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zr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学校实施教育的重要基石,但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却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学校以有效地途径和方法介入这一类学生的家庭教育,规范、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培养家长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履行职责,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保证其家庭教育对学生起到积极有效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家庭教育素质合作培训评价成长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实施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石。
  新课程实施以来,基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在我们所面对的部分学生中,其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却在逐步丧失,甚至是极大地阻遏着学校教育的有效实施,这些学生,便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这种情况在我们学校尤其突出,我所在的学校兰州民族中学是一所省会城市的民族中学,在初中学生中有37.02%来自于周边地州市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其中大部分为回、东乡等少数民族,可以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此,我校于2011年5月成立《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课题小组,拟将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纳入校本课程规划,而针对我校初中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较多的现状,我们对此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课题规范下深入探索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的途径和方法。在《基础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养成教育的课程化研究》课题调查问卷中,我们突出了对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和了解,同时对部分学生家庭进行家访,掌握了我校初中学生——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并从中归纳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首先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大多为租赁住房,居住稳定性差,学生转学较为频繁;其次,很多家庭基于经济条件限制,居住面积较小,难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对学生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还有就是许多家长工作劳动强度较大、时间不固定,很少再有精力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这些都使得其家庭教育有心无力,处于缺失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完全要靠自己。长此以往,一些孩子和家长及家庭教育之间产生了“距离”,甚至是爱的缺失,这种距离与缺失使孩子的成长易出现性格孤僻、不善沟通、缺乏自信、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极大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成果。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改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证分析,并作为初中学生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针对进我校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地域涉及面广、民族成分复杂等特点,建立家庭档案,采集相应信息,包括家长籍贯、民族、学历、工作性质、租住地址、居住面积、家庭成员等信息,对每个家庭编辑电子档案,建立班级、家庭相互了解的长效机制。然后分门别类,选择不同层次的家长成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以家长委员会作为沟通学校、家庭的桥梁,既可以让家长参与学生管理、加强家校合作,又可以让学校更加有效地了解家长的需求,保障家校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学校、班级、家庭的三维网络管理体系。
  二、立足于我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素质整体较低,分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开办家长学校,要求班主任结合家长会,每学期两次对家长实施家庭教育培训,学校和年级组每学期对家长开办一次讲座,就家长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同时展开家长联片帮扶机制,在班内按区域划分若干个家长小组,选聘家庭教育较好的家长担任小组长,以强带弱,加强小组内家长的相互沟通和辅导,并做好家长间家庭教育成果的展示。
  三、促进学生家庭教育,家校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家长及时知道学生在校的表现,班主任、任课教师对学生家庭学习的要求和评价反馈,同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要即使知道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因此,针对家长——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长工作忙、在家时间不确定等因素,要求各班借助电脑网络和校讯通,建立家长电脑(手机)联系网络,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将学生每天的学习状况告知家长,并收取学生家庭教育的相关信息。并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分阶段确立重点观察对象,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由于转学频繁、缺乏地域的归属感,加上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自我控制力不强,心理波动较大,因此在班里表现出适应力差,自我排斥性较强。如果一旦再出现家庭教育的空缺,就容易出现缺乏自信、性格孤僻、不善沟通、学习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力差等问题。为此,学校在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上,加强班级、学校文体活动,调动家长积极参与,搭建师生、生生、父(母)子之间沟通的平台,纾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同时,加大心理咨询工作,由心理教师定期开办心理辅导讲座、咨询会,对家长、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的相关心理辅导,并针对部分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心理波动较大的学生建立家庭心理辅导档案。
  五、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评价纳入其中,既要包括学生家庭学习的各项评价,还要结合家长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包括信息沟通)、参加家庭教育培训、实施家庭教育管理的情况,设置专门的考察项,来对每一个学生家庭教育状况进行等级评价,并将评估成绩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硬性指标中,以此来及时掌握其家庭教育的状况,并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重视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总之,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身心发展的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因为其家庭特殊性和局限性,很难由家长自身独立完成,因此学校积极主动地介入学生的家庭教育,规范、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培养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方法,帮助家长履行职责,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化组合,使我们每一位作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环境,尽可能接受最优化的家庭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情感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学生精神生活的主宰,是学生学好思想政治的催化剂,不容忽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应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思想政治效率,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就是情感教学最根本的内涵。下面我就情感教学的必要性、情感教学的作用、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普遍存在教了知识却没有形成适当的能力以及课堂教学不能做到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的问题。这一状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课堂教学设计缺乏科学性。由于缺乏现代知识分类学方面的知识与技术的指导造成了教学设计的先天性不足。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策略    本文根据f12dsfdK:JFD:L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将高中政治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并对其教学策略的优化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课本进行教学,这样长期以来,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枯燥,理论性较强,对初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学习信心不足。那么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使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得更有效呢?笔者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有效教学问题。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精致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上好课,首
目的:爱迪注射液是由贵州益百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从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中药中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精制提取而成的静脉注射液.该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检测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
目的:  通过临床对照观察金水宝胶囊对证属脾肾阳虚型的桥本氏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观察服用金水宝胶囊对甲状腺相关抗体的降低水平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探索一条针对桥本甲
【摘要】思品教学利用身边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适时构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教与学的转变,实现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以达到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一、故事引入,产生动机。二、情境模拟与角色扮演。三、创设真实情境,启发学生自悟。四、注重情感熏陶,优化行为习惯的养成。五、联系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动”起来。  【关键词】产生动机模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调任通督针刺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疗效,为该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推广及进一步大样本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特别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这为我国当前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当今时代需要大量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才,教育要能大量培养这种新型人才,就要改革我们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现有的各种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高中政治教学肩负着培养高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对于培养高素质具有政治素养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日常的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高中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出发,积极探讨高中政治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及建议,并作以阐述。以期能对高中政治教学及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