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新华书店:有温度的文化空间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zhz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州县新华书店中心门市部经营面积为1000余平方米,围绕“文化+”,集合阅读、休闲、社交、创意、党建文化等多种文化生活方式,把全州文化、湘江灵秀融合在整个氛围当中,书香弥漫,艺术气息浓郁,实现了从单纯的图书卖场向有温度的文化空间转变,带给广大读者前所未有的书香文化体验.
其他文献
1916-1918年,苏曼殊以支持者、供稿人等多重文化身份参与了《新青年》舆论场的形成.文章考察苏曼殊在《新青年》上刊登的《汉英文学因缘》广告、《通告》以及《碎簪记》等文学文化活动内容,探究《新青年》同人关于其文学价值和文化身份评判的讨论,有助于打开《新青年》与文学革命充满张力的历史现场,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复杂性及其意义.
前言rn这本钱理群“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新”就新在“以作家、作品为中心”.这自然是有感而发.简单地说,就是出于对当下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与论述,阅读与教育,也包括我自己的研究的不满与忧虑.这些年学术界一直盛行“大文学史”的研究,关注和强调现代文学与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学术、教育的密切联系,这样的研究确实扩大了研究视野,自有重要的意义,我也是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但走到极端,就会出问题.
期刊
新见《谈小品文》一文,填补了老舍小品文文论的空白.此文是老舍小品文观的重要体现,在小品文论争的背景下考察此文,并比勘老舍其他文论,不难看出老舍的小品文观其实浓缩了其文艺观特别是通俗文艺观的精华,是一种通俗小品文观.以《谈小品文》为参照,来考察老舍小品文的创作实践,亦可见其小品文观与创作的高度一致性.此外,随着环境与身份的变化,以及小品文本身关联性资源的复杂,老舍小品文观在抗战前后完成了从主张个人笔调(essay)到追求记录现实(sketch)的嬗变.
现代诗人观看事物的方式与古人不同.本文从视觉转向谈起,深入分析张枣诗歌中“看”的方式.张枣不仅利用视点在人称之间的变换、折射和混合,来发现人与自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还通过虚构隐秘的、“外面”的全知视点,来构筑空间的套层结构,揭示人与人置身其中的广阔空间的关系,即人与宇宙、与世界的关系.视点转换应当是张枣自觉运用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既赋予诗歌以朦胧、灵动的美学效果,也指向了张枣对现代性的反思,对“词”与“物”等关系的思考.
曹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巨星,他的诗歌宏观上体现出“慷慨悲凉”的美学特色.具体言之,它表现在曹操诗作悲伤的感情基调以及在此基础上鼓荡而出的雄浑之劲与昂扬之气.这种美学效果的缔结与曹操个人的英雄气质及他对现实的感怀紧密相关.曹操的诗歌对建安诗人产生巨大影响,而这也可看作“慷慨悲凉”与“建安风骨”的内在关联.考诸二者的联系能增加对曹操诗作深沉底蕴的了解.
视觉传达设计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及实践性特点.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目标的不断调整,加强大学生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研究以及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作为中国现代作家与学人的陈铨(1903-1969),因其作为战国策派代表之一的身份而为学界所关注,但他本身身兼多职,在多方面皆有不俗表现且具标本意义,是文学史、学术史、教育史、思想史、翻译史等诸领域都值得考察的个案,更不用说在其专擅的德语文学学科、中德文化交流史领域了.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个重要人物,在学术意义上扎实且系统梳理其生平,并有开拓性意义的专著尚付之阙如,而孔刘辉所撰《陈铨评传》则填补了这个空白.
期刊
“讲到唱歌我就爱,今天就夸山清水秀是伞寨.小车都往门口开,稻穗线线瓜瓜果果带财来.”听到今年扶罗镇伞寨村又将过尝新节,耳边仿佛响起了前些年尝新节山歌大赛上的侗歌.想起那熟悉的山水、亲切的乡音、可口的美食、质朴的乡土风情,我挡不住诱惑,邀约几个好友,踏上返乡之路.
期刊
在写作二十多年以后,我偶尔会寻思,别人也是这样写作的吗?rn也是这样,故事有了,人物大致想好,结构已约莫成竹在胸,几乎万事具备,却仍然不能动笔,而是执着地苦苦等待,像是等待东风,等着一种专属这小说的语言于混沌中缓缓现形,徐徐升起.rn如果真有这样的语言,一种纯粹为这小说而生的语言,它最终会在小说里越过一切,高高在上,像明月一样照亮整个作品.它会毫不费力地照见小说的方方寸寸,让人物和景物显影,甚至将最幽微的气氛映照出来,使一切如同叶子上的脉胳般清晰可见.有了这亮光,小说写来会事半功倍,它会如流水般推动叙述的
期刊
黎紫书《流俗地》①语言精湛,浅俗字面下融冶精练多种语源.小说的时空观聚焦于“流”和“地”,前者是各种时段叙事,后者“在地”写实,以南洋华夷地域历史为背景,展示锡都市井生活.时空交互,人物皆活动于世俗情境中,又有不同层面的自主追求与升华.本文诉求于语文学阐释,体现为“解字、说文”的连贯,意义顺着字、词、句、章、结构与“文心”不断延展,人物、章节皆可作为释义的起点或节点,穿插、回溯、延展到多元/多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