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奥硝唑与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存在配伍禁忌

来源 :饮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奥硝唑;药物配伍禁忌
  【中图分类号】R9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59―01
  注射用奥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药物,无色至微黄色澄清液体,PH值3.0-4.5。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临床工作中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本文对此现象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5岁,诊断:胆囊结石,遵医嘱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内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静滴每日1次,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内加注射用奥硝唑0.5g静滴每日1次,执行时先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内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当更换注射用奥硝唑组液体时,发现输液管路中的液体呈白色浑浊状,为防止不良反应,保证患者安全,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输注少量生理盐水续接其他液体。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同时向患者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患者未诉不适,未发生输液反应。
  2 试验
  为进一步证实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注射用奥硝唑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注射用奥硝唑1ml与溶解后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1ml与同一注射器内,注射器内立即出现白色浑浊及絮状物,静置1小时后颜色无变化。
  3 结果
  通过以上5次体外模拟实验,证实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与注射用奥硝唑存在配伍禁忌。
  4 建议
  更换输液瓶时,护理人员应观察3-5min,看接续的药物间有无反应,病人有无不适等。
  此两种药物的配伍反应提示我们,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已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必须加强责任心,除加强对药物配伍禁忌表的熟练掌握外,还要加强对各种药物性能及作用的了解掌握,在临床输液过程中,更要注意对不常用的药物接续静脉滴注的关注,加强巡视,细心观察,及时发现,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静滴阿昔洛韦外用云南白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了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26例对照组接受阿昔洛韦液静脉滴注治疗,30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84.61%),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无新发水泡日、
【摘要】目的: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基础,以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伴慢性心功能不全、梗死后心绞痛,可望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辨证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8439(2015)05―0055―0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气滞、血疲
【摘要】目的:评价泰勒宁片治疗中晚期癌痛的镇痛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70例中晚期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泰勒宁组(A组)和盐酸布桂嗪片组(B组);用双盲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镇痛效果,用药7天后A组的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00%和85.71%;同样用药7天后B组的中度以上疼痛缓解率和完全缓解率分别为94.29%和6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
【摘要】目的:研究普外科围术期使用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2013-2014年普外科手术病例240例,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围术期使用和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结果:240例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达100%,共涉及抗菌药物19种,排在前三位的一次是头孢西丁、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替硝唑,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头孢霉素类
【摘要】目的:对应用间苯三酚与穿琥宁注射液联合对患有急性胃肠炎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84例患有急性胃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常规胃肠炎治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间苯三酚与穿琥宁注射液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性胃肠炎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胃肠炎症状消失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