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专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专生的自身素质。社会对于计算机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等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需求也越来越大,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中专计算机课程逐渐被冠以“低层次化”。作为一名中专计算机教师,我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对计算机理论课程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理论课程的改革提出设想。
  一、计算机理论课程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一)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如果教材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会使学校培养的人知识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如果教材更新速度过快,则可能由于学校硬件条件的限制,造成教材与教学的脱节,同样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课堂缺乏互动,更谈不上学生参与其中。由于实践的机会不多,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
  (三)虽然目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基本普及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但在课件制作的水平方面,在使用课件的尺度把握方面,还要下工夫。另外,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不灵活,实训教学多属于注入式教学,开发式、创新式实验较少,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训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创新之道
  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了各校均在开设的普通专业。但传统的课堂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必要的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
  (一)合理安排教学课程,加强针对性。
  中专计算机教育应该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特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应该根据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训练的比例。同时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时间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如今证书是就业的重要砝码,所以通过各种计算机认证可以使学生看到所学成果,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1.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研究学生的特点,掌握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情况制定讲课的内容、重点和进度。这样有的放矢,因人而异,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以书本为准,以教师为准,主体意识薄弱,求新、求异思想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知识,而不是停留在书本或讲课内容上。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只有唯一解法,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超过老师。我们在讲课中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以此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体意识。
  3.教师不仅要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他们是怎样接受知识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只有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设综合课程设计。
  多年来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硬件课程界限明确,各门课程实验也都以软件为主。通过近几年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惧怕硬件,存在着“重软轻硬”的现象。造成这种不均衡现象的原因有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与实验之间彼此衔接不协调,等等。开设综合课程设计目的是指导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建立起各门课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上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硬件课程的积极性,我认为任务驱动法和讨论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行之有效的两种方法。这些方法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督促他们勤于实践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这样的教学法,将所学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目标,可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对教师进行以提高技能水平为目的的培训,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中专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几年中专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中专师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专学校普遍存在大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从教,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而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外聘有经验的企事业单位一线技术人员弥补不足。另外,IT技术快速更新,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从中专学校政策考虑,应该在鼓励“双师型”教师等问题上给予实质性的体现,比如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机会,促进师资队伍整体发展。
  计算机教师的素质至关重要。如果教师能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并充分发挥作用,那么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将是愉快的、积极的,学生获得的知识也是最佳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充电,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自己过硬的素质、宽广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从而使计算机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因此,在中专教育教学中,必须加强教学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确保中专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综合上述,中专计算机教育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增强中专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大力改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掌握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提高中专毕业生的竞争能力,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摘要:从“创先争优”活动的意义、途径和目的可知,“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种实践形态,这种实践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转向,必须进一步情境化、具体化和内在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创先争优; 日常生活转向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1-0036-03  基层党组织生活从疾风暴雨式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过
当初,男友追求我是因为我“冷冷的”气质打动了他。一个脸色苍白、笑容浅淡的女孩,容易让他这类东北男人顿起怜惜之心。我体质偏差,热天倒没什么,天一冷就有些承受不了,脸色自然也更“冷”。以至于他总是说我是“冷美人”,这时我就跟他不依不饶,直到他答应让我把双脚放在他肚皮上取暖。  尽管知道我脸色一向苍白,但我的闺密还是经常“刁难”他:“你怎么把暖暖养成这样?”他张口欲辩,被大家一句话顶了回去:“我看你就是
期刊
多年后  总感激你临风的驿站  未想爱与恨便是一生  隐忍  总见那打湿黎明的玄月  秋天  绵蓬熟了  红似火  是那架老马车驮我出村  当我回首的时候  还是那半张深情的玄月站在村口  老屋依旧在秋风中  我看不见灶膛的炉红  如此落寞  便是一生  村口 风依旧  曾几变道黎明  依旧要打湿那温情的玄月  村口  只有那些沙上的昆虫  记录我的脚印  然后又在晨露中朦胧  还是一生  再也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