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实践教学是否能得到有效展开的关键是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學改革在近几年不断深入的发展,使高职院校对于机械加工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进一步加强,对教学模式开展创新性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潜意识里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机械加工教学实践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合理选择课堂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热爱机械加工课程的热情,采用高科技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给学生,在教学中落实项目式一体化教学评价的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创新
在高职院校中设置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在机械加工的实践教学中应该与社会行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对内容进行调整,实现实训过程的深刻性改革,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1 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加工课程缺少创新点
高职院校的机械加工实践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以至于课堂上的氛围沉闷,缺少吸引学生的活跃性,造成课堂活动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摒弃传统教学中注重讲授传统理论知识的误区,重点将培养学生的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发挥教学的创新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在进行机械加工的教学实践时,由于实训的操作难度较高,专业性也很强,因此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厌学心理,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还包括在实践课程的时候,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为学生演示与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参与到实践中的机会较少,而且机械学的教材内容枯燥复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存在的困难非常多,实践的机会一旦过少就很难将所学知识真正掌握到手,我们常说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具体情况下却很难做到,最终造成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学习兴趣降低的后果。
1.3 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训脱轨
机械加工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就是操作与实践。究其原因在于机械加工中对精准度的要求较高,教师在平时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要求严格,又忽视了相关学习理论的指导,因此导致盲目性的课堂教学,只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却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一旦发生新的问题需要变通时就不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训相脱离。所以教师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了层次更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提升其自身操作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以及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质,再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将这些性质不同的金属材料区分开来,防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使用材料的情况。
2 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
高职院校要想提升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进行。
2.1 合理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
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均不约而同的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为目标,将教学时间安排得较紧凑,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较为固定。机械加工的课程除了要求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需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技能,这一点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其教学任务的难度又加大了,比如在机械加工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介绍金属的类型与性能,同时也要讲解机械加工的不同工序,在这样繁重的任务下,学校对教学的课时并没有增加,教学难度却加重了。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其次是有侧重点的讲解重点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并且不影响教学质量。
2.2 不断激发学生对机械加工课程的兴趣
在开展机械加工实践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其中,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机械加工课程的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因此增加实训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新形势的影响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引,进而使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得以有效进行。例如,在相关条件充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进行具体的操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模式产生一定的新鲜感,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3 通过多媒体来开展相关的教学
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多媒体来开展相关的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将多媒体运用到机械加工教学中可以更方便该课程的有效开展。如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遇到难以进行实践的内容,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幻灯片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相关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更好地进行掌握,使实训过程得到了强化。
2.4 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
高职院校开展机械加工课程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只有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让学生的相关技能得到提升,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实训基地供学生进行操作训练,但是因为长期使用机械设备却没有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好,导致许多设备不断老化,有些设备的刻度、定位等都不够精准,从而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学校要想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就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和相关的企业进行对接,将学生带出校门到相关企业车间进行实训,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得到不断提升。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生产技能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而且还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内容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升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晋源.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加工实践教学效果[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4367-4369.
[2]张浩浩.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170-173.
[3]田炳彬.机械加工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5):7908-7909.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创新
在高职院校中设置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各大高职院校在机械加工的实践教学中应该与社会行业的发展需要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对内容进行调整,实现实训过程的深刻性改革,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标。
1 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加工课程缺少创新点
高职院校的机械加工实践教学活动中,由于教学方法过于死板,以至于课堂上的氛围沉闷,缺少吸引学生的活跃性,造成课堂活动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摒弃传统教学中注重讲授传统理论知识的误区,重点将培养学生的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发挥教学的创新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点,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1.2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
在进行机械加工的教学实践时,由于实训的操作难度较高,专业性也很强,因此多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厌学心理,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还包括在实践课程的时候,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为学生演示与传授知识,学生在下面听,参与到实践中的机会较少,而且机械学的教材内容枯燥复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存在的困难非常多,实践的机会一旦过少就很难将所学知识真正掌握到手,我们常说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具体情况下却很难做到,最终造成学生的学习难度加大,学习兴趣降低的后果。
1.3 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训脱轨
机械加工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就是操作与实践。究其原因在于机械加工中对精准度的要求较高,教师在平时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要求严格,又忽视了相关学习理论的指导,因此导致盲目性的课堂教学,只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却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知识,一旦发生新的问题需要变通时就不会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实训相脱离。所以教师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了层次更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上提升其自身操作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理论知识时,教师首先让学生了解以及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质,再通过具体的操作让学生将这些性质不同的金属材料区分开来,防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错误使用材料的情况。
2 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
高职院校要想提升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可以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进行。
2.1 合理地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
当前,各大高职院校均不约而同的以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为目标,将教学时间安排得较紧凑,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较为固定。机械加工的课程除了要求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需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技能,这一点对于专业课教师来说其教学任务的难度又加大了,比如在机械加工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介绍金属的类型与性能,同时也要讲解机械加工的不同工序,在这样繁重的任务下,学校对教学的课时并没有增加,教学难度却加重了。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其次是有侧重点的讲解重点知识,这样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并且不影响教学质量。
2.2 不断激发学生对机械加工课程的兴趣
在开展机械加工实践教学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其中,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机械加工课程的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因此增加实训的机会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新形势的影响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指引,进而使机械加工实践教学得以有效进行。例如,在相关条件充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进行具体的操作训练,可以让学生对这样的学习模式产生一定的新鲜感,进而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3 通过多媒体来开展相关的教学
伴随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多媒体来开展相关的教学使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将多媒体运用到机械加工教学中可以更方便该课程的有效开展。如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时遇到难以进行实践的内容,就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幻灯片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来增强学生的记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相关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也可以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更好地进行掌握,使实训过程得到了强化。
2.4 为学生提供更多社会实践的机会
高职院校开展机械加工课程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只有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才能让学生的相关技能得到提升,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实训基地供学生进行操作训练,但是因为长期使用机械设备却没有将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好,导致许多设备不断老化,有些设备的刻度、定位等都不够精准,从而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误导,学校要想让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就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和相关的企业进行对接,将学生带出校门到相关企业车间进行实训,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得到不断提升。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机械加工实践教学中,各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但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生产技能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而且还严重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内容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升机械加工实践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田晋源.浅谈如何提高机械加工实践教学效果[J].科技致富向导,2013(27):4367-4369.
[2]张浩浩.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4):170-173.
[3]田炳彬.机械加工项目教学研究与实践[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5):7908-7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