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分子诊断与精准免疫治疗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J012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免疫治疗有望改善其预后。胃癌分子分型作为胃癌分子诊疗的重要组成内容,是根据基因、免疫微环境等多个层面对胃癌患者进行精准分类,有助于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本文就胃癌的分子诊断与免疫治疗的相关内容作一评述。

其他文献
确诊为醛固酮瘤及单侧肾上腺增生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切除肾上腺醛固酮高分泌组织,改善预后。目前研究显示,肾上腺部分切除术与肾上腺全切术治疗PA均可获得临床治愈,但术式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探讨不同术式治疗不同PA亚型的疗效与安全性、术后皮质醇水平的变化、术后复发以及手术技术等情况,以寻找不同PA亚型的最佳手术方式,使患者获益最大。
目的探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悬挂支撑结构张力低下性重度上睑下垂的方法。方法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北京睐美安医疗美容诊所用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患者62例(89眼),其中女51例、男11例,年龄19~54岁。对手术前后上睑缘中央到角膜反光点距离(MRD-1)、重睑形状、外观、不良反应等指标给予记录和统计学处理。结果89患眼术前MRD-1值均为-3 mm~+1 mm,术后MRD-1
摘 要:目的 对协同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50例。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均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以高血压和低血钾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大量的PA患者未能被正确地诊断,隐藏在庞大的高血压人群中未能接受正确的治疗。本文将系统地阐述PA的精准影像学诊断进展,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PA精准影像学诊断的思考和建议。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睑板固定法切开重睑成形术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对要求行重睑成形术或重睑术后修复的美容就医者798例(男23例,女775例,年龄16~55岁,平均29岁),用切开入路眼轮匝肌-睑板固定法进行手术。术中适量去除皮肤、眼轮匝肌、眶隔脂肪后暴露睑板上缘,通过双侧对称眼轮匝肌-睑板固定实现重睑成形,切口闭合用皮肤-皮下组织-睑板前筋膜的间断
目的探讨小颗粒脂肪注射对面部烧伤瘢痕改善作用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收治面部烧伤瘢痕患者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15~56(47.57±4.80)岁。所有患者用自体小颗粒脂肪注射,观察临床疗效、温哥华瘢痕评分(VSS)、并发症情况、满意度。结果46例患者治疗前VSS评分(13.15±2.36)分,治疗2个月(11.06±1.78
目的观察羟基乙酸(果酸)化学剥脱治疗面部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2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于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就诊的36例面部痤疮患者,男4例、女32例,年龄24~36(28.06±2.88)岁。应用浓度20%果酸治疗,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痤疮分级、痤疮数目、痤疮消退率、治疗有效率、毛孔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评价均有所改善。果酸治疗前,患者痤疮Pillsb
采用可视球囊阻断技术对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6例大型或巨大型床突旁动脉瘤进行显微手术夹闭。26例动脉瘤均在术中成功阻断动脉瘤颈,在充分降低动脉瘤内张力后,成功塑形夹闭动脉瘤;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26个动脉瘤完全闭塞,无瘤颈残留、无载瘤动脉狭窄、无大血管栓塞事件发生。17例术前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视力改善13例。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良好率为9
目的探讨黄金微针射频联合注射器瘢痕松解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到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江苏省泗洪县顾医生皮肤美容诊所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18~35 (20.42±3.16)岁,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在每次黄金微针射频治疗前先行瘢痕松解术,对照组直接行黄金微针射频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共3次。在每次治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