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测度及其驱动因素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ky4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能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将经济、社会福利等期望产出与生态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纳入能源生态效率测度框架,运用基于Shephard能源距离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从区域研究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演变趋势,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全国能源生态效率均值为0.5839,整体水平偏低,且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水平呈现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的发展态势.南部、东部和北部等沿海经济区能源生态效率均值分别为0.6941、0.6213
其他文献
在兼氧条件下,利用厨余垃圾厌氧发酵液调节反硝化系统的碳氮比(COD/TN,C/N),并考察了其脱氮性能.结果表明,不同C/N条件下,反应系统均未出现有机物的积累,但高C/N条件下的亚硝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便是热爱生命的人”。由此可见,生命教育对学生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及时渗透生命教育思想,让学生成长为一个懂得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体恤生命的人,这样的教育才真正有意义、有价值。   一、品读文本语言,熏陶生命气息   生命教育,从其实质而言,就是追求真善美的教育,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正能量,让学生重视生
课堂预设,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上课前的课堂备课,做好上课前充分准备,具体而言就是要备好教材所要讲解的重点内容和上课教授方法,清晰“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课堂生成,则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生面对课堂不同教学方式的反应和实际变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就要做好课堂预设的充分准备,时刻关注小学生上课动态,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一、課堂中如何做好
课堂就如一片广阔无际的大海,学生就如大海上航行的船只,而思维就是船只前行的动力。那么教师如何推动学生鼓起思维的风帆、荡起思维的双桨、用思维的浪潮推动学生向前航行,进而带领学生领略大海的美妙?笔者尝试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任务驱动、设问灵动、情境思辨”拉响语文课堂“思维”的汽笛,让学生的思维在语文课堂真正发生,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让学生在语文世界的大海尽情驰
最近几年,特别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出以来,情境教学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频词汇。《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一期中曾发表过《创设情境,让课堂亮点纷呈——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