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ium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结肠癌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40例MSCT诊断为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SCT检查资料.结果 40例MSCT诊断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中,完全性肠梗阻17例,不完全性肠梗阻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39例为结肠癌性肠梗阻,1例证实为肠多发息肉所致套叠性肠梗阻,梗阻原因定性准确率为97.5%(39/40),肠梗阻诊断准确率为100.0%(40/40);梗阻部位:升结肠14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曲2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12例,横结肠与升结肠复合病变1例,结肠及小肠多发病变1例,MSCT对病变部位诊断准确率为100.0%(40/40).结论 MSCT对结肠癌性肠梗阻在确定梗阻存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应用国产R-2000B射频消融器对112例包含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阶梯式升温法进行多靶点射频热凝术治疗,通过对比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疗效等级结果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 术前VAS评分(7.60±1.12)分,术后3 d(3.10±1.05)分,术后6个月(2.90±0.92)
目的 研究Gli1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测定6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及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Gli1蛋白和VEGF-C的表达,同时分别用单克隆抗体CD34和D2-40标记各病理标本中的新生微血管和微淋巴管,计算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方法 将6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先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然后给予CIK回输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及CD16+ CD56+分别由0.6374±
目的 探讨肺韦格纳肉芽肿的胸部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韦格纳肉芽肿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容积CT行胸部平扫加增强扫描,分析病变的CT征象.结果 18例肺韦格纳肉芽肿患者病理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伴有炎细胞浸润的坏死性肉芽肿、多核巨细胞、肺内小血管炎、肺实质坏死、肺泡出血、微脓肿等.胸部CT主要表现为肺部多发结节7例,多发肿块4例,空洞形成10例
目的 观察包皮环切术对早泄伴包皮过长的治疗效果.方法 183例早泄伴包皮过长患者接受包皮环切术,记录手术前后患者性自信评分、患者及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和射精潜伏期时间.结果 随访3个月,56例患者成功随访,56例患者包皮环切术后性自信评分、患者及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射精潜伏期时间分别为(15.69 ± 6.28)分、(5.23±1.03)分、(5.03±1.21)分、(5.78±1.63) 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