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的足球技战术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最为明显的变化便是技战术由点作战逐渐转变为面作战,原本平面化的战术技巧逐渐立体化,多为战术体系成为当下足球竞技的主要形式。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亚预赛12强中国队的比赛情况,对我国球队技战术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亚预赛; 技战术; 战术对比
对于我国而言,足球一直都是受众群体最多的一项运动,并且我国历史上也存在足球的记载。从 21 届男足世界杯中国队表现情况而言,我国球队与其他国家球队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而决定比赛胜利的往往是技战术,因此,对足球比赛的技战术对比分析有助于球队发展。
一、中国队与对手的进攻技术对比分析
虽然随着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各类足球战术战略逐渐出现,但是无论何种战术最终的核心都是为了获得有效的进攻。本次研究中,对于进攻技术的分析主要从关键传球、突破以及传中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技术总结与分析发现,中国队关键传球次数高于对手的场次仅有4场,其中对阵伊朗时候,关键传球次数低于对手最多,高达十次。而突破的统计情况与关键传球调查结果较为相同,高于对手的场次也仅仅有4场。至于传中以及禁区外射门次数也都要率低于对手,比对手优势的场次较少。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队与其他球队之间的差异,在对阵韩国以及伊朗这类强队时,中国队的进攻效果明显降低,并且无法应用合理的技战术进行解决。
同样是对中国队进行技术指标独立样本检验,最终发现中国队的30米传球成功率与对手相比有着巨大差异,这表明中国队整体进攻水平较差。之所以对30米传球成功率进行单独分析,是因为该因素将会直接决定球队的进攻机会,传球成功率较低,证明球队进攻机会降低,最终导致球队丧失整体进攻权利。并且在技术分析中发现,我国球员的主要进攻手段是禁区外围的射门,但是由于该战术执行时缺少其他队友配合,导致射门容易被对手干扰。在比赛录像回放中笔者发现,中国队的射门往往都是仓促起脚,此种情况下命中率必然不会太高。例如在中国对阵伊朗的比赛中,武磊带球想要单刀直入进行射门,但是由于始终无法调整重心,导致射门姿势无法得到调整,在伊朗悍将的防守下,最终被切断。而在全部十场比赛中,武磊的不停球射门次数高达7次,并且还包含两次远距离射门,此种进攻手段成功率并不高。所以中国队应该加强团队协作训练,这样才能避免因球权丢失发生攻守转换,以及在无法解围的情况下仓促射门等问题。
二、中国队与对手的控球技术对比分析
在本次12强赛中,中国队进行了十场比赛,主要统计的控球技术内容有射门次数、傳球次数以及任意球次数等九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国队的射门次数比对手高的比赛仅有四场,其中差距最大的是对阵乌兹贝克斯坦的比赛,球队总射门次数低于对手17次;但是球队角球数量高于对手的场次有8场;而十次比赛中,中国队传球次数高于对手的场次仅有3场,其中对阵韩国的比赛,中国全球次数最低,少于对手321次;任意球统计中,中国队高于对手的场次有七场。
上述简单的技术统计中可以发现,中国队的角球以及任意球控制要比对手更加优秀,但是其他方法则与对手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足球的传导,明显存在很大问题。
之后通过对中国队的技术指标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最终在均值的比较中发现,中国队除角球以及任意球之外,其他技术指标明显低于对手。之后对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影响因素“射正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乌兹贝克斯坦的射正率计算结果是38.48%,是中国队对手中射正率最高的球队,而中国队仅有25%。这一数据表明,中国队球员在自行射门操作时,存在射门球员水平低下后者是仓促射门等问题,当然,对手防守强度与效果,也是决定射正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此,技术分析针对中国队队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数据总结发现,球队内球员仅有于大宝射正率超过50%,主力前锋最为射门动作主要执行者,统计射正率仅仅为27.8%。
通过回看比赛录像发现,中国队在首次对战中,吴磊的射门数量较高,但是有4次错失最佳射门机会,之后比赛中,吴磊射门次数逐渐下降,场均射门次数仅有1次,此种情况下,球员状态无法得到的缓解,加之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团队作战一再受到影响。
数据分析中,中国任意球机会明显高于大多数球队,十场比赛中,仅有三场低于对手,但是因为射正率的影响,导致中国队无法成功攻破对方球门,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加大该方面的训练力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技战术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足球队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仍然有很多优势,例如在数据统计中,本土球队的角球控制效果要比其他球队优越。当然,在技战术分析中,也得出了本土球队所存在的不足,今后的训练中应该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只有这样我国球队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震.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25 (03):40-42.
[2]刘鸿优.广义线性模型在足球技战术表现分析中的应用[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5:487-488.
[3]任慧杰.2013年亚洲冠军杯广州恒大足球队淘汰赛阶段中进攻技战术统计对比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5.
[4]袁敏.足球技战术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 (09):182-185+190.
[5]孙玉堂,陈艳萍.中西亚足球技战术特点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1999 (02):16-18.
关键词:亚预赛; 技战术; 战术对比
对于我国而言,足球一直都是受众群体最多的一项运动,并且我国历史上也存在足球的记载。从 21 届男足世界杯中国队表现情况而言,我国球队与其他国家球队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而决定比赛胜利的往往是技战术,因此,对足球比赛的技战术对比分析有助于球队发展。
一、中国队与对手的进攻技术对比分析
虽然随着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各类足球战术战略逐渐出现,但是无论何种战术最终的核心都是为了获得有效的进攻。本次研究中,对于进攻技术的分析主要从关键传球、突破以及传中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技术总结与分析发现,中国队关键传球次数高于对手的场次仅有4场,其中对阵伊朗时候,关键传球次数低于对手最多,高达十次。而突破的统计情况与关键传球调查结果较为相同,高于对手的场次也仅仅有4场。至于传中以及禁区外射门次数也都要率低于对手,比对手优势的场次较少。这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中国队与其他球队之间的差异,在对阵韩国以及伊朗这类强队时,中国队的进攻效果明显降低,并且无法应用合理的技战术进行解决。
同样是对中国队进行技术指标独立样本检验,最终发现中国队的30米传球成功率与对手相比有着巨大差异,这表明中国队整体进攻水平较差。之所以对30米传球成功率进行单独分析,是因为该因素将会直接决定球队的进攻机会,传球成功率较低,证明球队进攻机会降低,最终导致球队丧失整体进攻权利。并且在技术分析中发现,我国球员的主要进攻手段是禁区外围的射门,但是由于该战术执行时缺少其他队友配合,导致射门容易被对手干扰。在比赛录像回放中笔者发现,中国队的射门往往都是仓促起脚,此种情况下命中率必然不会太高。例如在中国对阵伊朗的比赛中,武磊带球想要单刀直入进行射门,但是由于始终无法调整重心,导致射门姿势无法得到调整,在伊朗悍将的防守下,最终被切断。而在全部十场比赛中,武磊的不停球射门次数高达7次,并且还包含两次远距离射门,此种进攻手段成功率并不高。所以中国队应该加强团队协作训练,这样才能避免因球权丢失发生攻守转换,以及在无法解围的情况下仓促射门等问题。
二、中国队与对手的控球技术对比分析
在本次12强赛中,中国队进行了十场比赛,主要统计的控球技术内容有射门次数、傳球次数以及任意球次数等九项。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国队的射门次数比对手高的比赛仅有四场,其中差距最大的是对阵乌兹贝克斯坦的比赛,球队总射门次数低于对手17次;但是球队角球数量高于对手的场次有8场;而十次比赛中,中国队传球次数高于对手的场次仅有3场,其中对阵韩国的比赛,中国全球次数最低,少于对手321次;任意球统计中,中国队高于对手的场次有七场。
上述简单的技术统计中可以发现,中国队的角球以及任意球控制要比对手更加优秀,但是其他方法则与对手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足球的传导,明显存在很大问题。
之后通过对中国队的技术指标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最终在均值的比较中发现,中国队除角球以及任意球之外,其他技术指标明显低于对手。之后对决定比赛胜负的主要影响因素“射正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乌兹贝克斯坦的射正率计算结果是38.48%,是中国队对手中射正率最高的球队,而中国队仅有25%。这一数据表明,中国队球员在自行射门操作时,存在射门球员水平低下后者是仓促射门等问题,当然,对手防守强度与效果,也是决定射正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基于此,技术分析针对中国队队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数据总结发现,球队内球员仅有于大宝射正率超过50%,主力前锋最为射门动作主要执行者,统计射正率仅仅为27.8%。
通过回看比赛录像发现,中国队在首次对战中,吴磊的射门数量较高,但是有4次错失最佳射门机会,之后比赛中,吴磊射门次数逐渐下降,场均射门次数仅有1次,此种情况下,球员状态无法得到的缓解,加之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团队作战一再受到影响。
数据分析中,中国任意球机会明显高于大多数球队,十场比赛中,仅有三场低于对手,但是因为射正率的影响,导致中国队无法成功攻破对方球门,因此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加大该方面的训练力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技战术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足球队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仍然有很多优势,例如在数据统计中,本土球队的角球控制效果要比其他球队优越。当然,在技战术分析中,也得出了本土球队所存在的不足,今后的训练中应该加强相关方面的训练,只有这样我国球队的整体实力才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震.基于大数据的足球技战术特征分析——以上海上港队为例[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25 (03):40-42.
[2]刘鸿优.广义线性模型在足球技战术表现分析中的应用[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5:487-488.
[3]任慧杰.2013年亚洲冠军杯广州恒大足球队淘汰赛阶段中进攻技战术统计对比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5.
[4]袁敏.足球技战术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 (09):182-185+190.
[5]孙玉堂,陈艳萍.中西亚足球技战术特点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1999 (0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