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重庆母城优势在推动主城都市区发展中体现渝中新作为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城都市区是重庆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引擎。推动主城扩大规模、优化布局、提升能级、彰显品质,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开放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殷殷嘱托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新时代重庆发展的战略行动。
  渝中区将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全力投入主城都市区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重庆母城”优势,体现“中心城区”担当,提升“开放窗口”功能,扮靓“都市客厅”形象,以“二次创业”奋斗姿态,推动渝中全域整体打造“重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成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窗口区、“近者悦、远者来”美好城市示范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重点将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精心打造两江四岸核心区渝中片区。围绕两江四岸核心区打造“重庆地标、灵魂和精华”的目标要求,坚定扛起主城核心区责任,把两江四岸核心区作为城市形象的集中展示区,高标准细化设计方案,高品质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传承百年的精品工程,力争3年内投资160亿元,实施核心区渝中片区整体提升111个项目,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延续城市文脉、增强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彰显重庆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独特魅力。坚持在“两江四岸”核心区发展大格局中,加快解放碑国家级步行街改造提升,推进朝天门—解放碑片区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经济功能,擦亮“重庆之窗”、扮靓“城市名片”。
  二是深入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紧扣主城都市区“围绕建设重要经济中心提升产业能级”的要求,聚焦六大服务业、打造十大集聚区,扎实推动“强核提能级”。全面投入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引进一批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一批金融要素市场,打造一批高端财经智库,培育一批特色金融商务楼宇,办好解放碑论坛,不断提升金融业规模和能级。发挥解放碑、时代天街两大“百亿级”商圈的“极核”带动作用,加速集聚国际品牌和高端业态,聚焦“三线”提档升级传统专业市场,乘势发展“平台经济”,繁荣发展“四首经济”“夜间经济”,在全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体现渝中作为,力争3年内商品销售总额突破4500亿元。积极对接全市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国软件名城”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区块链应用生态圈,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5G融合应用行动计划,布局“线上”未来,力争在3年内,培育和发展区块链技术和应用企业达到150余家,实现产值500亿元左右。高标准打造环重医创新生态圈,坚持“一中心、一集群、一链条、一基金”的发展思路,以重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为核心,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国内领先的医学创新产业高地,形成500亿级产业园区。
  三是高水平建设“人文渝中”。围绕主城都市区打造“中部历史母城”的目标要求,发挥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100年解放碑的深厚历史人文优势,充分彰显重庆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一方面,精心打造“人文渝中”,用好19处国家文物、49处市级文物、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个市级文化产业园、10个演艺场馆等历史人文资源,高品质建设十八梯、山城巷、鲁祖庙等传统风貌区、山城老街区、特色老社区,形成一批100亿级特色文旅街区,美化靓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空间。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推动“成渝地·巴蜀情”区域品牌培塑、巴蜀文创产品开发工程等项目,主动参与成渝地区文化旅游推广联盟,联动成渝地区各区市县整体规划、宣传、营销巴蜀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等文旅资源,争取设立重庆国际交往文化陈列馆,联动打造成渝精品旅游线路和文化旅游品牌。
  四是全面深化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围绕主城都市区打造“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目标要求,不断深化与兄弟区县、毗邻地区、发达地区、国际友城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进一步提升开放能级、服务能级。坚持扩大开放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创新推进重庆自贸区、中新合作項目、中央商务区渝中板块建设,打造“空中保税区”、服贸产业园,建设中新金融园区。充分发挥外事、外贸、外资资源富集优势,集聚高端生产要素,开展国际性文化、经贸交流,扩大国际交往“朋友圈”。强化“一盘棋”思想,主动加强与市级部门和兄弟区县的联动协作,共同推进中央商务区、“两江四岸”整体提升、产业合作、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坚持既干好“自己的事”,也抓好“合作的事”,加强与成都锦江区、青羊区等毗邻地区在城市营销、金融商贸、文化旅游、专业服务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区内总部企业立足重庆、辐射西部,不断开拓市场、拓展业务,把“重庆服务”的品牌做得更大、名气做得更响。
  五是坚持全域一体化推进深耕精耕。围绕主城都市区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目标要求,加快提升城市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品质。坚持在有限空间追求无限创新,精雕细琢每一栋楼宇、每一条街巷,精细精致做好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高标准推进菜园坝滨江城、化龙桥国际商务区等重点片区建设,对标国内先进、国际一流做好“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擦亮“重庆之窗”、扮靓“城市名片”。深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接世界银行评价指标体系,高标准完成营商环境改革11个专项行动,优化载体、优化政策、优化服务多管齐下,建设产业集聚区10个,改造提升老旧楼宇100栋,打造亿元税收楼宇50栋,“筑巢引凤”“优巢留凤”,不断提升渝中经济品质、人文品质、生态品质、生活品质。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渝中区委书记)
其他文献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隆冬时节,重庆市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任凭伫立在万州区燕山乡复兴社区的江边,痴痴地望着那奔涌的江水。  江水之下,淹埋着任凭的心血与希望。  如果顺利,来年江水退去后,将会有无数中山杉新芽在荒
编者按:  最近,巫溪县乌龙乡大坡村党支部书记吴显才15年来赡养45个老人的事迹,受到市委书记汪洋的高度重视。他专门作出批示,要求在全市广泛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向吴显才学习。  对吴显才同志的先进事迹,本刊曾在2000年第5期以《行善尊老的楷模》为题进行过报道。为了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学习吴显才的感人事迹,本期隆重推出这篇封面故事。    当一位无亲无故的老人,安详地躺
1948年,东北野战军在辽宁打响锦州战役,时间长达40多天。  锦州盛产苹果,深秋十月,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尽管战士们又累又渴,可谁也不去摘老百姓的一个苹果。  毛泽东同志得知此事后深受触动,一直念念不忘。8年后,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他深情地讲起这个故事,并揭示了战士们不吃老百姓苹果这一行为背后的深刻含义:“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
★40年征程跨越  1978-2017年,重庆GDP实现了年均11.2%的较快增长,至2017年达到19500.27亿元,是1978年的272倍。同期,全市人均GDP年均增长10.7%,至2017年达到63689元,是1978年的222倍。全市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252.38亿元,是1994年的61.5倍,1995-2017年年均增长19.6%。  ★40年
最近,笔者与好几个教师朋友、学生家长聊到教育问题。有朋友说,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程,因为每个人都是由不同因素组成的复杂个体,你很难预测教育的结果;教育也是最伟大的工程,因为教好一个人或者教坏一个人,给家庭、社会、国家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教育千差万别,教育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一致的,那就是“爱”。  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要学会爱与被爱  我们的祖先在创造“爱”这个字的时候,
编者按:由厉华、郑劲松、郑小林编著,重庆出版集团出版的《红岩家书》,是重庆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该书收录了车耀先、蓝蒂裕等20位红岩英烈的家书,并以家书为切入点,讲述红岩英烈的革命事迹。通过家书对红岩英烈的精神人格进行解读,充分展现了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彰显了他们的崇高理想、高尚人格与家国情怀。本刊从本期起推出“红岩家书”专题第一辑,以飨
这几年,黔江区金溪镇的好多贫困户都遇上了一件稀奇事。  重庆主城各个医院的医生们一拨接一拨来到他们家门口,专程接他们去300多公里外的城里治病。  起初,他们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一  那天,龚万秋只身一人从黔江区到重庆主城看病。一路上,他实在有太多的“不敢相信”。  出发前,他不相信医生告诉他去火车站接他的承诺是真的。  到站后,直到走下站台,他仍不相信真的会有医生来火车站接自己。  那天,
薄薄的白雾笼罩着阿蓬江,两侧是刀劈斧砍般的岩壁;在这之上,一条公路在河谷与山麓间穿行,高低起伏,平添一分惊险。  行走其间,时而被迎面飘来的薄雾笼罩,茫茫不知去处;时而云雾散去,天朗气清,大好河山尽收眼底。  这就是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浪坪乡给人的印象。  过去,这里耕地稀少,土地贫瘠,本地人只能自嘲“好山好水好贫穷”;如今,这里建起了坚实的砖瓦房,撂荒的山地上搭起了生态环保的养殖场,曾经只能靠天
万州素有“万川毕汇、万商云集”的美誉。滚滚长江远道而来,流经此处,好像放缓东去的脚步,形成了“高峡出平湖”的奇观。依稀间,仿佛能听到远处清脆响亮的峡江号子在山水间经久回响。  在这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山城特色人居环境。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美景自然少不了美食相伴。在万州,有一种极富地域特色的美食小吃叫作“万州格格”,它还有一个地道而亲切的名字,唤作“笼笼儿”。  很多食客以为带“格
夏日的一个清晨,重庆市璧山区下着小雨。  漫步在秀湖水街非遗小镇里,仿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房前的沟渠中,“滴答”清响。  在小镇的主街上,是找不到“大国非遗工匠”潘啟慧的工作室的,因为他觉得街上人来人往,适合做生意,藏在背街清净处的小屋,才适合专注搞创作。  于是,绕到主街背后,再顺着一条蜿蜒蹊径向深处走去,潘啟慧的“精微艺术馆”便映入眼帘。  小中见大,微中见艺  迈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