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是高中的主修科目, 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延伸, 重在帮助学生打好英语基础, 为升入大学做准备。为此, 笔者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设计几个方面剖析本教材, 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是我校五年一贯制基础段的公共必修课。高中英语课程是师范院校的一门主要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 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为他们今后升入大专、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作为师范生, 掌握基本功是成为教师的基本条件。针对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 此课程定位于基础性、整体性和师范性。1.基础性。英语课是基础课程, 一年级的英语课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课程教学不应“求深求透”, 而应偏向“应知应会”。2.整体性。英语课侧重于英语素质教育, 应注重英语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 而非注重它专业性功能。3.师范性。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安排相应教学内容, 如趣味阅读、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等。
二、课程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师范英语学习的基础段, 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 形成具有师范院校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必修二这本书里,知识目标是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基本句型结构和行文结构以及定语从句和被动语态。能力目标则是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并能够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来分析课文。对于师范学生来说, 素质目标是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树立师范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及课程设计
本教材是基础性教学中的必修课程, 配套教材有练习册和绿色通道。本教材共分5个单元9个部分, 68个课时。其中实践课时6个。每个单元都分了9个部分, 分别是Warming2up,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Learning2 about2 Language,Using2 Language, Summing2 Up, Learning2 Tip, Reading2for2Fun。整本书又分成了两大模块: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分为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三个部分。语言技能分为听说读写的技能, 四种技能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上, 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的原则, 这五个单元虽主题不同, 但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 比如说第一单元主要是由Cultural2Relics 这一话题引论, 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2.综合能力迁移训练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技能, 课程采用双线教学, 以2 个真实项目为载体贯穿网页制作知识和技能的讲解: A 项目是实施课堂训练项目, 以网上商城网站开发为例, 它是一个综合的贯穿项目, 按照真实网站开发的过程又分成多个子项目, 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网页设计与制作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B 项目是实施技能训练项目, 以精品课网站开发为例, 由学生小组开发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制作技能, 与网上商城开发过程同步,每个组员都要完成整个项目, 未完成的任务在课后完成。该项目的实施可采用综合能力迁移训练模式, 将在A 项目完成过程中掌握的知识迁移过来, 目的是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技能及职业素质。
五、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考核, 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核过程中将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现场操作、制作作品相结合; 教师、学生、专家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成绩包含平时考核成绩和技能强化训练项目考核成绩两部分。
六、教学反思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 学生积极参与到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课程中来, 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职业技能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在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仍有待思考:
1.如何更好解决学习内容多而授课时数少的矛盾;
2.如何能在遵循网页制作规范设计理念基础上熏陶学生的审美观;
3.能否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设计成更利于学生接受的学习情境;
4.如何避免出现学生完成的网站效果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发的对于文化遗址相关词汇和句式的练习。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词汇的累积和基本行文结构的掌握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所以本单元的重点是相关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征求别人的意见, 而难点就是Reading 中所呈现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定语从句在必修一中已经有所涉及。在必修二中是对这个语法点的拓展和延伸。本单元是本书的第一个单元。相对来说阅读部分比较简单, 但在语法上起着对必修一的承接作用。所以我计划用15 个课时来完成本单元。把本单元分成三个部分: 听说部分: 热身(Warming-up)、读前(Pre-reading); 阅读部分: 阅读(Reading)、理解(Comprehending);技能训练: 语言学习(Learning9 about-Language)、语言运用(Using-Language)。听说部分主要采用讨论法例如:Do9 you9 know9what9 a9 cultural9 relic9 is? 导入新课。而阅读部分则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利用Comprehending 中的练习来完成阅读任务。技能训练占的课时相对会多一点, 在复习了必修一语法点的同时, 引入本单元的延伸语法—非限定定语从句, 并和必修一中所学的定语从句相比较。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The9Olympic9Games, 重点是有关话题的词汇和重点语言结构, 让学生通过学习, 自己发现并感悟相关的语言规律, 培养语感。这个单元的主题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 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要求他们收集有关The9Beijing9Olympic9Games 的内容并加以分析讨论。本课语法点较为简单, 我计划用12 个课时。第三单元的特色是Computer 用第一人称表述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随着单元的渐进, 学生对于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有了进步。这个单元计划用12 个课时。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描述一件事, 主要采用探究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根据课文的整体结构和句式,要求学生描述一件事以及开展一个主题活动——计算机优劣辩论大赛。第四单元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Wildlife9Protection, 在这个主题下要求学生能够针对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的现状用英语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目的,并掌握英文书信的基本格式。本单元的故事性较强, 主要采用Roleplay(角色扮演) 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完成本课的重点, 而在语言运用(Using9Language) 这个部分我会运用情景教学法; 适当的介绍一些小学教学的特色, 请学生当老师来讲解课文。最后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给那些危害动植物的人写一封信。这个单元在词汇和句式上比较简单, 用11 个课时。这三个单元的难点都涉及同一个语法点——被动语态。这是一个与中文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的语法点。学生很容易把它和中文的表达方式相混淆导致语法结构的错误。对于这三个单元的难点—被动语态,主要采用的是练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这个语法点相对简单, 但是必须要在了解时态的基础上才能学好被动语态。所以会在复习的基础上讲授这个语法点并辅以较多的练习加以巩固。
第五单元的重点是围绕Music 进行相关拓展, 了解各种各样音乐形式, 正确认识音乐的作用, 并通过讨论乐队和明星的生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用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与短语和相关句式, 表达自己的喜好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音乐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那么讨论法就是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方法了。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形式, 表达自己的喜好。而本单元的难点是“介词 which/whom” 引导的定语从句。本单元需要对定语从句这整个语法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为下一步学习其他的从句打下基础。
在课程的设计理念上, 注重教学过程, 突出生成性、实践性、开放性。着力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 既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 更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我的教学思路是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 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整合教学内容, 并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听说部分以基础为主, 拓宽学生视野为辅; 重难点部分采取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原则。
在评价考核方式上, 注重过程与结果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的评价既有对平时成绩的考核记录, 又有期终考试的卷面考试; 本课程成绩计算公式为: 学期成绩= 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和阶段性口试等。学生必须完成平时作业, 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等环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可依据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各类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综合评价。
一、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是我校五年一贯制基础段的公共必修课。高中英语课程是师范院校的一门主要课程。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自然延伸, 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要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 为他们今后升入大专、就业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作为师范生, 掌握基本功是成为教师的基本条件。针对师范院校学生的特点, 此课程定位于基础性、整体性和师范性。1.基础性。英语课是基础课程, 一年级的英语课更是“基础中的基础”, 课程教学不应“求深求透”, 而应偏向“应知应会”。2.整体性。英语课侧重于英语素质教育, 应注重英语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 而非注重它专业性功能。3.师范性。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对小学教师的要求, 安排相应教学内容, 如趣味阅读、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等。
二、课程目标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师范英语学习的基础段, 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 形成具有师范院校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必修二这本书里,知识目标是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基本句型结构和行文结构以及定语从句和被动语态。能力目标则是培养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 使学生能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并能够运用相关的教学方法来分析课文。对于师范学生来说, 素质目标是要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树立师范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内容及课程设计
本教材是基础性教学中的必修课程, 配套教材有练习册和绿色通道。本教材共分5个单元9个部分, 68个课时。其中实践课时6个。每个单元都分了9个部分, 分别是Warming2up,Pre-read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Learning2 about2 Language,Using2 Language, Summing2 Up, Learning2 Tip, Reading2for2Fun。整本书又分成了两大模块: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分为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三个部分。语言技能分为听说读写的技能, 四种技能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上, 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的原则, 这五个单元虽主题不同, 但他们是相互联系的。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 比如说第一单元主要是由Cultural2Relics 这一话题引论, 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2.综合能力迁移训练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技能, 课程采用双线教学, 以2 个真实项目为载体贯穿网页制作知识和技能的讲解: A 项目是实施课堂训练项目, 以网上商城网站开发为例, 它是一个综合的贯穿项目, 按照真实网站开发的过程又分成多个子项目, 主要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网页设计与制作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B 项目是实施技能训练项目, 以精品课网站开发为例, 由学生小组开发项目,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制作技能, 与网上商城开发过程同步,每个组员都要完成整个项目, 未完成的任务在课后完成。该项目的实施可采用综合能力迁移训练模式, 将在A 项目完成过程中掌握的知识迁移过来, 目的是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技能及职业素质。
五、考核方案设计
本课程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进行考核, 能够更加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核过程中将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现场操作、制作作品相结合; 教师、学生、专家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程考核成绩包含平时考核成绩和技能强化训练项目考核成绩两部分。
六、教学反思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 学生积极参与到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课程中来, 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职业技能比赛中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但在教学中的很多问题仍有待思考:
1.如何更好解决学习内容多而授课时数少的矛盾;
2.如何能在遵循网页制作规范设计理念基础上熏陶学生的审美观;
3.能否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设计成更利于学生接受的学习情境;
4.如何避免出现学生完成的网站效果千篇一律的现象。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完善,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发的对于文化遗址相关词汇和句式的练习。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词汇的累积和基本行文结构的掌握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所以本单元的重点是相关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以及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征求别人的意见, 而难点就是Reading 中所呈现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区别。定语从句在必修一中已经有所涉及。在必修二中是对这个语法点的拓展和延伸。本单元是本书的第一个单元。相对来说阅读部分比较简单, 但在语法上起着对必修一的承接作用。所以我计划用15 个课时来完成本单元。把本单元分成三个部分: 听说部分: 热身(Warming-up)、读前(Pre-reading); 阅读部分: 阅读(Reading)、理解(Comprehending);技能训练: 语言学习(Learning9 about-Language)、语言运用(Using-Language)。听说部分主要采用讨论法例如:Do9 you9 know9what9 a9 cultural9 relic9 is? 导入新课。而阅读部分则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利用Comprehending 中的练习来完成阅读任务。技能训练占的课时相对会多一点, 在复习了必修一语法点的同时, 引入本单元的延伸语法—非限定定语从句, 并和必修一中所学的定语从句相比较。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The9Olympic9Games, 重点是有关话题的词汇和重点语言结构, 让学生通过学习, 自己发现并感悟相关的语言规律, 培养语感。这个单元的主题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 主要采用任务型教学方法, 要求他们收集有关The9Beijing9Olympic9Games 的内容并加以分析讨论。本课语法点较为简单, 我计划用12 个课时。第三单元的特色是Computer 用第一人称表述了自己的发展历程; 随着单元的渐进, 学生对于词汇和句式的掌握有了进步。这个单元计划用12 个课时。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学会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描述一件事, 主要采用探究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根据课文的整体结构和句式,要求学生描述一件事以及开展一个主题活动——计算机优劣辩论大赛。第四单元是一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Wildlife9Protection, 在这个主题下要求学生能够针对现在地球上动植物的现状用英语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目的,并掌握英文书信的基本格式。本单元的故事性较强, 主要采用Roleplay(角色扮演) 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完成本课的重点, 而在语言运用(Using9Language) 这个部分我会运用情景教学法; 适当的介绍一些小学教学的特色, 请学生当老师来讲解课文。最后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给那些危害动植物的人写一封信。这个单元在词汇和句式上比较简单, 用11 个课时。这三个单元的难点都涉及同一个语法点——被动语态。这是一个与中文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的语法点。学生很容易把它和中文的表达方式相混淆导致语法结构的错误。对于这三个单元的难点—被动语态,主要采用的是练习法和讲授法相结合。这个语法点相对简单, 但是必须要在了解时态的基础上才能学好被动语态。所以会在复习的基础上讲授这个语法点并辅以较多的练习加以巩固。
第五单元的重点是围绕Music 进行相关拓展, 了解各种各样音乐形式, 正确认识音乐的作用, 并通过讨论乐队和明星的生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用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与短语和相关句式, 表达自己的喜好也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音乐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那么讨论法就是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方法了。在讨论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形式, 表达自己的喜好。而本单元的难点是“介词 which/whom” 引导的定语从句。本单元需要对定语从句这整个语法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为下一步学习其他的从句打下基础。
在课程的设计理念上, 注重教学过程, 突出生成性、实践性、开放性。着力强调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的感悟与体验, 既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 更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我的教学思路是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型教学 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整合教学内容, 并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听说部分以基础为主, 拓宽学生视野为辅; 重难点部分采取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原则。
在评价考核方式上, 注重过程与结果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知识目标和能力的评价既有对平时成绩的考核记录, 又有期终考试的卷面考试; 本课程成绩计算公式为: 学期成绩= 平时成绩×30% 期末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和阶段性口试等。学生必须完成平时作业, 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等环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可依据学生在课堂中参与各类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表现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