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的导入设计方案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jianghao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通常把教师比作航海路上的指向灯,教师是学问的引路者,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和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课堂,其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前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经验来自于自身,同时也来源于对其他方式的借鉴,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个好的导入方案,有着“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显著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的导入方法,更要在导入方式上积累经验丰富的经验.文章针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实践,我们举例说明.
  一、风趣的语言导入法
  所谓风趣的语言导入法,也就是用有趣幽默的语言进行开场白,可以说,风趣的语言可以贯穿整堂课的时间.心理学上表明学生对有风趣语言的问题会听得非常认真.因此,数学教师同样可以根据趣闻、趣事来导入新课,趣味导入充分发挥了语言的魅力,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使教师保持严肃不可亲近的形象站在三尺讲台上,风趣的语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俗话说,轻松愉悦的心情,做什么事情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能够让学生在笑声中进入学习状态,教师教学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例如:关注实时的热点话题,在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数学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偏偏就没有诺贝尔数学奖?学生都会很好奇想知道原因,特别是对于爱好学习数学的来说.学生大概会给出十万个为什么那么多答案的猜测.最后,教师回答据野史记载,当年诺贝尔追一个数学系的女生却被果断拒绝之后,从此数学奖项就被诺贝尔给抛弃了……我相信,这样的答案,一定会让学生哄然大笑.诸如更多趣事的引用,一定会起到活跃课堂的效果.
  二、类比推理导入法
  类比法,就是用以此类推的方法,它是在已有知识点的基础上类比得来的.类比法不仅能温故,还能知新.高中数学教材里的知识点,应用类比导入新课内容的较多,随着新课标的改革,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就更为紧密,为类比提供了的潜在的条件.类比导入的特点就是利用已经掌握了的知识,推测接下来要学习的新知识.
  例如:根据等式的性质类比推出不等式的性质.当等式为a=ba+c=b+c时,由此可推出不等式a>ba+c>b+c或当等式为a=bac=bc,可推出不等式a>bac>bc,其中c≥0.诸多相似的推断就可以得出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a>bbb,b>ca>c(传递性).那么不等式的运算也在其中:(1)a>b,c>da+c>b+d;(2)a>b>0,c>d>0ac>bd;(3)a>b>0an>bn,(n∈N,n>1),等等.类比推理有着顺水推舟的原理,运用起来相对简单、易懂.学生可以养成推理的习惯,举一反三地运用,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三、提问法
  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是学生的职责,因此,教师可以用一个小小的问题,来考验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入新知识的学习.每一名学生都有好胜的心理,大家都希望在其他同学之前回答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答案,得到老师的夸奖.提问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快速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反应能力.
  例如:对“圆”这一章节进行讲解时,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指出生活中圆存在什么地方,哪些生活用品有利用的圆.这时学生就会进入思考,七嘴八舌得到很多答案:生日蛋糕、盘子、车轮、象棋、硬币、光盘、纽扣、圆桌等等.教师最后根据学生的答案组织总结性的语言,生活中处处都是“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本中的“圆”.由生活中的现象进入课本中的学习,这样的提问法,一点也不会唐突,它加强了学生对数学在生活中运用的认识.
  四、动手操作法
  动手操作法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刺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自己操作中,增强课堂的自主学习气氛,让整个课堂真正意义上成为学问探究园地,而学生就是这些问题的探究者.动手操作,不仅能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能力,还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课前运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就能让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一味地去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数学学科的学习,离不开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它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更多的知识奥秘.
  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y=ax的时候,教师可以从“对折”纸张这种简单的活动开始,让学生对一张薄薄的纸片动手对折,然后在数轴上画出图形的走向,不久学生就会发现,对折不多的次数,纸张的厚度就会大幅度地增长,对比观察其在数轴上的变化.学生发现规律之后,教师可以给出更多的条件,当x<0时,图形又是怎样的走向趋势,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得出的结论作出总结性的话语,随之详细解析指数函数性质.动手操作的方法,可以在诸多知识点里面运用.
  五、激将鼓励法
  激将鼓励法,是绝大多数教师喜欢采用的方法,其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对该科目的学习.这个方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没有哪名学生不喜欢夸奖和赞扬.教师可以这样说,某某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又获得了什么数学奖项,这不仅夸了得奖者,还激励了更多的学生来学习数学学科,激励学生的斗志.激将鼓励法,也特别适用于在做练习题的课堂上.
  高中数学的导入方法非常多,比如探讨法导入、谜语导入、背景导入等多种方式,有的课程还需要教师采取综合性多种方法结合运用的导入手段.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习惯来寻求最好的授课方式,让数学摆脱枯燥无味的尴尬境地,学生在数学科目上的学习随之会更上一层楼,为将来研究数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针对500k V变电站(换流站)备用电源电压互感器多次发生故障,甚至引起电压互感器烧毁的事故。通过对八个变电站备用电源进线电压互感器的多次故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分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高压保险异常熔断原因;提出综合治理措施方案,实际运行表明,对于铁磁谐振等原因引起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故障,抑制效果非常有效。
介绍了第4代移动通信产生的背景、技术要求和特点,重点探讨了4G中的关键技术OFDM、MIMO、智能天线、软件无线电、全IP技术,最后展望了4G的发展。
学生学习并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老师也不是传输知识的机器. 因为人的头脑不是一个须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须被点燃的火把. 帮助学生把他们潜在的创新的“火把”点燃起来,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精神,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本文就如何运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谈谈自己的观点与体会.  一、重视内在诱导,引发创新意识  “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你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
回顾了河北旭阳教化有限公司脱硫工序开工以来的运行情况,并对系统改造进行了总结,对HPF脱硫进行了评述,并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摘要】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加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学习  有效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对学习内容进行主动加工,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获得自身发展的过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教学的根本任务.为此,本文从学生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