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山”破局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ling_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破国外血液净化机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是个攻关夺隘的艰巨使命!而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血液净化市场的一匹黑马。
  山外山以战斗的精神去获得空间,破解前进路上的一个个困局,开创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同步和接轨的先河。
  
  ■ 生死局
  
  坐在记者面前,回忆十几年前往事的高光勇眉头深锁,表情紧绷。
  那时,他刚从重庆庆铃汽车公司辞职,到一家民营医疗器械企业负责销售工作。一次,他去给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推销国产设备时被轰出大门,理由是国产设备质量低劣。
  这深深刺痛了高光勇的心。从那一刻起,成功卖出国产医疗设备不再是他的第一要务。他要走一条打造民族自主品牌的路。
  2001年3月26日,在南亚家具城一间不到60平方米的民居里,高光勇任董事长的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他选择的突破口,是生产在国内几乎处于一片空白的血液净化机。
  要破局,先识局。
  血液净化机是一种新型医疗器械,可用于治疗尿毒症、肾衰和中毒等病症。因为技术含量高,研发难度大,核心技术完全被国外发达国家的几家公司垄断,国产血液净化机全属低端产品,规模小,产品质量差。高光勇说:“中国每年要进口2万台设备,花去50亿元的外汇,这还不包括50亿元与之匹配的耗材。”
  没有自主品牌,对中国患者是无法承受之痛。
  在一家医院门口,高光勇看到一对哭泣的夫妇,他们12岁的女儿因患严重肾衰竭危在旦夕,他们早已耗尽了所有钱财并欠下巨额债务,却仍承担不起在进口血液净化机上进行血液透析的昂贵费用。
  而中国需要做血液透析的患者更是以每年30%—50%的速度递增。
  高光勇暗下决心,要造出质优价廉的国产血液净化机。
  起步的时候,山外山尽管也对一些国外技术进行了消化、吸收,但核心技术仍要花高价购买。高光勇感叹,一定要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否则就没有竞争力,永远都被别人卡着脖子。
  核心关键技术是靠人来实现的,高光勇通过股份期权激励和重奖特殊贡献人才等措施,广纳贤才,一批来自大型国企、三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精英很快归其麾下。
  2003年,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SWS-2000型血液灌流机研发成功并获得国家专利。
  高光勇开始在各省设立营销办事处,产品销售采用直销与代理相结合,他还在专业网上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肾脏病和血液净化专业学术会议向用户宣传、推广。
  此外,他在全国建立连锁血液透析中心,直接销售公司产品,减少流通环节,“这既增加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销售利润率,也为公司带来超额的透析服务利润。”
  
  ■ 海外局
  
  2003年,日本一家公司驻中国的干事向高光勇抛出橄榄枝——希望高光勇任日本公司的中国总代理,这可让他迅速跻身中国千万富翁行列。
  高光勇拒绝了。
  “在血液净化机上,德国贝朗、德国费森尤斯、美国百特、意大利贝尔克、瑞典金宝、日本日机装等几大公司几乎垄断全球市场。中国在高端血液净化设备上一片空白,更谈不上参与竞争。”冷静下来的高光勇明白,日本干事如此张扬,是因为他们背后有值得炫耀的资本。
  2006年,山外山的SWS-3000型研制成功。这是国内第一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持续血液净化系统和血液透析滤过机,它具有制造血液净化设备的核心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高端血液净化设备的空白,实现了与世界发达国家在技术上的同步和接轨。
  SWS-3000型一诞生就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并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07年7月,山外山参与起草和制定了血液净化设备的2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主导了国内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方向,获得了市场话语权。
  更为重要的是,这台与进口同类产品功能相当、性能相近的设备,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50%,具有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可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高光勇说,“以往进行24小时的危重症治疗,进口耗材需花费人民币3000元,而用SWS-3000型只需300多元。”
  2007年底,SWS-3000型成功入选“第七届中国信息产业十大重大技术发明”,这是继海扶刀、电气设备绝缘在线智能检测诊断系统后,重庆诞生的又一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创新成果。
  在SWS-4000型已占有国产血液净化机50%以上份额,产品市场向国内中心城市渗透的同时,巴基斯坦、印度、委内瑞拉、巴西、俄罗斯……一张张订单纷至沓来。
  为了保证山外山的可持续发展,高光勇建立了一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通过了CMD和3C认证,“我们现正在进行FDA和CE认证,为下一步大举进入对医疗器械安全性能和质量要求极严、同时利润也最丰厚的欧美市场扫清障碍。”
  山外山拓展海外市场的时机日渐成熟。
  “目前我们正在制作英文版,并通过扩大产能实现大规模出口。”当高光勇把眼光投向中国之外来审视山外山时,他也许找到了同强手周旋的最佳途径。
  
  ■ 粮草局
  
  这是个慢热的行业,每个产品从设立标准、通过检测、临床测试再到国家审批要2—3年时间。
  在2005年和2006年两年里,因为研制SWS-4000型,高光勇多次陷入了“断粮”窘景。
  为了爬过“粮草坎”,高光勇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但贷款很快被耗尽。为了让公司活下去,他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甚至还去说服患严重胃溃疡、随时都可能吐血的岳母將其房子抵押贷款。
  但这些,仍无法堵住巨大的资金缺口。
  倍受煎熬的日子让三十几岁的高光勇一夜白头。
  他开始重拾旧业,靠销售其他公司医疗器械的利润,勉强维系各种费用。
  但他并不敢放慢脚步——如不能赶在跨国公司本土化前站稳脚跟,那,打击将是致命的。
  生死关口,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电子信息部以及重庆市相关部门向他伸出了援手。100万元、200万元……一笔笔创新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陆续到达山外山的账户。2008年1月,重庆市政府还给予山外山100万元的自主创新重奖。
  高光勇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山外山每年170%以上的高经济成长速度,也吸引了国际风投公司的目光。
  目前,高光勇正在与多家国际著名风投公司进行融资谈判,计划在今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10年实现上市。
  “2010年将山外山建成全国一流医疗器械公司,产品在技术上与国际最先进产品同步;2020年将公司建成世界一流医疗器械公司,产品将引领世界血液净化技术发展方向。”这是高光勇和山外山人制定的不断前行的坐标。
其他文献
包公,姓包名拯,字希仁,是我国北宋中期一位清正廉明、刚直不阿的政治家。  千百年来,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包青天”,而贪官则痛骂他为“包黑子”。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纵观其一生,“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是包公毕生的追求。  据史书记载,包公做官20余年,历任20余职,正大光明,铁面无私。不管是升是降是平调,都不改初衷,“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皇佑二年(公元1050年),包公迁官天章
“一旦与德国巴斯夫合作成功,重庆将有望建立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气化工产业流程布局。”去年6月,重庆化医集团董事长安启洪透露:他们与德国巴斯夫将共同投资300亿元,在长寿化工园区兴建一个占地4平方公里的产业项目。  今年7月,巴斯夫项目已在长寿化工园区动工,预计2010年投产。近一年来,长寿化工园区受到国内外产业巨头的青睐,中石化、中石油、德国巴斯夫、中化国际、中远物流等世界500强纷纷落户长寿。最近
我市将强化政府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力度,逐步使广大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建立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体制。力争2012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2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其中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大致相当;202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2年,新增劳动力在普及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全部接受职业技能培
重庆旅游大不大,产业强不强,我们以2006年的数据跟周边省份作一番对比便一目了然:2006年,重庆旅游收入为323亿元,仅占全国旅游业总盘子9000亿元的3.5%左右,而同处西南的云南,旅游收入超过450亿元,占全国的5%以上,四川超过800亿元,占全国的8.8%。  重庆拥有世界级品牌的长江三峡,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拥有3处国家地质公园,但为何旅游产业做不大?  一是缺乏大手笔和大项目。作
“感谢吴支书,你可帮了我的大忙哦!”罗家秀握着万州区长岭镇龙立村党支部书记吴代春的手,激动地说。  前不久,罗家秀拿着自己的户口到村上领取种粮直补款,被告知户主不对,无法领取。  原来丈夫去世后,罗家秀未到派出所更改家庭户主。在众人的指引下,她来到代理服务点向村支书吴代春求助。  “放心吧,我来办。”吴代春一口答应下来。没多久,罗家秀接到通知,可以到村上领取种粮直补了。  这是龙立村党支部在落实“
北碚:管好后备干部     建立档案制度。处级后备干部一经确认,区委组织部便为其专门设立档案,收集在培养锻炼期间的各种资料。建立谈话制度。处级后备干部由所在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每半年与其谈话一次,倾听心声,了解思想、工作情况。建立考核制度。在定期对处级后备干部进行工作考核的同时,还进行不定期考核,促进其成长。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党风廉政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及时进行调整。目前,全区处级
上学时,我们耳熟能详一句话:“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工作后,再次熟悉又一个“三观”:“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今年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提出“新三观”:“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  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到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再到事业观、工作观、价值观,这说明我们
一心为民的“草帽书记”黄成模,以自己多年来身体力行的“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为群众办事就要一竿子插到底”等朴素信念,创造了显著的工作业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如今,一位和黄成模一样一心为民、绿叶无悔扑向大地的“草鞋书记”邓平寿硬是用脚踏平了办公室与田间地头之间那道坎。但这位党的好干部、群众的贴心人,已经累倒在那道田坎上,永久地离开了他日夜牵肠挂肚的父老乡亲。   无论是“草帽书记”
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我最喜欢“助您成功”栏目中的小文章,每一期文章我都要剪下来收藏,以便随时欣赏并教育我的学生。我真诚地希望这个栏目一直办下去,并越办越好。另外,作为教师,我们希望杂志能增加一些文学性强的作品或有关教育方面的文章,谢谢。  合川市七间小学  刘代春
去年,潼南县推行蔬菜生产档案制度,要求菜农给蔬菜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生产过程桂林镇蔬菜基地的菜农朱席武为这事儿较上了劲:“种菜还要建档案?真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置 疑  时间:2005年11月3日    这天,冬阳普照,暖意融融桂林万亩蔬菜基地飘荡着薄雾,朱席武往大棚里移栽着海椒苗,汗水浸透了衣衫  “老朱啊,这回做了几个大棚?”  “5个,6亩多地,全部种海椒,想赶在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