水,孩子們在感恩同窗,惜别友谊时的痛哭和拥抱,孩子们给我的意外的拥抱,不留神被他们扔到高空又一起接住的激情,以及大家一同约定十年后的今日再聚的热情!通过这次班会,我也受益匪浅!我送给孩子们一句话:一个人的一生总要有能够感动自己的一段时光,如此,方不负初心!
后来,这一届的孩子来看我,聊到了那一次班会,大家都还忍不住动情。这一次的班会使我们师生都永生难忘!
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上一届高三带完后,学校通知我带高一,担任重点班的班主任。我接到这个通知之后十分欣喜: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是对我之前工作的肯定!不过,对于重点班,我的工作方式有了改变。之前带平行班时,我的工作风格是用心且严厉,不容许学生有一点违规,学生都比较怕我。后来,我一边总结,一边反思,发现,其实严厉虽短时期内见效,但并非良策。我尝试着,看看是否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威信。正好,重点班的孩子自觉程度要高很多,我可以尝试其他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