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木霉菌混合对山新杨生理酶活性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混合木霉菌诱导杨树系统抗病性的生理生化机制,筛选出提高杨树抗病性的最佳孢子浓度。[方法]选用3种木霉菌混合孢子根施1年生山新杨移栽苗,分别于不同时间测定山新杨叶部组织的生理酶活性及其生长量变化。[结果]经混合木霉菌处理后,山新杨叶片中的生理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以1×106個/ml浓度水平处理效果最好;根施混合木霉菌后山新杨的生长量均有所提高。[结论]混合木霉菌能够提高杨树生理酶活性,并且具有促进杨树苗生长的作用。
  关键词 木霉;杨树;诱导系统抗性
  中图分类号 S7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8989-02
  Influence of Three Strains of Trichoderma spp. on Biological Enzyme Activity and Seedling Growth of Populus davidiana×P. bolleana
  YU Wen-jing, DIAO Gui-ping et al
  (School of Forestry,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Forest Protection, Harbin,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inducing systemic resistance of Shanxin poplar by mixed Trichoderma, and screen the best spores concentration of improving plant disease resistance. [Method] After rooting the different spore concentration of mixed Trichoderma, we measured the biological enzyme activities and growth changes of Shanxin poplar in different time.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logical enzyme activities in Shanxin poplar leaves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and the level of T2 was the best, after disposition with mixed Trichoderma. Moreover, the growth of Shanxin poplar was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mixed Trichoderma can enhance biological enzymes activities, and improve Shanxin poplar growth significantly.
  Key words Trichoderma spp.; Poplar; Inducing systemic resistance
  木霉(Trichoderma spp.)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农药资源,在土壤植物根际和叶面都有分布。木霉不仅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而且能够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我国杨树面积已超过1 010万hm2。杨树虽然生长快,但其病害种类非常多,据统计,危害杨树的病原菌超过300种[1]。鉴于此,笔者通过采用3种浓度的混合木霉菌处理1年生山新杨幼苗,研究了其对山新杨幼苗生长及生理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木霉菌在木本植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深绿木霉(T. atroviride)、棘孢木霉(T. asperellum)、哈茨木霉(T. harzianum)3种菌株均购自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
  1.2 方法
  以1×105个/ml(T1)、1×106个/ml(T2)和1×107个/ml(T3)3个水平的混合木霉菌分生孢子诱导山新杨幼苗。同时以自来水处理为对照(CK)。于诱导后第1、2、3、
  5和7 d取其叶部组织材料,测定5种生理酶活性。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氮蓝四唑还原法测定;过氧化物酶(POD)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采用催化H2O2为H2O和O2的方法测定;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采用催化L-苯丙氨酸裂解为反式肉桂酸和氨的方法测定;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采用咖啡酸比色法测定[2-3]。此外,于混合木霉菌诱导60 d时测量山新杨移栽苗株高和茎基的生长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混合木霉菌对山新杨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用不同水平混合木霉菌根施山新杨后,山新杨叶片的SOD、POD、CAT、PAL和PPO活性均明显高于未处理的山新杨(图1),其中以T2水平效果最佳,SOD、CAT和PPO酶活性是对照的3倍多,POD活性是对照的8倍多,PAL活性是对照的6倍多。可见,混合木霉菌根施土壤后大大提高了山新杨叶片中的各种生理酶活性,且以T2水平诱导效果最好。   2.2 混合木霉菌对山新杨生长量的影响
  采用不同水平混合木霉菌处理山新杨移栽苗后,杨树苗株高迅速生长,茎基逐渐增粗(图2)。木霉菌处理杨树苗60 d时,T1、T2和T3水平處理的山新杨株高比对照苗分别增加了2.3、2.8和2.6倍;山新杨幼苗的茎基增粗量较对照苗分别提高了1.6、1.7和1.5倍。可见,混合木霉菌能够促进杨树生长,且以T2水平效果最好。
  3 讨论
  很多研究表明,SOD、POD、CAT、PAL和PPO等酶是植物抗逆性的重要生化指标,通过这些酶活性的变化能够评价植物抗逆能力的强弱。SOD、POD和CAT为植物细胞内的保护性酶系统,当植物患病后,3种酶活性的变化在植物保护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4];PAL和PPO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防御性酶系统,当植物受到病虫侵害时,这2种酶的变化会诱导植物防御机制,从而抵御病原体的攻击[5],而且这2种酶的活性也被证明与植物系统获得抗性(SAR)相关[6]
  目前,木霉被广泛应用在农业上。张婷等研究发现用木霉处理玉米种子后,木霉诱导寄主抗弯孢叶斑病的效应与寄主PAL、POD活性增加有关[7]。有研究表明对水稻、豇豆等农作物喷施哈茨木霉后对保护酶和防御酶的活力都有较大的效应[8-9]。但是,关于木霉菌对于木本植物生理酶的影响未见报道。该研究表明,利用3种不同木霉菌混合分生孢子处理山新杨,不仅能够提高杨树各种生理酶活性,诱导其系统抗病性,而且还能够促进杨树生长。该研究结果将为木霉菌在木本植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昱,刘存芳.同朔地区杨树主要病害现状与防治[J].山西林业,2005(3):29.
  [2] 刘志华,王志英,王玉成,等.一种杨树组培苗的生根移栽方法:中国,CN102550382A[P].2012-07-11.
  [3]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DONG H,LI W,ZHANG D,TANG W.Differential expression of induced resistance by an aqueous extract of killed Penicillium chrysogenuma gainst Verticillium wilt of cotton[J].Crop Prot,2003,22(1):129-134.
  [5] SHEKHAR J,DEVENDRA K C.Induced defence-related proteins in soybean (Glycine max L.Merrill) plants by Carnobcterium sp.SJ-5 upon challenge inoculation of Fusarium oxysporum[J].Planta,2014,239(5):1027-1040.
  [6] WU Y,YI G,PENG X,et al.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in Cavendish banana induced by infection with an incompatible strain of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J].J Plang Physiol,2013,170(11):1039-1046.
  [7] 张婷,朱浩伟,武向文,等.拮抗木霉菌对玉米弯孢叶斑病的诱导抗性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1(4):38-41.
  [8] 黄有凯,罗曼,蒋立科,等.哈茨木霉对水稻过氧化物酶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03(5):1-4.
  [9] 魏林.哈茨木霉发酵液中对豇豆具促生活性物质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5.
其他文献
对工程治砂和环境伦理学的概念进行了分析,指出工程活动作为一种改造自然的“造物”活动,势必产生如环境污染、生态圈破坏、自然资源浪费和忽视生态价值等后果;环境伦理学把
文章首先从全球数控技术发展的态势,结合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讨论了在我国加入WTO和对外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新环境下,数控技术的发展影响,将成为我国制造工业现代
在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及监督评估的过程中,由于对水库移民安置区优化选择、安置质量、环境容量、后期政策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描述存在不确定性以及不同量纲、相互冲突的多目标问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地区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应用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492份口蹄疫O型Asia-Ⅰ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免疫牛群对牛口
近年来五龙金矿除主要集中于石英脉型金矿找矿外,对花岗斑岩型金矿及蚀变岩型金矿的找矿认识不断深化。近年发现蚀变岩型金矿,如600号硅化碎裂混合花岗岩带;硅化花岗斑岩型金
目的:分析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CNP)效果。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90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和CNP组,每组45例,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
软弱围岩浅埋段是隧道施工的难点,本文详细阐述了某公路隧道软弱围岩浅埋段的施工方法,为以后类似隧道施工积累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文章分别介绍了桥梁承台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施工安全措施。以供同行施工借鉴。
论文首先分析了GPS的基本原理,然后对其在渠道测量中的应用展开了分析。主要探讨了进行位置、高程测量的有关问题,特别对其中一些应用到的关键点加以研究,对相关技术人员可以起到较好的借鉴作用。
摘要 查阅了近4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植物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具有抗肿瘤、抗菌等活性的生物碱进行了综述,为寻找和发现天然药物先导性分子、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内生真菌;生物碱;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S1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0-10446-02  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Z12224);宁夏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GY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