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痰湿证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u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20年6月在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及中医科治疗的80例感冒后咳嗽风寒痰湿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复方右美沙芬止咳糖浆治疗,观察组使用止嗽散加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咳嗽症状积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P<0.05);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咳嗽症状积分、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嗽散加味治疗感冒后咳嗽风寒痰湿证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宣肺疏风散寒、祛湿化痰止咳,对咳嗽的抑制效果好,且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眩晕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总结经验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中医院诊治的126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4周,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7%(57/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26%(43/63),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眩晕发作次数、总眩晕时间均明显减少,但观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5月聊城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风阳上扰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32/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属风阳上扰型者,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
苏凤哲教授认为甲状腺结节多因脾胃升降失常,水液运化失司,湿邪内停所致.一方面湿聚为痰,痰阻血瘀,痰瘀互结于甲状腺可形成本病;另一方面脾胃升降失常,影响肝之疏泄功能,肝郁化热,湿热凝结在甲状腺而成本病;此外,还有部分患者,脾虚湿重,进一步伤肾,脾肾两虚,湿邪弥漫,上泛而形成本病.治疗甲状腺结节,应抓住湿、热、痰、瘀的病理变化,以健脾除湿为基础,同时采用开郁散结、温脾补肾、化瘀消瘿、清热利湿等法,临床常可取得满意疗效,今总结如下.
目的:本研究着眼于癫痫病间歇期,根据辨证分型进行穴位埋线治疗,观察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丙戊酸钠负荷剂量,治疗组服用丙戊酸钠1/2负荷剂量,穴位埋线主穴:印堂、大椎、百会、内关、合谷、太冲、腰奇.根据中医整体辨证分型加减,观察疗效.结果:患者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46/48),对照组总有效率78.26%(36/46),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辨证分型进行穴位埋线治疗可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