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的根本在于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更要从课堂抓起。自课改以来,对课堂形式的改变,大家做的较多,但课堂教学的效益改观却不多,深入课堂,我们发现:课堂氛围还仅是课堂的外显状态,要真正改变课堂中学生被动学、教师被动教的状态,仅外部着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进行深度思考、深层研究,于是,课堂文化、生态文化这一概念被提及与认识。结合我校“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教师感受职业的幸福,学生体会学习生活的幸福,都是来自于课堂上的成功体验,构建能够让师生共同感受充满活力的、民主平等、自主探究、培养健全人格的课堂,成为我们的共识。我们希望从重构课堂生态文化做起,重新审视课堂、完善课堂,使课堂成为生活、生动、生命、生长的师生乐园。
一、先期进行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阳光课堂的文化背景,是进行阳光课堂文化研究的理论保证,我们从传统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哲学、本校文化传统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形成我校课堂文化形态的名称。
1.传统教育思想
孔子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教育家的思想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揭示了教学重在开导、鼓励、启发,为阳光课堂文化提供了内涵支撑。
2.现代教育哲学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让学生获得自主幸福的成长,满足的是更高层次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布鲁纳等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3.本校传统文化理念
阳光课堂的文化血脉中始终流淌着学校传统的文化因子,文化路一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由最早的文庙历经几十载逐渐成为如今的现代化学校。学校文化底蕴丰厚。现在的文一人秉承“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追求“阳光、和谐、卓越”学校文化精神——“阳光课堂”名字的由此而来。
二、确定阳光课堂文化形态
2012年9月,根据郑州市道德课堂的理念,文化路一小领导班子经过缜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阳光课堂”文化形态蓝图初现,后经过与金水区教体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多位教研专家系统地论证,进一步完善了阳光课堂文化理念。“阳光课堂”是文化路一小在郑州市道德课堂框架内,秉承“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而构建的课堂形态。它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积极、主动、健康、安全的学习氛围,以彰显用生命温暖生命、用情智滋养身心的学习状态。
1.阳光课堂文化核心
尊重、温暖、快乐、成长——尊重让课堂溢满人文,温暖让师生拥有阳光心态,快乐使生命幸福成长!
2.阳光课堂中的学生和教师角色
阳光课堂中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发生者,课堂的中心。在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自我推动,自我学习,并体验学习的乐趣,产生自我回报。阳光课堂中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发挥不同潜质、不同特性、不同底蕴,扬己所长使学习效率最大化。
三、形成并完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确立2012——2013学年为阳光课堂文化建构年,并确定“构建阳光课堂,让生命幸福成长”为系列活动的主题。
2012年9月学校教导处组织对部分学生和所有教师分别进行了关于课堂文化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师生对课堂文化的理解。根据全校师生对阳光课堂文化的理解与认知,2012年10月进行阳光课堂文化培训会,明确提出各教研组在学校“构建阳光课堂,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大主题下,开展教研组子课题讨论申报。
阳光课堂倡导教学是激发和维持学生自我学习及自我实现的过程。阳光课堂实施策略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基于这样的思考,阳光课堂倡导如下教学模式:
1.资源支撑,充分先学 教师、学生可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可以是文本资源,也可以是音像、视频,还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学习资源),充分地进行先学,了解哪些是自主先学学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的,还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学习自主权的选择,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尊重生命的基点之上的。
2.互动对话,积极质疑 师生、生生在自主先学的基础上,将先学内容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你交流你会的,我交流我会的,每人拿出自己不会的知识,互相交流学习,在交互的对话中,互相质疑。在对话交融中体验到课堂的温暖,进而体会到温情。
3.展示研讨,快乐分享 在交流互动之后,学生讲已习得的知识在全班进行展示分享,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更体会到生命中的快乐。
4.拓展延伸,共同成长 课堂的拓展延伸,是对师生学习成效的延展,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监测与评价,更是将学习内容的扩展与应用,它真正体现了师生的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通过深入的“阳光课堂文化”的探索实践,各个教研组在体现阳光课堂文化核心的前提下,结合学科特点,依据我校阳光课堂“四步法”,经过精心准备,每组选取了一节最能体现本组“阳光课堂文化”研究成果的课,于2012年12月3日至11日这一周内,进行全校的课堂展示交流,十九节内涵丰富的交流课,成为课堂文化交流的盛宴。
阳光课堂,使我校的课堂文化的探索实践之路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有利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然而文化建构是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尊重让课堂充满人文,温暖让课堂具有了温情,快乐使生命得以幸福成长”——朝着阳光课堂这一核心理念的方向努力,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450000)
一、先期进行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阳光课堂的文化背景,是进行阳光课堂文化研究的理论保证,我们从传统教育思想、现代教育哲学、本校文化传统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形成我校课堂文化形态的名称。
1.传统教育思想
孔子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些教育家的思想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揭示了教学重在开导、鼓励、启发,为阳光课堂文化提供了内涵支撑。
2.现代教育哲学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让学生获得自主幸福的成长,满足的是更高层次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布鲁纳等当代建构主义者主张: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迥异。所以,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3.本校传统文化理念
阳光课堂的文化血脉中始终流淌着学校传统的文化因子,文化路一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7年,由最早的文庙历经几十载逐渐成为如今的现代化学校。学校文化底蕴丰厚。现在的文一人秉承“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追求“阳光、和谐、卓越”学校文化精神——“阳光课堂”名字的由此而来。
二、确定阳光课堂文化形态
2012年9月,根据郑州市道德课堂的理念,文化路一小领导班子经过缜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阳光课堂”文化形态蓝图初现,后经过与金水区教体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多位教研专家系统地论证,进一步完善了阳光课堂文化理念。“阳光课堂”是文化路一小在郑州市道德课堂框架内,秉承“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而构建的课堂形态。它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营造积极、主动、健康、安全的学习氛围,以彰显用生命温暖生命、用情智滋养身心的学习状态。
1.阳光课堂文化核心
尊重、温暖、快乐、成长——尊重让课堂溢满人文,温暖让师生拥有阳光心态,快乐使生命幸福成长!
2.阳光课堂中的学生和教师角色
阳光课堂中的学生:学习活动的发生者,课堂的中心。在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自我推动,自我学习,并体验学习的乐趣,产生自我回报。阳光课堂中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发挥不同潜质、不同特性、不同底蕴,扬己所长使学习效率最大化。
三、形成并完善阳光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确立2012——2013学年为阳光课堂文化建构年,并确定“构建阳光课堂,让生命幸福成长”为系列活动的主题。
2012年9月学校教导处组织对部分学生和所有教师分别进行了关于课堂文化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师生对课堂文化的理解。根据全校师生对阳光课堂文化的理解与认知,2012年10月进行阳光课堂文化培训会,明确提出各教研组在学校“构建阳光课堂,让生命幸福成长”的大主题下,开展教研组子课题讨论申报。
阳光课堂倡导教学是激发和维持学生自我学习及自我实现的过程。阳光课堂实施策略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唤起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学习。基于这样的思考,阳光课堂倡导如下教学模式:
1.资源支撑,充分先学 教师、学生可利用广泛的学习资源(可以是文本资源,也可以是音像、视频,还可以是其他方面的学习资源),充分地进行先学,了解哪些是自主先学学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的,还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学习自主权的选择,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尊重生命的基点之上的。
2.互动对话,积极质疑 师生、生生在自主先学的基础上,将先学内容与同伴进行交流互动,你交流你会的,我交流我会的,每人拿出自己不会的知识,互相交流学习,在交互的对话中,互相质疑。在对话交融中体验到课堂的温暖,进而体会到温情。
3.展示研讨,快乐分享 在交流互动之后,学生讲已习得的知识在全班进行展示分享,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更体会到生命中的快乐。
4.拓展延伸,共同成长 课堂的拓展延伸,是对师生学习成效的延展,也是对教学目标的监测与评价,更是将学习内容的扩展与应用,它真正体现了师生的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通过深入的“阳光课堂文化”的探索实践,各个教研组在体现阳光课堂文化核心的前提下,结合学科特点,依据我校阳光课堂“四步法”,经过精心准备,每组选取了一节最能体现本组“阳光课堂文化”研究成果的课,于2012年12月3日至11日这一周内,进行全校的课堂展示交流,十九节内涵丰富的交流课,成为课堂文化交流的盛宴。
阳光课堂,使我校的课堂文化的探索实践之路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有利于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然而文化建构是课堂教学的最高追求。“尊重让课堂充满人文,温暖让课堂具有了温情,快乐使生命得以幸福成长”——朝着阳光课堂这一核心理念的方向努力,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