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晚清时期桂东南地区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dl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时期,桂东南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不仅给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破坏,而且对民间信仰风俗产生深刻影响。民众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和破坏感到困惑或无能为力,又无法作出科学的解释,加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只能寄托于神灵以应对,祈求消灾赐福。因此,民间的岁时节令习俗无不渗透着广大民众对自然灾害的禳除和对人寿年丰的祈求。
其他文献
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是历史的战略性选择。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催生政府强行征地欲求,加速农地数量的减少,加剧农地质量的下降。合理调整城镇化建设与农地保护之间的关系要求民族
民族与国家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民族问题是影响当今世界民族关系、国家关系的重要筹码。制造和激化民族问题,在国家事务和国际关系中打“民族牌”悄然成为了一些国家追求本国利益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以历史时空观为指导,具体展现了清至民国广西桂柳运河沿岸地区商业系统的空间结构。认为码头、泊湾和货坪、商道和桥梁、会馆及其仓库、墟镇、
国民党独尊国语的极端政策到上世纪80年代中叶解严后有所缓和,由台湾“族群政治”矛盾引发的族群冲突开始不断对台湾语言生态形成强大渗透,进而深刻影响台湾当今社会的语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