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影像的魅力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l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虚妄夸张的艺术风气盛行的当下,李闻和一批先锋艺术家们种种看似简单甚至粗糙的绘画方式,形成了一种朴素的时代力量
  一位年轻的女画家李闻,看到盗版VCD的劣质影像,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马赛克”,却产生了创作的冲动——她以油画的方式,忠实记录下了那些错位的影像。
  
  马赛克的艺术价值
  
  李闻,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受当时艺术形式的影响,毕业后很长时间,她沉浸于用夸张的人和动物的身体来反思在性别角色日益模糊的当下,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大约持续了12年之久,她对时代的观察点都来自身体,特别是女性的身体 她大学时代的毕业作品,就是以自己的身体为模特创作的人体画。
  两年前,李闻突然对错位影像产生关注——她尝试用画笔记录下那些被扭曲的影像。
  在她的作品中,有一幅与那部著名的奥斯卡电影同名的画:《英国病人》,是由70张30×30(cm)的影碟中出现的马赛克画面构成。每一张小图都包含了一个独立的具体的内容,而远看又是一个不同的整体效果。
  这张充满了奇异视觉效果的《英国病人》,如一张写意的抽象画,到处都是杂乱和错误,却能和谐地集合成一个完整的个体。
  “从绘画的角度看,它很有意思,它有一种矛盾在里面。”李闻说。在她眼里,劣质影碟产生的“马赛克”——由于画面交错形成的颜色和构图的错位,竟如一个偶然产生的抽象的艺术作品般,让人充满想象。
  李闻的错位影像,全部是用喷枪和手绘结合创作出来的,因此看起来非常写实,那些电视屏幕的影像似乎是在画布上被定格,显得更加光怪陆离。
  
  变异的时代缩影
  
  其实,用变异的画面表现时代缩影,是先锋艺术家们一直在尝试的创作手法。在大众的解读中,它被冠之以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怀旧——以艺术的方式。
  先锋艺术作为思想解放的产物,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中国当代美术同样是在那个年代出现一次次地先锋突围,引起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关注。
  但进入90年代后,商品大潮将中国先锋艺术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先锋艺术家们既追求永恒之物又必须把握当下机遇,既要面对工业文明甚至后现代工业文明对当代人造成的无力感,同时又要表现一种生命存在状况中的人性魅力,
  在这种矛盾而焦灼的状态中,先锋艺术的姿态也变得越来越暧昧、复杂,渐趋边缘,最终使先锋艺术家成为了变化迅猛的世界的旁观者。
  那段时间,包括李闻在内的年轻艺术家们不约而同地对曾经的集体记忆做变形、夸张的缅怀,他们试图通过可表现的形式,去表现不可表现之物,达成对永难企及之物的缅怀,从而在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形态。
  像画家方力均以夸张的傻大呆痴的愚农和城市群氓,表现人们对未来虚无迷茫、浑沌麻木的精神状态;像北京画家申伟光通过变形的手法,将现实欲望强化、凝聚、扭曲、拉长、颠倒,通过艺术的“陌生化”将日常世界疏离开来,李闻,则是以错位影像传达她理解的生命状态。
  这种种看似简单甚至粗糙的绘画方式,形成了一种朴素的时代力量。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对祛风散寒外洗方泡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自 2012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行祛风散寒外洗方泡足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和中医症候计分。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有效率60.0%,观察组有效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