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奇特的速溶饮料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c88148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虫茶,对很多人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它是一种很奇特的制法,即利用生物法制成的一种速溶饮料。虫茶就是用虫屎泡成的茶,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就出产虫茶。人们把采摘来的化香树叶或某些野生苦茶叶经开水烫一下,再晒至六七成千,然后把叶子逐层放进大竹篓或大木桶里,每层叶子厚约四五寸,每隔一层浇上适量的淘米水,盖上盖子让其自然发酵。一个多星期后打开盖子,发酵的叶子便会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气味。这时把大竹篓或大木桶放到敞开窗户的房间里或阁楼上,这种气味就会招引来大批的“化香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叫弓须亥夜蛾,其幼虫喜食各种化香叶,主要分布在粤桂地区)或“米缟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叫米黑虫,其幼虫喜食各种苦茶叶,主要分布在湘黔地区)的飞蛾来此安营扎寨,产卵繁衍。当卵孵化成幼虫时,这些幼虫特别爱吃发酵后腐烂的叶子,并排泄出一粒粒比菜籽还要小的黑绿色虫屎,直径约一毫米左右。虫茶一般在每年初冬采收、过筛、晒干后贮藏。通常每百斤叶子可产虫茶三十多斤。
  冲泡虫茶时,往往是先将开水倒入杯中(为便于观赏,可用无色玻璃杯),后向杯中水面撒人数十粒虫茶,盖上杯盖。也可先放虫茶再倒进沸水。虫茶粒先是漂浮于水面如点点繁星,等吸足水后便徐徐下沉如红绸飘舞,边下沉边溶化,释放出一丝丝很细的似红丝线般的茶汁出来,等虫茶粒溶化完就可以开始饮用了。虫茶茶汤色泽泛红,醇香宜人,滋味浓郁甘冽,饮之沁人肺腑,令人顿觉神清气爽。
  虫茶的奇特之处不仅在于它是一种纯生物制法(生物体内代谢),最重要的是它还具有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据科学研究表明,虫茶中除含有丰富的类黄酮、维生素、糖类、咖啡碱、粗蛋白、粗脂肪和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和昆虫激素类、活血止血类物质,因而虫茶更显得神奇而珍贵。常饮虫茶,对养生健身大有裨益。值得指出的是,虫茶中含有人体不能自身合成而必须依赖从食物中摄取的8种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这些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4.43%。因此虫茶是补充人体氨基酸不足的最佳天然保健饮料。同时,虫茶还具有提神益思、消食去腻、静心明目、顺气解表、养胃健脾、生津止渴、解脂降压、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等多种功效,尤其是对牙龈出血、痔出血、腹泻等疾病有着一定的医疗作用。
  位于我国湖南省西南部的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岭山区的苗族同胞们,尤为爱饮虫茶,据说,那里出产和引用虫茶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虫茶是当地居民最喜爱的传统保健养生饮料,因而,那里所产的虫茶品质也最为有名,又被单独称之为“城步虫茶”。虫茶是纯生物制法所得,因此天然无污染,风味独特,品质优异,堪称是集营养、保健、食疗、药用于一体的特种速溶饮料茶。虫茶随泡即溶,饮用方便,在注重现代养生的今天,它不愧是优质养生佳品。
  
  [编辑:修远]
其他文献
被人称为“植物学活百科全书”的国际著名植物学家、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崇基学院资深导师、美国哈佛大学安诺树木园荣誉高级研究员胡秀英教授今年已102岁高龄,但身体依然十分健康。参加学术会议时,她侃侃而谈,头脑清晰,条理分明,反应敏捷,毫无倦容。前几年在广西考察苏铁植物时,她还谢绝了别人的扶助,健步爬上到40度斜坡的山上。百岁以后,她依然上山下坡,身手敏捷。那么,胡老的长寿有什么秘诀呢?身体健康是胡老
“外气内收,内气外放,毋需意守,循环如常”这十六个字是空劲气功整套功法的精髓。空劲气功是整体修炼的功法,是一门治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上乘功法,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大道的功法,是中华民族气功事业中的瑰宝。其中,马步站桩功法,不论年龄、性别,不拘泥于身体强弱,不用意念,不出偏差,人人均可练习。再者,由于功法简单,便于操作,易于掌握,疗效显著。  我有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接触到空劲气功,并潜心加以修炼和探索,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道家学派的开创者。虽然他之前有被后世称为道家的赤松子、一成子、彭祖、容成子、王子乔等人,但因那时的道家没有系统的理论,没有形成学派。老子始将他们的实践上升为理论,著有《道德经》一书,白此道家学说产生,并逐渐形成一个学派。后来《道德经》又被道教奉为经典,老子便被抬上开山祖师的宝座,而被人们称为李老君。《道德经》讲了许多气功理论,提出了“赤子”、“婴儿”之说。
如果你最近购买过价格十分低廉且标榜总黄酮含量高的蜂胶产品,或者购买过一些杂牌蜂胶制品,那么劝你且慢服用,因为你吃进去的可能会是从白杨树皮、树芽里熬出来的树汁。  据统计,我国蜂胶每年产量约300吨,然而我国蜂胶每年的实际哨量却将近1000吨。这些多出来的峰胶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最近央况《每周质量报告》的记者调查发现,所谓“天然蜂胶”竟然是一些生产厂家用杨树芽等提取的。  报道一出,人们不免担心起来
用过中药的人,大多都知道附子是知名“毒药”——乌头的块根,被称为中药里的“回阳救逆第一品”。在名字上也可以看出它的特殊性,同样是一味中药,附子却拥有生、盐、黑、白、炮附子(片)五个名字。为什么一种药材会有五个名字?虽然本是同根生,“五兄弟”“性格”却各不同。35岁的文柯来到中医院向接诊的主任医师主诉说:“我平时怕冷,容易出虚汗,治了半年也没治好。”主任医师给他把脉后,问他之前医生都开了什么药,文柯
编者的话:  《遵生八笺》是明代学者高濂从数百种古代文献中摘录与养生知识有关的文献汇集而成。养生专著涵盖儒、释、道籍,经史杂著,医药卫生等丰富文献。全书由相对独立的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侧面,论述养生知识和方法。内容十分广泛,且取材精当、方法实用、文笔隽永、意趣高雅。尤其是《清修妙论笺》篇记录圣贤教诫、省心律己的警句格言三百余首,在养心、养性、养体等诸多方面极具教育意义。 
俗话说:“没心没肺,活着不累。”一是说傻里傻气、糊里糊涂地活着,就没有活得太累的感觉;二是不过分要脸面,善做凡人,就能得长寿。这句俗话,我觉得有一定道理,特别是对老人,应家事、公事都不用多管,主要关注自己如何养生,不必再操心劳力,弄得疲乏不堪;遇到一些事情,也不必那么强要脸面,改一改犟脾气,只要肚子不饿,就能快快乐乐,自然也就会延年益寿。  人要长寿,脸皮就应该“厚”一点,即使犯了错误,也不要自己
一个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身心会健康。比如苏东坡就卜分注重自身修养。他在任时,不仅躬亲为民,而且十分注重以俭养廉。无论足在杭州当官,还是在海南岛当官,他都很注意自身的廉洁修养。他所倡导的“二养”把品行修养具体化、生活化了,很有现实意义。苏东坡从海南任职回来时,已是暮年,他仍不忘节俭养廉,藉此养生。他曾为自己写过一篇警策小品《记三养》,就是从淡泊宁静、清心寡欲的原则出发,来践履养生之道的:东坡居士自
运动后别吃浑人在体育锻炼后会感到疲乏,其主要原因是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被大量分解,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此时若单纯食用富含酸性物质的肉、鱼等,会使体液更加酸性化,不利于疲劳的解除,但食用蔬菜、甘薯、苹果之类的碱性食物就能尽快解除疲劳。打喷嚏别捂嘴打喷嚏是受凉感冒、上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而引起的一种反应。打喷嚏时捂嘴是有害的。人的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一个“咽鼓管”,它维护着中耳与外界的压力平衡。当上呼
寒夜,古稀之年的张大爷突然失去知觉,家人将他送往医院途中离开了人世。后经医院解剖确认,导致死亡的元凶为“低体温”。    应重视老人的“低体温”    有关医学专家调查指出,一些老人在寒冷冬天突然死亡,个中原因虽然很多,而“低体温”是其主要原因之一。统计资料显示:在气候恶劣的冬季死亡率要比气候正常冬季的死亡率高60%。由于目前使用的体温表只能测出35℃~42℃范围内的体温,故低体温(35℃以下)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