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成像技术联合超声内镜检查诊断结直肠癌浸润深度的模型构建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及超声内镜(EUS)检查,建立提高结直肠癌(CRC)浸润深度诊断能力的模型。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21年3月于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CR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术后病理诊断进行确诊。最终共纳入CRC患者2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以2∶1的比例,将研究对象分为建模组(n=192)和验证组(n=96)。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NBI和EUS检查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C黏膜下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测CRC浸润深度的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定构建模型对CRC黏膜下浸润的诊断效能,并通过验证组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建模组中,淋巴结转移(OR=6.492,95% CI:5.128~7.855,P

其他文献
强迫症患者多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早期发病,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神经发育的关键时期,受遗传-环境因素影响出现个体神经元损伤、髓鞘形成异常、突触过度修剪、突触异常连接等。儿童青少年强迫症与神经发育密切相关,其可能涉及遗传变异、免疫激活、神经递质失调以及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中关键脑区的功能及结构异常。随着神经影像学及光遗传学等先进技术的发展,对大脑动态发育过程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儿童青少年强迫症的病因机制也有了进一步的探索。文章就该领域最新研究进行综述,聚焦神经发育,从神经免疫、神经结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性疾病是一组炎症累及CNS的异质性疾病,多发生于既往健康的个体,其临床表现、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的遗传学改变复杂,治疗选择及预后各异,免疫治疗通常有助于控制病情。近十年来,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这类疾病的临床谱及相关的发病机制仍在不断认识当中,对这类疾病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早期诊断、开展靶向免疫治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临床结局。本文主要讨论原发于CNS的免疫性疾病。
目的探讨发热感染相关性癫痫综合征(FIRE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022年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FIRE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结果2例FIRES患儿均急性起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3~5d后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多种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生酮饮食治疗后,1例患儿恢复较好,另1例患儿因入院第27天在呼吸机辅助呼吸下仍抽搐频繁,家属签字放弃治疗出院。通过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2例患儿的临床特点与已报道的病例基本相同。结论FIRES常见于既往
目的探讨狼疮性脑病患儿的临床免疫表现及高危因素,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防治寻找依据。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94例,其中出现狼疮性脑病表现的19例患儿为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组,未出现狼疮性脑病表现的75例患儿为SLE组。比较两组患儿的疾病活动、免疫全套、淋巴细胞亚群、炎症因子及自身抗体水平。结果94例SLE患儿中,NPSLE的发生率为20.21%(19/94)。19例NPSLE患儿最常见的症状为头痛、癫痫发作和脑
重症肌无力(MG)主要是由细胞及体液免疫依赖、补体及细胞因子参与、多种抗体介导的引起神经肌肉接头(NMJ)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是儿童神经专科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在诊断及治疗上与成人MG有较大的区别,而目前临床仍缺乏针对儿童MG精准、高效的诊疗方案。近年来,随着MG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免疫病理环节中免疫网络紊乱及导致NMJ传递障碍的致病抗体的靶向诊疗成为当前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对儿童MG辅助检查、治疗方案选择的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单独与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F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理门诊就诊的108例SFD成人患者,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仅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接受帕罗西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共12周。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症状自查量表(SCL-90)、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SF-36)评估两组SFD患者的焦虑抑郁
目的基于四川南部地区人群探讨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对心源性脑栓塞(CE)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313例及同期单纯房颤(AF)患者34例、健康体检者3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分型将ACI患者分为四个亚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CE、小动脉闭塞型(SAO)、不确定分类型(UT)],比较各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同时比较CE组与单纯AF组、健康组血清N
目的探讨瓜子金皂苷己(PGSF)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新生大鼠心肌缺血(MI)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5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PGSF组(5、10、50mg/kg),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予以生理盐水处理;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ISO(85mg/kg,1次/d)建立MI模型,低、中、高剂量PGSF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5、10、50mg/kgPGSF预处理7d后再建立MI模型。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各组大鼠心功能;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目的探讨肝细粒棘球蚴感染坏死与IL-10、TNF-α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明确基因层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肝包虫病患者106例,将发生肝细粒棘球蚴感染所致坏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发生肝细粒棘球蚴感染所致坏死的作为对照组,每组各53例。抽取所有患者外周血,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L-10、TNF-α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IL-10(-592,-1082)、TNF-α(rsl800630)多态
目的探讨胡椒碱对1,2-二甲基肼(DMH)/右旋糖酐硫酸钠(DSS)诱导实验性结肠癌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及其具体机制。方法将36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胡椒碱组,每组12只。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和胡椒碱组通过DMH/DSS复合法建立实验性结肠癌模型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胡椒碱3.6mg/(kg·d)灌胃。观察肿瘤负荷和体积,HE染色法观察小鼠结肠的组织学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RAS/PI3K/AKT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体重增加值及cleavedP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