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中,动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起关键作用。
一、调查过程及分析
1.本次调查试图找到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1)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是什么?(2)哪些因素影响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共96名,其中理科50名,文科46名;男62人,女34人。他们的学习动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
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问卷包含39个题目,其中关于学习动机18题,关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21题,在每个问题后都有“1、2、3、4、5”五个选项,代表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得到的平均值越低,说明此种类型的动机越高,影响因素越大,反之亦然。学生的成绩分为好、中、差,由任课教师根据考试成绩给出。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发现,86.5%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工具型动机,他们坚持学习英语是为了在高考中能考出好成绩,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将来能找一份好的工作;21.9%的学生认为刻苦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了解外国风俗习惯,渴望融入异国文化,并成为其中一员,属融入型动机;60.2%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外在动机,他们努力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表扬,将来能考上外语类专业,能让父母脸上有光;只有38.5%的学生认为自己从小就喜欢英语,觉得其语音语调优美动听,自己很感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无穷的快乐,属内在型动机;81.3%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近景动机,主要指学生自己在某个时期对某首英文歌曲感兴趣,或对某段英文材料的内容感到好奇,希望获得知识,抑或为了某次考试获得高分而努力;只有22.9%的学生认为无论在什么环境,面临任何困难,对英语的兴趣都不会改变,属远景动机。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自信心、学习策略、结果归因、学习态度、注意力及跨文化意识等。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期盼、班内外的英语学习气氛、评价方式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在诸多因素中,教师是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还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弱与其英语学习成绩成正比,英语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好,反之则相对差。
二、 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1.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起互信、互尊的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充满热情地上好每堂课。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的课堂氛围中参与意识最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被鼓励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必担心出现错误。为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有耐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其充满自信,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学、爱学, 积极主动地去学。因此, 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当改编枯燥的教材, 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尽量使用通俗易懂、幽默的语言教学,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用兴趣教学来激励学生的行为。
3.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应尽可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水平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法,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学习目的,帮助其设定学习目标。设定的目标应尽可能清晰,有具体的效果,并具备挑战性和一定的难度,使学生既有努力方向,又有努力的内容。
4. 提供机会,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应集中精力搞好教学, 使学生学懂、学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 尝到学习的甜头, 依靠富有成效的教学业绩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5.使学生熟悉目的语文化
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只有对目的语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目的语,克服目的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增加学习语言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值得广大教师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责任编辑 周侯辰)
一、调查过程及分析
1.本次调查试图找到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1)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是什么?(2)哪些因素影响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共96名,其中理科50名,文科46名;男62人,女34人。他们的学习动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
3.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问卷包含39个题目,其中关于学习动机18题,关于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21题,在每个问题后都有“1、2、3、4、5”五个选项,代表从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得到的平均值越低,说明此种类型的动机越高,影响因素越大,反之亦然。学生的成绩分为好、中、差,由任课教师根据考试成绩给出。
4. 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发现,86.5%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工具型动机,他们坚持学习英语是为了在高考中能考出好成绩,能进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将来能找一份好的工作;21.9%的学生认为刻苦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了解外国风俗习惯,渴望融入异国文化,并成为其中一员,属融入型动机;60.2%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外在动机,他们努力学习英语是为了获得父母的表扬,将来能考上外语类专业,能让父母脸上有光;只有38.5%的学生认为自己从小就喜欢英语,觉得其语音语调优美动听,自己很感兴趣,在学习中获得无穷的快乐,属内在型动机;81.3%的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是近景动机,主要指学生自己在某个时期对某首英文歌曲感兴趣,或对某段英文材料的内容感到好奇,希望获得知识,抑或为了某次考试获得高分而努力;只有22.9%的学生认为无论在什么环境,面临任何困难,对英语的兴趣都不会改变,属远景动机。
调查结果表明: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自信心、学习策略、结果归因、学习态度、注意力及跨文化意识等。外部因素包括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期盼、班内外的英语学习气氛、评价方式及父母的文化程度等。在诸多因素中,教师是影响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还表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强弱与其英语学习成绩成正比,英语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英语学习成绩好,反之则相对差。
二、 激发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
1.教师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
教师必须和学生建立起互信、互尊的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充满热情地上好每堂课。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的课堂氛围中参与意识最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被鼓励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必担心出现错误。为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应有耐心,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其充满自信,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乐学、爱学, 积极主动地去学。因此, 教师必须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当改编枯燥的教材, 使教学内容充满趣味,尽量使用通俗易懂、幽默的语言教学,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景,用兴趣教学来激励学生的行为。
3.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教师应尽可能根据学生特点和水平制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法,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弄清学习目的,帮助其设定学习目标。设定的目标应尽可能清晰,有具体的效果,并具备挑战性和一定的难度,使学生既有努力方向,又有努力的内容。
4. 提供机会, 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教师应集中精力搞好教学, 使学生学懂、学会,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 尝到学习的甜头, 依靠富有成效的教学业绩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5.使学生熟悉目的语文化
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只有对目的语文化有了较深的了解,才能较好地理解目的语,克服目的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增加学习语言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如何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机,调整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值得广大教师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