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油菜是我国农业种植作物中的主要品种,油菜种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其适应性极强。随着社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油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故此,有必要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本文对双低油菜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相关措施,期待能为我国油菜种植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油菜 栽培 种植效益 措施
一、引言
油菜中含有丰富油脂,含油率为40%左右,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故此,探究我国目前油菜的栽培技术,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意义深远。
二、油菜栽培技术以及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措施
(一)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双低优质油菜是指用来压榨菜籽油的油菜中含有芥酸量在5%以下,压榨菜籽油后剩下的菜饼粕中45μ mol /克的油量。植物油中含有的芥酸量降低后,那么其包含的脂肪酸的含量也就会升高,进而植物压榨后的营养价值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油菜压榨后的菜饼中的硫苷含量降低后就可以用来当做家畜的饲料。所以,发展双低优质油菜的栽培技术,既对人体健康有益处,也对畜牧业的发展有益处。
第一,选择优质良种。本地区种植油菜时,可以选择秦优系列、华皖油系列、皖油系列等双低优质油菜品种。
第二,选择连片种植模式。油菜和种植油菜的土地容易生菌核,所以油菜的茬口应选择水旱轮作的方式。另外,油菜的种植应选择连片种植模式,并且双低油菜种植区周围应避免种植高芥酸油菜品种,避免串粉杂交,影响油菜籽的双低品质。
第三,培育壮苗。油菜苗在培育期间应均匀播种、施足底肥,做好防旱涝和板结工作,苗床的密度控制在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6为佳。油菜苗出苗后应做好间苗工作,间除苗床中的从生苗,3叶期定苗,并同时于该期对油菜苗喷施烯效唑溶液来抑制油菜苗的高脚苗的产生。油菜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实施第一次间苗,此时应确保幼苗之间不搭叶。油菜幼苗长出5片真叶时实施第二次间苗,此时应确保宽行间苗。间苗的目的是留强去弱。另外,应定期清除油菜幼苗期的杂草,培育壮苗。
第四,提高移植栽培的质量。油菜苗移植对后期油菜的长势有很大影响,所以应重视油菜的移植栽培过程,提高这部分工作的质量。油菜苗移植栽培时要注意保证油菜根要正、直、深、稳,油菜的大苗和小苗要分开移植栽培,避免幼苗混栽造成的不良后果。油菜生长的田地应整地做畦,三沟齐全配套,既可以使得明水可以排走,也可以使得暗水能够过滤。同时还要做好施足基肥,翻耕晒垄的工作。另外,油菜幼苗的栽植密度也很重要,对于甘蓝类型的品种,在高肥田块栽植比较适宜,密度控制在12万~15万株/h㎡;肥力较低的田地适宜种植密度为18万~22.5万株/h㎡;中等田地种植15万株/h㎡左右较为宜。
第五,科学施肥。双低优质油菜对于肥料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通常来讲,每亩施氮13公斤至15公斤,磷4公斤到6公斤、钾5公斤至7公斤,相当于尿素33公斤、过磷酸钙28公斤至37公斤,硫酸钾10公斤到14公斤。油菜施肥应以底肥为主,控制好氮素底肥、苗肥、薹肥的比例,其中氮素底肥占据整体比例的一半,苗肥占整体比例的3份,薹肥占整体比例的2份。油菜在春天生长速度较快,这个时节既是油菜开花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菜需要肥料来补充营养的重要时期。油菜的营养条件直接影响油菜种子的粒数和重量。油菜早熟的品种应该不施肥或者在油菜始花期时少施些肥料;对于长势很好以及在薹期施肥量较大的油菜,在春季可以不施肥或者施少量肥料;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对油菜进行花期追肥,这种叶面施肥的方式是一种非常经济且有效的施肥方式,其作用是增加油菜种子的重量并且提高结实率、防治蚜虫以及防止高温。
(二)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措施
1.选择适宜的油菜种植田地
适宜的油菜种植田地有利于实现油菜的高质量高产增收。虽然说油菜适应土地环境的能力很强,但是想要油菜高产且高质量产出,阳光充足和肥沃的土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油菜一般选取直播或者育苗的方式进行种植,要选择土壤的应具有保水保肥而且疏松通气的特质,这样才能保证油菜收获时的高质量和高产,最终实现增加农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2.选择优质的油菜品种
俗话说得好,底子打得好,以后的功夫就花得少。油菜种植也是一样,油菜的品种好,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减少农民种植难度,有利于提高油菜的质量。优良的油菜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抽薹、适应性强等特性。
3.选择适时的播种、追肥时间
油菜种植,恰当的时机很重要。农户应于每年9月份中上旬左右开始播种油菜。油菜在苗期的需水量不是很大,种植期间应做到不旱不浇水。苗田中的渍水很容易造成油菜苗发生病虫疾病,严重影响油菜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这个时期要做好油菜地的排水工作。同时,要做好油菜的施肥工作,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对油菜进行不止一次的施肥,具体根据油菜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次适时施肥。
4.适时的收获
油菜角果成熟至八分时,就可以人工收割。角果成熟至八分是最好的收割时机,如果收割过早,油菜的果实还没有成熟。如果收割的过晚,油菜的果实又容易散落一地,造成浪费。
三、结语
在油菜实际种植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多个方面都对于实际的种植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为油菜籽种植体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运青. 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C].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论文集上. 2014(04).
[2] 彭家成,程国旺,徐晓莉,徐建. 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浙平4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安徽农业科学.2008(08).
[3] 胡立勇,丁艳锋. 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
谢群山(1976-),男,安徽繁昌人,安徽省繁昌縣荻港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本科学历,农艺师,农学专业。
王绘袆(1969-),男,安徽繁昌人,安徽省繁昌县荻港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专科学历,农艺师,农学专业。
【关键词】:油菜 栽培 种植效益 措施
一、引言
油菜中含有丰富油脂,含油率为40%左右,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故此,探究我国目前油菜的栽培技术,提高油菜的种植效益意义深远。
二、油菜栽培技术以及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措施
(一)双低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
双低优质油菜是指用来压榨菜籽油的油菜中含有芥酸量在5%以下,压榨菜籽油后剩下的菜饼粕中45μ mol /克的油量。植物油中含有的芥酸量降低后,那么其包含的脂肪酸的含量也就会升高,进而植物压榨后的营养价值也会相应的有所提高。油菜压榨后的菜饼中的硫苷含量降低后就可以用来当做家畜的饲料。所以,发展双低优质油菜的栽培技术,既对人体健康有益处,也对畜牧业的发展有益处。
第一,选择优质良种。本地区种植油菜时,可以选择秦优系列、华皖油系列、皖油系列等双低优质油菜品种。
第二,选择连片种植模式。油菜和种植油菜的土地容易生菌核,所以油菜的茬口应选择水旱轮作的方式。另外,油菜的种植应选择连片种植模式,并且双低油菜种植区周围应避免种植高芥酸油菜品种,避免串粉杂交,影响油菜籽的双低品质。
第三,培育壮苗。油菜苗在培育期间应均匀播种、施足底肥,做好防旱涝和板结工作,苗床的密度控制在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6为佳。油菜苗出苗后应做好间苗工作,间除苗床中的从生苗,3叶期定苗,并同时于该期对油菜苗喷施烯效唑溶液来抑制油菜苗的高脚苗的产生。油菜幼苗长出2片真叶时实施第一次间苗,此时应确保幼苗之间不搭叶。油菜幼苗长出5片真叶时实施第二次间苗,此时应确保宽行间苗。间苗的目的是留强去弱。另外,应定期清除油菜幼苗期的杂草,培育壮苗。
第四,提高移植栽培的质量。油菜苗移植对后期油菜的长势有很大影响,所以应重视油菜的移植栽培过程,提高这部分工作的质量。油菜苗移植栽培时要注意保证油菜根要正、直、深、稳,油菜的大苗和小苗要分开移植栽培,避免幼苗混栽造成的不良后果。油菜生长的田地应整地做畦,三沟齐全配套,既可以使得明水可以排走,也可以使得暗水能够过滤。同时还要做好施足基肥,翻耕晒垄的工作。另外,油菜幼苗的栽植密度也很重要,对于甘蓝类型的品种,在高肥田块栽植比较适宜,密度控制在12万~15万株/h㎡;肥力较低的田地适宜种植密度为18万~22.5万株/h㎡;中等田地种植15万株/h㎡左右较为宜。
第五,科学施肥。双低优质油菜对于肥料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通常来讲,每亩施氮13公斤至15公斤,磷4公斤到6公斤、钾5公斤至7公斤,相当于尿素33公斤、过磷酸钙28公斤至37公斤,硫酸钾10公斤到14公斤。油菜施肥应以底肥为主,控制好氮素底肥、苗肥、薹肥的比例,其中氮素底肥占据整体比例的一半,苗肥占整体比例的3份,薹肥占整体比例的2份。油菜在春天生长速度较快,这个时节既是油菜开花结果的时期,也是油菜需要肥料来补充营养的重要时期。油菜的营养条件直接影响油菜种子的粒数和重量。油菜早熟的品种应该不施肥或者在油菜始花期时少施些肥料;对于长势很好以及在薹期施肥量较大的油菜,在春季可以不施肥或者施少量肥料;可以采用叶面喷施的方式对油菜进行花期追肥,这种叶面施肥的方式是一种非常经济且有效的施肥方式,其作用是增加油菜种子的重量并且提高结实率、防治蚜虫以及防止高温。
(二)提高油菜种植效益的措施
1.选择适宜的油菜种植田地
适宜的油菜种植田地有利于实现油菜的高质量高产增收。虽然说油菜适应土地环境的能力很强,但是想要油菜高产且高质量产出,阳光充足和肥沃的土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油菜一般选取直播或者育苗的方式进行种植,要选择土壤的应具有保水保肥而且疏松通气的特质,这样才能保证油菜收获时的高质量和高产,最终实现增加农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2.选择优质的油菜品种
俗话说得好,底子打得好,以后的功夫就花得少。油菜种植也是一样,油菜的品种好,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减少农民种植难度,有利于提高油菜的质量。优良的油菜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耐抽薹、适应性强等特性。
3.选择适时的播种、追肥时间
油菜种植,恰当的时机很重要。农户应于每年9月份中上旬左右开始播种油菜。油菜在苗期的需水量不是很大,种植期间应做到不旱不浇水。苗田中的渍水很容易造成油菜苗发生病虫疾病,严重影响油菜苗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这个时期要做好油菜地的排水工作。同时,要做好油菜的施肥工作,在油菜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对油菜进行不止一次的施肥,具体根据油菜的实际情况进行多次适时施肥。
4.适时的收获
油菜角果成熟至八分时,就可以人工收割。角果成熟至八分是最好的收割时机,如果收割过早,油菜的果实还没有成熟。如果收割的过晚,油菜的果实又容易散落一地,造成浪费。
三、结语
在油菜实际种植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多个方面都对于实际的种植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持续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为油菜籽种植体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运青. 油菜栽培技术与提高种植效益的措施[C].科学时代-2014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研讨论文集上. 2014(04).
[2] 彭家成,程国旺,徐晓莉,徐建. 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浙平4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 安徽农业科学.2008(08).
[3] 胡立勇,丁艳锋. 作物栽培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
谢群山(1976-),男,安徽繁昌人,安徽省繁昌縣荻港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本科学历,农艺师,农学专业。
王绘袆(1969-),男,安徽繁昌人,安徽省繁昌县荻港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专科学历,农艺师,农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