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中的空间智慧

来源 :课外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ssm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部著名的经典著作,书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墨经》中已经具有了比较深刻的时间与空间意识,这与高中教材中的空间知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认真考察这部经典著作,不仅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有很大帮助。本文就《墨经》中的空间意识做一个粗浅的探讨,希望能与广大《墨经》爱好者交流我国古代自然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墨经》中关于空间的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空间的无限性,另一方面是关于空间的远近问题。关于空间的无限性,《墨经》中是这样记载的:
  经下:宇,或徙,说在长于久。
  经说下:长宇:“徙而有处,宇,宇南北,在旦有在莫。宇徙久。”
  我们知道,空间与时间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物质离开运动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只有通过物质的运动才能体认空间和时间的本质。《经》:“宇,或‘徙’即‘域徙’”,徙就是动的意思。虽然没有表出物质或物体,但即说徙,必然是某一客观事物的移徙。事物的移徙就是从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而空间的概念就是从迁徙运动中体现出来的。没有物质的运动就不可能有空间概念的形成,所以说:“宇,域徙。”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非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的每一瞬间,必然是处在空间的某一地点。由于他在不同时间处在不同地点,才看出空间和时间的密切联系。所以《经说》言:“徙而有处,宇。”牛顿曾把物质和运动分开,认为有与任何外界物体无关的“绝对空间”,又把空间和运动截然分开,都加以绝对化认为空间是固定不动的,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墨子显然是把物体和运动联系起来,和牛顿的观点完全不同。《经说》言:“宇南北,在旦有在莫”,这里的“宇”是就地球的范围而言,地球南北二极在同一时期,此为旦,则彼为暮。东西二半球亦在同一时间,此为昼而彼为夜。上面第一条用“旦木暮”二字说“久”,用“东西南北”说“宇”,由旦到暮、由日到夜是时间的连续,地球上由南到北、由东到西是空间的绵延。“宇南北,在旦有在莫”,在这一问题上把空间的绵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统一起来。由于物体在空间的运动才体现出时间的连续,又从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先后才体现空间的绵延。这就是《经》“长宇久”和《经说》“宇徙久”这个简单词句中蕴涵着丰富含义。形而上的学者不断臆造“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直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人们才知道空间和时间是不可分割的,两千年前的墨子不可能知道相对论,却相当正确地论证了时间和空间的相互性,并且说明了物质运动是空间概念的本质,是不可能不令人惊叹的。
  总之,《墨经》在墨子认识论中理性论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感性与理性、经验和理论并重的认识论,表现了对理论、理性与知识的推崇。梁启超曾将《墨经》誉为“世界最古名学之书”,是“祖宗遗下的无价之宝”。冯友兰也指出:“《墨经》中的科学思想、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及逻辑学是中国哲学史的宝贵遗产,有许多东西值得我继承。”
其他文献
哭,是人类生理情绪的一种表达或表露,亦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哭一般定义为由于痛苦或激动而流泪出声。诗人善用“哭”字,“哭”出佳句。  “哭”——刻画抽丁的惨状。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杜甫《新安吏》)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肆抽丁拉夫。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究竟站了多久呢?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好像带着哭
【考点梳理】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题,记叙文阅读比重逐渐加大,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与表达两方面的能力。现结合2015年的中考命题趋势以及本人多年的教学体会,把考点和训练着眼点总结如下,以备2016年中考之需。  一、品味语言及表现手法  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及作用。  考查的重要词语多为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根据词性来理解其表达作用。如动词表现发生该动作的人物的心理(心情
产自坦桑尼亚、卢旺达和肯尼亚等地的姆万扎平头鬣蜥,其雄性在繁殖季节头部、颈部和上半身都是鲜红色,下半身为深蓝色,看上去跟蜘蛛侠的服装颜色惊人地相似  斑冠鬣蜥能在水上飞奔  壁虎脚底绒毛的放大成像  仿生蜥蜴机器人可适应复杂的地形和环境  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散文,他在这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中,生动地回忆了当年百草园内的美好场景:有碧绿的菜畦,有光滑的石井栏,有高大的皂荚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行的加速和需求多样化趋势的加强,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不确定性急剧增加,使企业处于日益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之中。企业若想要获得长远发展,仅靠自身力量很
①看雷锋的照片,发现很多都是带着微笑的。那阳光般的笑容,即使穿越了半个世纪,今天依然让人感到温暖、快乐,也带来深深的思考。  ②雷锋的快乐从哪里来?雷锋在日记中说:自己辛苦点,多帮人民做点好事,这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英国作家西德尼也说:做好事是人生中唯一确实快乐的行动。助人为乐,正是快乐的源泉。  ③记得有个公益口号,“我奉献,我快乐”。像雷锋一样,“当代雷锋”郭明义也是快乐的,生活中的他始终
她是个漂亮的姑娘,出生在黑龙江省的一个小镇。从她记事起,父母就一直靠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后来,她考取了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因为每年的9000元学费,再加上姐姐也同时在黑河上学,所以她不得不贷款上学。  是的,她长得很漂亮,但是同学们背后都说她穿衣服太没品!世界上有哪个姑娘愿意灰头土脸?谁不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时尚风光?但是这些对她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她要减轻父母的负担。所以必须让自己努力再努
总是不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来的。  可是光秃的地面上遥遥看到羞涩的似有似无的新绿,可是枯黄的枝丫泛出淡黄色的新绿,可是旷远的天空上出现了星星点点的候鸟群,抑或是荒凉的冰面下被淹没在风声里汩汩的水声……  总是在我们朦胧着的时候,她悄悄地来了,带着惊喜、带着轻新,默立于曾经雪白的天地。  直到那一天……  她掀去料峭寒冷披着温暖的外衣,换来草长莺飞,带来花雨帘燕,盛放于土地。  春从醉里回,吹过酒旗,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