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坪乡贫困党员情况调查报告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除党内贫困、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水浸坪乡由于连年受灾,再加上没有经济活源,党员中出现了一些弱势群体,尤其是这几年,水浸坪乡连续遭受水灾、旱灾等多种自然灾害,受灾党员达100多人,其中因灾返贫达56人,占党员总数的21%。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制约着"三农"问题的解决,为此,水浸坪乡把帮助这些党员脱贫致富作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谋思路、求发展,积极地解决农村党员的贫困问题。
   一、贫困党员的现状
   目前,水浸坪乡共有农村党员266名,其中贫困党员106名,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9%。近年来,水浸坪乡采取了诸多措施,努力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但部分农村党员的贫困问题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仍有许多党员处在温饱与贫困的反复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收入少或是没有经济来源,与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农村贫困党员由于年龄结构偏高、经济意识不强等原因,在发展经济,协调合理关系等方面与群众有明显差距,与党员的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农村贫困党员守旧意识浓厚,对市场经济和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差,速度慢,与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四是家庭负担重,长年有病,无人赡养。
   二、制约农村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
   制约农村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主要因素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由调查情况看,客观上,一是农业生产连续受灾,农村党员大多又单纯以种地为生,这就使处于温饱线上的党员急剧返贫;二是受疾病等非人为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家庭生活支出,使一部分党员返贫;三是缺少资金不能富,贫困党员的日常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支出,没有富余资金搞家庭副业,扩大再生产。主观上,一是思想僵化不敢富。农村贫困党员大多思想观念陈旧,缺乏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开拓精神,认为凭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如果去发展畜牧业、种植新品种,若出现风险将更加贫穷,因此不敢闯、不敢试,安于现状,陷入了"穷--怕穷--受穷"的恶性循环。二是不懂技术不会富。一些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党员,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不够,思想认识水平不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缺乏创新的精神和动力,加快发展没办法,对目前的农业适用技术不掌握,仍沿用传统的种植、养殖方法,使农业生产不增产、不增收。三是年龄偏大难致富。目前,农村贫困党员多数年龄偏大,使老党员的家庭生产、调整种植业结构等方面都受到了影响;同时,子女偏多,生活支出大,使这部分党员的收入难顶支出,生活贫困。四是驾驭市场的能力弱。受文化素质、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农村党员不掌握市场规律,囿于传统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产值难以提高。
  三、解决党员贫困的措施
  贫困党员是党员队伍的一个组成部分,解决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既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为此,水浸坪乡从摸清底数入手,把全乡贫困党员和没有劳动能力党员的现有经济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后,登记造册,认真加以解决。
  1、从解决贫困党员的当务之急入手,进行生活性扶助。贫困党员由于生活上的艰难,生活上自顾不暇,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形象,更影响了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因此,解决他们生活困难是当务之急,是让他们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一是开展"安居"活动。"安居"即"安心",贫困党员,大多在生活、生产、居住等方面存在困难,因此乡村两级党组织多方筹措资金,帮助这部分党员解决居住问题,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积极探索以乡镇部门为主的"结对子"帮扶活动,通过这样的帮扶,形成"组织帮党员、党员带群众","帮助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格局。二是开展生活救济。由于这部分党员的贫困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那些因年老体弱、天灾病业或由不可抗拒的突发性自然因素而导致一时贫困的党员,及时采取雪中送炭式的生活性扶助。
  2、从增强贫困党员造血功能入手,开展生产性扶助。生活的扶助,只能解决一时之需,只有进行生产性的扶助,增强造血功能,才是长久之计。一是"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坚持领导干部、部门联系村制度,广泛开展"1+1"扶贫帮困活动,帮助贫困党员寻找发展项目,制定增收计划。同时深入开展党员电教扶贫工程,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在农村的推广和运用,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对于那些有脱贫的愿望和信心,因缺少资金而无法起步的贫困党员,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性扶持。
  3、从加强科技培训入手,提高贫困党员科技致富的能力。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他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承担起致富带头人的任务,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科技培训,提高他们的致富技能。一是抓好科技培训。与科技局、农业局等部门联系,请技术员,开培训班,由专人负责。二是解决新问题。在培训工作中,结合农村生产实际,针对扶贫生产项目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使一部分贫困党员从中学到了市场经济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了致富的本领。三是提供技术服务。乡、村两级党组织及时了解贫困党员新上的发展项目,对他们不熟悉的生产技术,及时帮助他们聘请技术员,进行全程技术指导。
  4、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增强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对于那些由于思想僵化、观念落后和安于现状导致贫困的党员,光靠生产、技术和生活上的扶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更重要的还在于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摒弃不思进取的陈旧观念,启发他们增强自力更生、带头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致富达小康。一是灵活教育方式。通过支部"三会一课"、典型示范等多种方式,加强贫困党员的思想教育。同时,结合党员电教扶贫工程,教育引导他们经济上穷,思想上不能穷,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变自身状况。二是示范引导,解决部分农村党员"想干不会干"的问题。建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多方面的示范基地,坚持"立足示范办基地,办好基地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每年在全乡培育扶持2户以上有示范带动力的党员专业大户。在建立培训示范基地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到基地进行参观学习,把现场参观与亲身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为党员致富搞好示范引导。
  参考文献:
  [1]姚锐敏、汪青松:《乡村治理中的村级党组织领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王炳林:《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党的第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R]
  作者简介:匡后丽(1971-),女,湖南绥宁人,湖南省邵阳市疾控中心干部。
其他文献
期刊
总结2004年我国铁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取得的成绩;结合国务院对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和全国铁路工作会议精神,从我国铁路信息化的实际出发,提出2005年铁路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及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形成了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有效支撑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业已确立,这为民族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处中国西部、武陵山区的高职院校,其未来发展正迎来空前机遇.因此,学院必须把挑战转化为机遇,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主动适应需求变化,方能将学院建成武陵山区职业教育龙头、武陵山区现代职业教育中心、西部
期刊
期刊
学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根据自身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社会未来发展需要,在学习期间对学业及学业目标所进行的安排和规划。针对当前存在的学生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学习动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卡介苗(BCG)、乙肝疫苗(HepB)、脊灰疫苗(OPV)、百白破三联疫苗(DPT)及麻疹疫苗(MV)五种常规免疫疫苗(简称“五苗”)接种率监测现状,分析影响常规免疫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