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沙地沙蒿生物量及根系分布特征研究

来源 :干旱区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kto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蒿是中国西北半干旱地区主要的固沙植物,其根系分布影响包气带水分运移过程,准确的植被特征和根系密度分布对根系吸水模型的建立十分重要。采用整体挖掘法获取不同层位的根系和根际土壤含水量,引入冠级和龄级的概念对沙蒿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沙蒿种群以低龄级沙蒿占优,其根系生物量随龄级呈‘S’型增长;根系长度分布和均一化根系密度分布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最大值出现在浅层土壤20 cm处;沙蒿生长不依赖于地下水,其根系主要利用包气带中的水分,持续干旱条件下,为满足蒸腾作用根系出现两种调节方式:(1)横向生长增加根系量,利用横向土壤剖面的水分。(2)浅层根区由于水分胁迫造成的吸水量减少由深部相对湿润的根区补偿。因此沙蒿根系吸水模型中的根系密度分布函数应为对数正态分布,且吸水过程不仅依赖于根系密度分布,同时受土壤水分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 工人长期吸入谷物粉尘引起机体肺部疾患国内外学者均有报导,苏联学者(?)等认为谷尘可致尘肺,国内陈学厚氏等提出谷尘致尘肺样改变。为了初步探讨我地区谷物粉尘危害情况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以历史和现实的依据为支撑。从实践观的维度看,实干兴邦与坚定"
随着经济对于纸品需求的不断增加,也使得造纸工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大增加,对目前的低碳经济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造纸工业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
通过对"医闹"现象的界定及形成过程的分析,道出我国"医闹"频发的结构性成因,包括:政府保护性职能缺失、司法效率低下、医学会鉴定不公、多元解决机制衔接不当。根据对"医闹"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和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窗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暴露得早、发现得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探索动手也早、行动也快,
汉唐以来佛教东传,佛经的传入和翻译在东汉晚期就开始了。在早期的佛教传播活动中,由天竺、西域来华的胡僧曾致力于佛经的翻译,促使了译场的形成。华夏本土的历代高僧也为之
"正始之音"一词含义甚丰、用法多样,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皆不止一端,与之相关的"正始"一词亦如是。"正始之音"可以用来表达"魏晋清谈"以外的其它含义,尽管陆游与王应麟曾
从池莉小说的当代评价入手,揭示在文学"大众化"问题上,从效果层面理解的文学被"大众"接受与从价值层面理解的文学关注"大众"是有一定差异的。这与学术界对"大众"、对文学本质
目的探讨普通人工流产(下称普通人流)和异丙酚全麻人流(下称全麻人流)手术前后的血糖浓度的变化。方法抽取100例普通人流(没用麻醉剂)和抽取100例异丙酚全麻人流病人手术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