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太冲”改善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的压力反射敏感性和孤束核α2肾上腺素受体活动

来源 :针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太冲”对两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的动脉血压、交感神经活性、压力反射敏感性、孤束核(NTS)内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R)的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探讨电针“太冲”降压效应的神经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电针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在植入遥测血压传感器探头后,采用两肾一夹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在模型建立4周后,各治疗组电针相应穴位,每日1次,持续28 d.用频域法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顺序法分析自发性压力反射敏感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TS内α2AR阳性神经元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TS内α2AR表达水平,核团微注射法评价NTS内α2AR的功能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血浆NE含量及低频/总频谱(LF/TP)、低频/高频(LF/HF)值显著升高(P<0.01),压力反射总体增益、上行序列增益和下行序列增益显著降低(P<0.01),NTS内α2AR阳性神经元数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NTS内微注射可乐定诱发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值显著缩小(P<0.01).与模型组和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在电针治疗的第3、4周显著降低(P<0.01),血浆NE含量及LF/TP和LF/HF值均显著降低(P<0.01),压力反射总体增益、上行序列增益和下行序列增益显著升高(P<0.01),NTS内α2AR阳性神经元数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NTS内微注射可乐定诱发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值也显著增大(P<0.05).结论:电针“太冲”可以降低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的动脉血压,抑制交感神经活性,改善压力反射敏感性,并上调NTS内的α2AR表达和功能活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靳三针疗法联合运动再学习技术对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
目的:观察艾灸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小鼠脑组织磷酸化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Ⅱ α(pCaM KⅡα)、神经元核抗原(NeuN)表达和学习记忆的影响,探讨艾灸的作用机制.方法: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高血糖小鼠肾损伤的保护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将C57B 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假电针组和电针组,每组20只.模型组、假电
目的:通过挖掘电针疗法在周围神经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特点,为临床运用电针治疗周围神经病提供依据.方法:以“电针”和“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