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动物模型制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d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也是增加心血管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重要因素,至今仍未能阐明其确切机制。对房颤模型的深入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认识。房颤模型也由最初的心房肌组织片计算机模型和Langendoff灌注离体心脏房颤模型发展到现今的在体房颤动物模型。本文就目前房颤动物模型的制备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大力兴建公办园或普惠园,一大批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方面,国家和社会对幼儿园高品质发展有着严格要求和热切期盼;另一方面,新建园所在实现高品质发展的过程中又存在诸多问题,发展并不如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制约新建园所品质发展的因素,阐述新建园所品质发展的重大意义,结合南昌市红谷滩安丰幼儿园开办三年来园所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成效,阐述新建园所品质发展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年会将于2008年9月18至21日在风景秀丽的杭州举行。会议将集中展示近年来国内在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及心电生理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所取得的瞩目成就,荟萃近两年来我国心律失常诊治、心脏电生理及起搏领域内的丰硕成果。
期刊
患者男性,40岁,因胸闷心悸1周就诊。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心电图(图1)示,各导联QRS波前均未见P波,RR间期基本相等,心室率100次/min,心电轴显著右偏(+128°),各导联QRS波时间0.12~0,16s,终末部粗钝,aVR导联呈宽矮挫折rs型,V1导联呈RsR1′,V2~V6导联呈rS型,且V2、V3导联S波增深。
心律失常的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射频消融和植入起搏器等尽管已有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疾病再生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基因工程改造细胞技术的发展,干细胞移植的触角已延伸到心律失常领域。虽然目前尚处于实验研究的起步阶段,但其潜在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
自永久心脏起搏器问世以来,已成功挽救了上亿患者的生命。在我国,经过30余年的努力,这项技术已在地市一级医院得到成功推广、普及,造福于我国人民。但近十年来,关于传统右心室起搏可能损害左心室射血功能,恶化心力衰竭的怀疑越来越多,也不断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见诸文献。由此关于心脏起搏器的这种促心力衰竭效应在心血管界成为热点问题之一。而同时,随着双心室起搏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又成为一
美国心脏节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心律失常学术盛会。第28届年会于2007年5月9日至12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Colorado)首府丹佛市(Denver)举行。本次会议内容包括首届心房颤动峰会(包括9场分会)、12个病例讨论课程、92个核心课程、24个辩论、9个专题论坛、19个专家见面会、
慢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因。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Ⅲ级以上心力衰竭患者1年死亡率超过50%,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当。长久以来,人们更多关注于CHF的心肌舒缩功能,其传导性的改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使得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
近年来研究表明,个性因素在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某些个性特质可能是保护性因素,而有些则能加速其发展、引起不良预后。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临床表现和机制复杂。冲动的发生、传导异常,包括折返、异常自律性和后除极等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心律失常发生和维持机制,但启动这些机制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更多注重心脏解剖和功能的变化对上述机制的启动作用,如心脏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推进,幼儿园阶段作为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只有实现了幼儿园内部管理工作的优化,幼儿园教育的价值才能最大程度彰显出来。基于这一背景,该如何解决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各种常见问题呢?本文围绕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  一、幼儿园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规划  不同时代下,幼儿和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虽然幼儿园大多会跟随时代发展和需
期刊
目的观察冠心病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后的长期预后。方法2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71.56±10.38)岁。心功能不良16例。22例行血运重建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20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术后发生晕厥9例,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发作22例,心室颤动(VF)发作5例。植入单腔ICD(VVI)15例,双腔ICD(DDDR)1例,三腔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