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y3s118x3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策略,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成为了主体。信息化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师作为导学者,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各种个性化的学习情境, 有效帮助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协作互助,让学生在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机遇。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 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 信息化课堂是和传统课相对的。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一次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的安排完全按照教材知识的编排顺序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的中心,教师将知识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课堂教学进度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体。而信息化课堂教学则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它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成为了主体。信息化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教师作为导学者,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各种个性化的学习情境, 有效帮助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创设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情境。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创设了人为编造的或者不适宜的情境。如老师创设的情况与认识物体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的基本特征缺少本质的联系,对学生正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帮助不大,这种情境的创设不仅不利于数学活动的开展,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會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就会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保证学生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到四十分钟的学习过程中。再教学中,老师要分析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记忆力、注意力、理解能力、学习态度,了解各起点不同的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我们在设计作业或任务时要有难易不同程度或同一任务对各层次同学设不同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当学生们看到多媒体提供的各种图案时,兴趣盎然,他们通过网上搜索,找到了轴对称成图形,弄懂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同时教师要联系教材,确定好整体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然后通过找出学生间的差距,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任务,注意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正确引导、鼓励其追赶上学“快”生。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在以任务驱动为教学模式的教学中,学生能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成为课堂的主体,而老师则由传统课堂中的主体转为“主导”的身份。当然学法不是单一的,平时我们可以将信息技术中的课件与讲授法、演示法结合起来使用,可更加快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教学活动不单是认知活动,更是一种情感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学习后进的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即使举手,教师也只能让个别学生发言。学生练习时,教师的巡视范围也是有限的,只能对少数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学生的作业不能做到资源共享,只有自己或小组内的同学可以看到,造成了时间和资源上的浪费。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合理利用多媒体,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画轴对称图形、设计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从教师机上及时看到每位同学的作品,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并对作业出色的同学进行表扬。最后可将学生设计的各种轴对称图案在大屏幕上进行展示,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取长补短。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刚开始只会把两个图形进行组合,看了别人的作品后,也能把多个作品进行组合,拼出富有个性的轴对称图形。同学们共享成功的乐趣,分担学习的困惑,既让学困生增强了信心,又让学习好的同学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自觉地向学习目标迈进,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习题练习的有效性 ,
   通过习题的练习,可巩固、检查教学效果,达到巩固、深化教学内容的目的。但是学生在做数学习题时往往觉得枯燥无味,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现象,练习效果不好,有效性低。这时如选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呈现、改变练习的形式,就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的动力,从而提高习题练习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动静结合、具体形象、直观生动等诸多优点,能够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学生的互相学习,增强课堂的信息量,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
其他文献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下面是英汉文化中十大常见差异。 1.回答提问  中国人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以肯定或否定对方的话来确定用“对”或者“不对”。如: “我想你不到20岁,对吗?”  “是的,我不到20岁。”  (“不,我已经30岁了。”)  英语中,对别人的问话,总是依据事实结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其次阐述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最后从总体目标、活动设置、激励机制三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
在经济转型的"新常态"时期,高职生的就业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文章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分析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就业现状的基础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一个班级都存在着后进生,他们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学习成绩的效率对于整个班级学习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注重优秀学生的培养,忽略了后进生的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们要注重对后进生进行有效转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能够为学生们的发展和成长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后进生进行有效转化,提高学
教育承载着未来社会发展的责任和希望,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做好教育的引导工作。面对小学生爱"打小报告"的现象,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应正确面对。基于此,文章从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即正确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准确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需要;是现行九年义务教学内容的需要;是为了更新教学方法的需要。  【关键词】数学 创新教育 有效教学 学情  一、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大胆实施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