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溶液缩聚分别合成端胺基的聚酰胺和端异氰酸根的聚醚,再将两者按不同配比制备含砜聚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藉FT-IR、DSC、^1H-NMR等测试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两相间的相
【机 构】
: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超细粉末工程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7168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溶液缩聚分别合成端胺基的聚酰胺和端异氰酸根的聚醚,再将两者按不同配比制备含砜聚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藉FT-IR、DSC、^1H-NMR等测试手段进行结构表征并分析两相间的相容程度,证明由于酰胺基团和脲基团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耐热性能,而聚醚基团则赋予聚合物良好的延展性,同时随着软段和硬段含量的提高,软硬段间相分离程度提高,相应地提高了聚合物的耐溶剂性能.
其他文献
以聚丙烯酰胺(PAM)微球为栽体,丝氨酰-天冬氨酰-谷氨酸(SDE)三肽为配体,通过两种方法将配体偶联到栽体上制成吸附剂。采用体外静态吸附法检测吸附剂的吸附效果,考察SDE三肽仿生吸附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化工过程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定义化工过程的诊断本体论和功能一行为本体论,系统在提高诊断系统性能的同时,能够显著降低整个系统构造的复杂
针对不确定条件下流水车间调度问题(Flow shop scheduling),研究了含有随机参数和灰色参数的混合机会约束规划模型的建立及求解方法.提出了灰色模拟的概念和方法,为含有灰色参
以海藻酸钙/壳聚糖微球为载体、用戊二醛共价交联固定于微球表面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合成水溶性导电聚苯胺.考察了酶的固定化效果、负载率、比活力、贮存稳定性及酶促聚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双酚A(BPA)的规律、吸附特性和吸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吸附速度快,1h达到平衡。吸附符合弗兰德利希公式,吸附常数K-191mg/g,1/n=0.239。吸附容量大,且受被吸附质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