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棚的最初含义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目前人类可以勘查到的史前先民文化遗址上,仍有大面积的巨石文化遗存,分布范围也十分广泛。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巨石崇拜遗迹。此处所规定的巨石文化,特指人类由“新石器时期转入青铜时期”这一个历史阶段。各个地方人类的文化进步并不是同步的,所以在时间概念上,就缺乏一致性,不同地域里,巨石文化之间会相距数千年的时间。
  审视先民的巨石文化现象,都带有十分强烈的表现意念,粗略说来其本质无外乎反映史前先民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并达到他们认可的与天地神明沟通的目的。对巨石的“安排”是他们认定的一个现实,用此“对巨大事物的征服”来显示当时的人类不同于其他物种。
  巨石建造的发展是伴随着史前先民的原始宗教观念的发生而出现的。在此之前旧石器时代人类的巫术观念,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繁殖力的渴求和面对死亡的畏缩,另外反映为对自然力的恐惧,唤起内心中与生俱来的虔诚心态,这就是宗教感情的丰厚基础。而巨石时代人类的宗教精神则表现出对生命永恒的祈求,体现为对死亡现象的超越,向神表明恭顺敬服的仪式,其中就包含有强烈的娱神功能。正是通过这种强烈的超自然的生命意识的膜拜,史前先民的巨石建造因而确立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不同形式的巨石建造所营造和渲染出的各种空间及构成的艺术氛围,使之具有了一种超越自然,赋予生命永恒的感觉。他们以超越自身能力的巨大热情,切割、搬运、打磨、垒砌石块,这是人对宇宙世界认识上的自觉行为,尽管它和宗教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为精神观念的极端形式。这种把人内心积蓄的巨大能量物化的行为,具有精心动魄的感染力,形成了后人所称之的“伟大的艺术风格”。后人的这种认识,或者说被先民的强悍精神所召唤,或者说被来自自然精神的鼓动而形成的崇高感受。
  对现代艺术中各种形式的表现主义(此处泛指不以客观再现现实的浮光掠影者)的深层研究,都可能发现这样一种共同的现象,在艺术家的内心中,往往把自己夸大为世界的创造者,用夸张的描绘使人的精神有所依附,以期建立强大的“自我”来抵消外部世界的压力。这或许并不是因为某个艺术家的自负,而是来自此类人群敏感而脆弱的内心感受。许多艺术家常表现得自命不凡,就个体而言,这恐怕是潜意识状况下人的一种自我调节,避免孤立的自我精神淹没崩溃于现实的自我调试,这是可以从心理学上找到充分依据的。
  史前先民在探究心灵表达时,无意踏进了表现主义的行为模式也未尝不知,但是他们表达的精神更加深厚,建造起的“艺术体系”更加难以被毁坏。将“现代艺术作品”与“巨石作品”相互交叉认知,对那个遥远的巨石文化时代的了解,对现代艺术本质的体验,或许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结果。
  以石棚而言,它是对建筑在地面之上、以数块较小石块支撑起巨大顶石的建筑形式的统称。石棚在全世界分布很广欧洲的丹麦、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非洲的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亚洲的叙利亚、土耳其、印度、缅甸、越南、日本、朝鲜以及中国都有大量发现。中国的石棚集中在从东北到西南走向上,其它地方也有零星分布。尽管石棚建筑样式各有不同,形式大小不一,但其基本特征是一致的,就是用小块石头支起巨大的石块。最早的石棚做工粗糙,仅用三块原石支起另一块巨大的原石,到了青铜时期,做工逐渐变得精良,许多石棚是由巨大的原石磨制成形制尺寸规范的石板,覆盖在形制规范的较小的三面石壁之上,形成更为规范的石室……以此足见石棚在人类建造史上的广泛分布和其历史沿革的久远。石棚的大量遗存,应该说反映着人类巨石时期普遍的文化心理状态。
  有关石棚建造的最初含义早已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了。中国东北民间就流传着“姑嫂修石升天”和三位仙女为比试法术而修石棚的神话。其实世界各地对石棚都有各种各样的揣测,创造了完全不同的神话与传说。朝鲜半岛流传着天上的巨神把石桌移到人间的神话,德国人把它称为“巨人的墓”,比利时人把它称为“恶魔的石头”,葡萄牙人把它称为“摩尔人的家”,法国人称它为“神灵的家”或“商人的桌子”,而英国爱尔兰人称之为“迪尔梅德与格兰雅的婚床”,说是一对私奔的男女曾经匆匆搭起的床……将种种的说法联系到一起分析,就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指向,即:后来的人们已经完全不知道史前先民建造这样石头建筑的真正原因了。考察在如此大的范围里都有巨石建造的石棚遗迹存在,其中所蕴合的主要功能,我个人认为是以祭祀为主,因为它直接与先民的生存状态与精神状态相关,这两点是人类文化形式面貌的主要支点。
  认定石棚是“开启巨石时代”的典型形式,也是鉴于它在如此大的地域范围里有遗存这个事实。如果说巨石时代的建筑是目前人类祖先的遗留物,就应该确信一个事实,当时的人们也是费了巨大的精力才完成了这些浩繁的建造工程的,因为这些工程是现代人在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情况下,也不是很容易解决的事。所以问题就来了,有什么样的生存难题在困扰着史前先民?又有什么样的精神问题使氏族祭司们焦虑?这里关乎到了人类起源的文化问题,我们不同于昆虫、植物与动物,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
  人类在初始阶段,是不会想到这一类深奥问题的,他们为果腹而忙碌,与其它动物的行为没有太大的区别。人类在进步之后很长一个时间段里,因为氏族结构的原因,如生殖繁衍依然是困扰氏族人群的主要难题,也不会积聚起这样大的力量来建造巨型的石棚。只有到了氏族人群繁衍具有了一定规模,生存经验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人们的生活出现异常状态时,人才会产生独立性的思考:我们来自哪里?我们是谁?史前先民是否想通过不一样的手段,比如“将巨石搬离它们原有的位置,放到高架的石头上”来向自然示威,来显示自身的存在,来凝聚人心,来谋得更多利益……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现代人的生存命题,有可能—万年前的史前先民已经被这个看似现代的问题所困扰了。如果说远古先民认定自己的氏族部落是太阳的子孙,不断升起的太阳就赋予了了他们巨大的力量。
  随着人类文化在不同地域中的演化发展,石棚的精神内涵也在不断被丰富。人类对超能力的崇拜使精神延伸进更为广泛的巫术领域,极有可能最初就是移动巨石这个极为单纯的行为。另外,对巨石的移动也凝聚了人群的向心力,人类在有记载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曾因精神与存在的困扰,无数次地发生过十分严重的问题,以至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危机,因而倾其所有,建造恢宏的神殿,开掘伟大的洞窟……史前先民很可能用建造巨石建筑的行为,化解氏族人群内部的精神问题。这本身即是一个费尽心机的过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转化问题,也显示了先民们的非凡能力。同时也为人们找到了人的从属关系,“他”不同于这个世界上一般的动物,他们是更加神圣的主宰世界的太阳的子孙。
其他文献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尤其是受过正规文学教育的人——来说,比喻,充其量只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然而智利作家安东尼奥·斯卡尔梅达的中篇小说《邮差》将改变我们的观念。  小说主要写了邮差马里奥和诗人聂鲁达的故事:马里奥不愿像周围人那样,成为一个渔民,但在父亲的逼迫下,又不得不出去找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马里奥找到了一份往黑岛送信的工作,而他的服务对象,只有聂鲁达一个人,因为黑岛的其他居民全都不识字。怀着
外星人可能已經具备超级发达的技术(想象图)。污染物  外星人完全有可能已经通过技术而改变了他们所在的天体。寻找外星人的科学家提出,我们不妨寻找外星人产生的氯氟烃等非天然废物,因为这样的废物能在大气层中保留几万年。人们想象中的外星文明灭顶之灾  任何发达的外星文明都有自绝风险,而核辐射在遥远之外也可被观测到。核弹爆炸会释放伽马射线暴,但伽马射线暴很短暂,也很难把它产生的尘埃与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尘埃区分
东一龛陶俑出土现场。  2019年11月,长埋于咸阳一千三百一十四年的唐驸马都尉薛绍墓重现人间。这是继2013年上官婉儿墓之后,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的第二座与太平公主有关的唐代名人墓葬。薛绍墓虽破坏严重,但墓葬结构完整、形制特殊、规模较大,而且出土墓志弥补了这位大唐第一驸马在正史中无传的遗憾,再度将世人带回那个云谲波诡的特殊时代,也带回太平公主与薛郎的爱情故事当中……  2019年12月17日,
电影《楚门的世界》曾荣获第56届金球奖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最佳电影音乐三项大奖;并获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配角三项提名。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电视台导演为了拍摄一部真人电视节目,与一对夫妻签订合同,将他们刚刚出生的婴儿楚门领养过来,同时搭建了一个类似小城镇般的巨大的摄影棚,这个摄影棚里有着生活所需的一切自然景观、建筑物和与楚门生活相关联的人。自楚门呱呱落地至今三十年来的日日夜
鹅毛笔,常以大型鸟类羽毛制成,天鹅羽毛最佳,经脱脂硬化处理后即可削尖成笔。鹅毛笔尖形美、锐利、优雅,似天鹅高歌。蘸以墨水,便可落笔成书,拟以成狂。   ——题记   18世纪的法国,仍然是一个君主专制与宗教至上的年代,大革命一触即发。而这其中,却出现了一位为统治阶级所不容,为教会所唾弃,为正直光明的人们所不齿的人,那便是声名狼藉的色情小说家——萨德侯爵。   萨德侯爵,全名当拿迪安,阿尔风斯,法兰
2013年1月12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进入新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多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级别达到严重污染程度,PM2.5指数直逼可测量的最大值,多地PM值濒临“爆表”。其中北京城区PM2.5值曾一度逼近1000,京城十面“霾”伏,如坠入一片云雾之中,空气质量级别多达重度污染或是严重污染,PM2.5当仁不让成为首要污染物。此后半年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是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2008年的作品。此作一经上映便在纪录片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除了影片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道主义精神,作为一部动画纪录片,其革命性的表现方式也成为了评论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的大胆革新预示着纪录片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艺术追求。  动画在表现形式、时空重塑、历史还原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自由度,对扩展、开拓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本
在尼罗河西岸悬崖峭壁环抱之下的河谷盆地深处,坐落着许多辉煌壮丽的古代神庙。其中最为华丽雄伟的要数名为“杰塞尔-杰塞鲁”的神庙(意为“万圣之圣”),它是为了供奉阿蒙神而建造的,但同时它也是埃及一位最为与众不同的法老驻跸之所。  这座神庙建造在由众多石柱所支撑的平台上,并有长长的坡道与其下方相连,神庙的下方曾经是一处处美丽的园林。在神庙的内壁上用雕刻和绘画的方式讲述了这位法老一生的故事:在众神关注下出
A horse left this track as he walked.  Here a fore hoof made its print,  obscured as if by superscript  when hind came down where fore had been.  He turns toward home, extends his walk  till hind far
2009年的韩国娱乐圈可谓是多事之秋,从亚洲第一天团东方神起传出解散消息始到super junior的中国籍成员韩庚向韩国法院提起诉讼,每一条消息都闹得沸沸扬扬,议论纷纷。但是,这之中最让人们关注的是韩国当红组合2PM队长朴宰范的“辱韩”事件,这件事到现在在韩国国内还没有明确的最终结论。这个事件不仅仅是在韩国娱乐圈掀起轩然大波,而且在社会上也形成了激烈的讨论,其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实属罕见。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