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新途径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31313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是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如何挖掘教学资源、探索教学新途径呢?我对此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摆正教师的位置,创设民主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为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课堂教学必须在师生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是学生的朋友和亲密伙伴,是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愉快学习、自主学习,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获取知识,获得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怎样学习,即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知道: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才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胆实践,还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地位
  改变学生角色,深入学习文本。例如,在教学《五彩池》一课时,怎样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文字美和意境美?开始我按惯常的方法:让学生个别或多人读课文,结果效果不明显,学生好像无法体会到五彩池的神奇、美丽。我为学生播放了资料片,又进行了范读,效果仍不明显。当时,就觉得自己是一个无能的导游,这群游客我带不了了。灵机一动,我说道:“你想去九寨沟风景区当一名导游吗?”“想!”学生兴致很高。“当导游,得具备什么条件?”“熟悉当地风景特点。”这样,学生明白了:只有自己对旅游景点了解得清楚、明白,才能随时接受游客的提问。于是,他们又仔细观看了资料片,并把课文改成了一篇导游词,通俗、生动、幽默、口语化,还特意考虑了如何增强对游客的感染力。这样一来,学生主动读书,读得快乐,读得仔细。为了“导”游,他们还调整了课文的顺序,一边讲解一边做手势,表情语言、肢体语言都用上了,课文也会背诵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因为全体学生都在读,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以往每节课只有几个同学在做读书表演,而其他学生无所事事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教师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书,在读书中品味文章的意蕴。
  倡导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忆金华的双龙洞》时,我根据这篇游记游览顺序清楚的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为双龙洞这个景点设计一张门票——门票的正面是图画兼旅游路线示意图,门票的背面是对双龙洞的简介。各组学生踊跃参加,团结协作,会画的画,会写的写,合作、创新的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教材中还有关于科学知识的小品文,学生往往觉得枯燥、无味。我经常采用让学生为课文列表格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我还经常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说话内容,或是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例如《新型玻璃》一课介绍了“夹丝防盗型”“变色型”“吸热型”“吸音型”等玻璃品种,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填写表格,明确每种玻璃的特点和功能,然后让学生为其中的一种玻璃写出广告词,设计广告情境,全班评选出最好的广告设计者。有学生为夹丝玻璃写了这样的广告词:“水晶般透明,钻石般坚硬,质优价廉,安全到永远。”接下来,我还组织学生模拟举办了新型玻璃产品发布会,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每个人都当一次新产品的推销员,其他同学配合当观众,然后评价看谁的仪态美、语言美、服务好。最后,本课结束时我延伸提问:“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我们还需要何种玻璃?你能提出一种新的设想吗?”自然,这又促成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我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提高他们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资源无处不在,就看教师敢不敢改敢不敢放。改一次放一次,就会有一次收获,有一次惊喜,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改变。我们一定要相信:学习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习过程应该是一种体验成功、得到赏识、树立自信的愉快之旅。
  三、让学生率真地表达真情实感
  作家贾平凹在回忆如何走上写作之路时说过,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父亲在外地工作,每次给父亲写信,他都要拿上几个鸡蛋去找老师。后来老师就说:“你为什么不自己写呢?”“不会格式。”老师说:“不管什么格式,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老师说的这句话对他以后的写作之路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故事对我指导学生写作也有很大的启发。
  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尝试着让学生有几个自由:题材选择的自由,感情表达的自由,语言表达的自由。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练习书面表达,不断增强写作的自信心。譬如:在指导学生写秋天时,我提前一个星期就布置学生每天观察秋天的天空和云彩、气候和温度、人们的衣着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等,观察到什么就写什么,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要求真实表达自己的心情,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去照抄别人用过的句子。可以每天只记下两三句话。一周后全班汇总时,我从每个学生的作文中都至少摘录一句话,然后以语录的形式,贴在教室的班级园地上。这对学生的鼓励相当大,他们的写作热情因此而空前高涨。
  (责 编 辛 欣)
其他文献
那是多年前的一件事了。  那天下课,我把小华叫起来之前,他正趴在桌子上睡觉。我叫他出来,想跟他谈谈。他星期天的作业没有完成,并且校长发现他跟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来往。  虽然刚刚做他的班主任,但我清楚地知道他的历史:他从来没让任何一个教他的老师省心过。每一个老师都跟他较过劲儿:表扬、批评、惩罚、呵斥甚至“暴力”,各种手段都使用过,但都无效果。他总是以不变应万变,把头一低,问十句不答一句,任你再大的
回顾了数据流分类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阐明概念漂移等数据流分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讨论了适合于数据流经典分类算法的选择,在详细分析现有数据流分类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
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研究钯团簇Pdn(n=13,14,54,55)熔化行为.结果表明:所有Pdn团簇的熔化过程中都有预熔化行为.Pdn团簇的熔点并不是随着原子数目的增加而有着简单的递增关系.Pdn(n=54,55
近年来.灵宝市尹庄镇中心校立足于推进镇域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龙头牵动、轮流蹲点、层层帮扶、人人达标的办法。自觉、稳步、持续推进教育改革,尤其是其顺势而
截齿是采煤机工作时的重要零部件,它不但要有高的耐磨性,而且要有很高的抗冲击性能.镶铸复合金属材料截齿是将铬系耐磨合金与抗冲击性能好的低合金钢利用镶铸工艺一次浇铸成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得好:“思维自疑问开始。”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有诗曰:“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通过“问”可以把那些学生已有的感知和未来的发展水平串联起来,让学生凭借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解疑释惑。在进行问题设置时,教师应从角度、难度、跨度、广度和密度方面提问学生,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已知导向未知,最终实现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双重飞跃。  1.角度  问题的设置应注意角度,角度选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