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到底在打什么?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片反对声中,2018年9月美国宣布再对中国输美约20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关税,可叹可气。不仅如此,最近美国从言语上挑衅中国,小动作频频。我刊专注国际贸易多年,见证了中美贸易的辉煌。现在,我们与很多外贸人一样,对美国的行为深表不解和痛心。然而,情绪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唯有理性地关注和追问,同外贸企业一起渡难关。本次我刊专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他为我们还原了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心理状况及其中的利害关系,希望对外贸企业有所启发。

从合作博弈到对抗博弈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两面性,挑起“贸易战”应是美国深思熟虑过的。美国为何敢这么做?
  白明:“贸易战”确实让美国面临很多不利的地方,其国内也有很多人反对。2018年8月,在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听证会上,95%的听证代表反对美国对华加增关税。但美国为什么还要这么做?我认为,美国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转变。前些任的美国总统思维方式是选择与中国合作博弈,而现任总统特朗普选择的是对抗博弈。


  所谓合作博弈,就是合作也好,竞争也罢,总之最终目标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对抗博弈情况下,即使美国自己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也一定要与中国对着干。我们不能仅看到美国当前的损失,更要看到它中长期的目的。因为中国发展的势头使美国在高端制造业上感受到了压力,这种后来者居上的压力,令美国国内很多人产生共鸣。所以,尽管当下美国要为“贸易战”付出很大的成本,但它仍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坚持打压中国,而且美国国内很多人也愿意承受这些成本。
  可以说,美国忍一时之痛,就是为了将来能防止中国在高端制造业上与其“抢饭碗”。当然,目前来说,特朗普可能也有中期选举的需要。
  “贸易战”对美国确实也有影响。为什么这次95%的听证代表都反对加增关税?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产品不可替代,或者必须付出高成本才能替代。所以,在听证现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听证官不是问该不该加增关税,而是问加增关税之后,中国若采取反制措施,美国能不能找到替代物。不仅如此,听证代表还反映,短期内很难将工厂从中国搬去越南等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产能与中国产能相比,实在相去甚远。另外,加征关税的效应还会传导至美国国内,提高其制造业成本,比如钢铁、汽车等行业,最终影响美国自身的竞争力。

美国经济强劲增长与“贸易战”有关?


  :在“贸易战”背景之下,美国经济表现强劲,2018年第二季度增长了4.1%。这让一部分人认为这是“贸易战”的功劳。两者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白明:我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强劲与“贸易战”之间未必有“因”的关系。因为当前“贸易战”对美国的负面影响较多,比如成本上升,同时它也遭到了反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美国打压中国跟它经济好转没关系,但是美国经济好转有助于它打压中国,增加了它的底气和回旋空间。
  为什么美国经济好转呢?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先前政策的时间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奥巴马执政时期,经历了三次量化宽松政策,又出台了“购买美国货”条款,这实际上是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前奏。因此,美国经济表现较好,很大程度上是前任的红利效应。另一个是当前的政策效应。美国出台的减税政策推动了其经济好转。税率从35%降到21%,激活了经济,扩大了税基,为将来增税创造了条件。不过,减税也意味着财政收入的降低,很多人担心美国会不会出现新的一次政府关门。
  虽然美国经济增长了4.1%,但泡沫成分比较大。与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相比,现在美国股市增长了差不多3倍。美国很多经济学家也担心美国经济泡沫离破灭越来越近了,而且往往泡沫的破灭是在一片兴奋中不知不觉就到来了。[编者按:在白明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后的次日(2018年10月11日),美国股市暴跌]

“对中国的影响确实不小”


  :美国挑起“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白明:“贸易战”对中国的负面影响是比较直接的。一是我们的商品出不去了,进入美国市场的门槛提高,出口成本增加。二是进口也进不来了。因为我们在国际产业链上接近终点,而美国处在终点上,“贸易战”影响了产业链的正常运转。三是我们对美国进行反制,本身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比如以大豆来说,国内大豆将来都要涨价。
  从直接来看,“贸易战”对国内消费端的影响并不大,但从间接来看,在一定时期内它有扩散效应。比如,大豆不仅用来做豆制品,可能还被用作饲料,大豆价格上涨影响饲料价格,进而间接影响猪肉价格。不过,大豆价格也并不会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因为目前中国一半以上的大豆是从巴西进口的,美国只占1/3。现在,我们增加了从俄罗斯、乌克兰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进口大豆的比重,并降低了亚太地区的大豆进口关税。同时,国内扩大种植大豆面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助于缓解自美国大豆减少带来的压力。
  “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确实不小,但不是致命的,不是说企业就难以发展了,从另一角度看,国内产业可能恰恰碰到了发展的机会,比如汽车产业和通信产业。我们现在不买美国的部分商品了,可从别的国家进口。但美国若不买中国商品,短期内很难找到可替代的产品,至少也是高成本替代。放眼世界,很难有国家能与中国的规模经济优势相匹敌,短期内,美国很难将产能从中国转移出去,产业链的重组并非易事。因此,美国寻找替代商品有难度。

反制裁的筹码,我们手中必须有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美国想借助“贸易战”打压中国高端制造业,反而让我们意识到反制筹码的重要性。您认为中国外贸企业该如何反制?


  白明:这并不是说你有什么我一定要有什么,但遭受打压时,手里至少得有能够反制的筹码。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讲,确实我们需要核心技术,但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所有技术都给弄全了。这次对中国加征关税,为什么美国那么多人反对?它实际上也是因为可替代性差。你别看中国的一些产品价值不高,但其他国家要想形成中国这样的产业集聚优势且低成本,还真是比较难。
  拿手机制造来说,很多零件需要从国外购买,我们是不是就要自主研发所有这些零部件?这很难。但是若不自主研发,我们又会被人卡脖子。所以,我认为应该在特别关键的领域有所突破,未来遭遇制裁时,我们有能拿出手的筹码进行反制裁,进而形成制衡,别人也不敢轻易制裁了。
  面对“贸易战”,外贸企业有几条路可以尝试。
  一是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具备几款核心产品,性价比最高,别人不买都不行。
  二是拓展国内市场。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庞大的国内市场,而且国内市场还在成长中。美国市场进不去,我们可以养精蓄锐,拓展国内市场。不像日本、韩国,它们若不出口,其国内很难消化产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国内市场就是我们的“青山”。
  三是市场多元化,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现在“一带一路”初期很多项目都还没上线,企业要把握好时机。以前我们与“一带一路”沿線国家很大程度上是简单的“一买一卖”关系,未来需要全方位展开经贸合作。比如,中欧班列等贸易线路的开通,有助于增加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出路。
  四是政府政策上的支持。从2018年11月1日起,我国将提高部分现行货物的出口退税率,并将退税率由7档减为5档,为出口企业减负。比如,将现行货物出口退税率为15%的和部分13%的提至16%。
其他文献
我们试图从美国文化中找到美国强大和傲慢的根源。  《美国往事》《教父》《公民凯恩》《华尔街》《颠倒乾坤》……在美国电影中,充斥着金钱游戏、权力玩家和英雄主义,弥漫着精英阶层的爱恨情仇。而这一切,不过是从17世纪殖民地初期流传至今的文化秩序的延伸而已。回到美国的最初,那里有我们想要的答案吗?精英操控的社会  “1630年3月一个大风的早晨,一艘大船颠簸着靠在靠近怀特岛的索伦特……灰色的船帆在帆桁下张
期刊
建馆背景rn“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宝库”,为此,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上海市卫生局相继成立了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处、上海中医学院.同时为了团结名老中医,充分发挥
6月7日,国土资源部网站发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最终修订版,其核心条款莫过于,"未动工开发满一年的,按出让价20%缴纳土地闲置费。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无偿收回。"说这一条款
中国垄断行业的高收入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这方面的经验研究并不多,而且相关文献讨论的都是平均收入,但均值只是描述变量分布的一个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分布的实际情况
中东国家动荡的蔓延和向纵深发展已是必然,而后的重建也是这些国家的必由之路.但中东国家的重建,目前的确面临很大困境,主要源于以下几种缺失:rn国家重建理论的缺失.主权在民
北京大学风险投资研究所研究员马光远就利率市场化著文:2012年6月7日,中国央行突然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0.25个百分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中医门诊部(以下简称门诊部)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挥中医特色、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门诊部的宗旨.门诊部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为管理理念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rn通知指出,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