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平村发展的经验和设想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yigyaoatc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阳平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为中部地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值得总结。基本经验
  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模式。北阳平村结合本地实际,通过围绕本地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高起点、规模大、带动力强的企业,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大力发展商贸工业经济等手段,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比如建立工贸一条街等。
  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北阳平村的“两委”班子想干事、能干事,特别是有包有民这样一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出来的实干家的带领,千方百计的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抓准了农村发展的要害。
  统筹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北阳平村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农村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搞通讯站、垃圾站、教育办学等,较好地统筹了农村社会发展。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新农村的经营要靠农民,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更离不开农民。北阳平村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如派宣讲团、印制宣传资料等,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班长带班子、班子领群众的示范带头作用。北阳平村之所以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发展,离不开包有民敢于奉献的牺牲精神,离不开“两委”班子的带头作用,正是因为村干部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全体村民人心齐、干劲足,促进了建设。
  
  未来设想
  划分阶段,细致规划。目前,北阳平村庄建设与发展虽然有了初步规划,但不细致、不完善。比如生活设施不配套,小区内部功能布局不完善等。应对未来5到10年的发展规划要划分阶段,切实可行,通过细致规划,使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确保各项建设工程有序发展。
  充分挖掘包有民无私精神的文化内涵,使其同乡村社会精神能有效结合,形成一种敢想敢干、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乡村文化。包有民把1000万余元的资产捐赠给村集体,这种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如何把这种精神变成一种文化,从而深刻影响村民,影响整个乡村社会,仍需要进一步挖掘。
  组建人才队伍,引进人才。北阳平村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如何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走专业化的道路。因此需要引进人才。(作者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其他文献
特约嘉宾  张蕴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研究学部主任、亚太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沈世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张学刚: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亚非研究所副研究员    ■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地区的影响和作用凸显,从而使得我国参与地区合作的影响力增强,在许多方面,对东亚地区的合作发展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不同看法,不必一听到“中国威胁
办案质量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检察机关办案过程,最关键环节有两个,一个是侦查监督环节,好比是“原料的进口”,一个是审查公诉环节,好比是“成品的出口”,如果质检不过硬,就会出错案,出“残次品”。    严把“进口”    侦查监督是法律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侦查监督工作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做到贯彻“双重”方针与区别对待、少捕慎捕政策的一致性。审查逮捕是侦查监督的
网格目的是为了实现地理上分布的异构资源和服务的共享.资源的分配、应用开发和模型使用是网格环境中的关键问题和复杂的任务.利用具有一定自主推理、自主决策能力的Agent以
中国模式对世界各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是客观的,也是积极的,是中国对世界发展的贡献。各国如何借鉴中国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最重要的不是看中国怎么做,而是破除世界发展单一道路的迷信,积极依照独特的国情探索自身的发展道路    当代中国是一个处在转型时期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与此相对应,中国模式是快速发展的模式,是有效转型的模式,是大国崛起的模式,是社会主义的模式。中国模式作为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从
【摘要】文章在给出公司治理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途径。  【关键词】公司;家族企业;治理结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777(2006)04-0    【收稿日期】2006-02-10  【作者简介】高煦照(1963- ),男,新乡市委党校副教授,经济学硕士。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这次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以往的政策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原来讲“三农”问题,“三农”工作,都是从外部观察农村的时候提出来的;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自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四大任务,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从中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