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金融标准化手段完善无障碍金融服务建议

来源 :金融科技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j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涉及老年人等特殊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无障碍金融服务是解决人口老龄化、残障人士保障等社会问题的重要抓手,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较为重大.因此,如何丰富无障碍金融服务运行手段,切实保障特殊客户利益,是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金融标准化的角度出发,分析现阶段无障碍金融服务的矛盾点,以及利用金融标准化手段解决无障碍金融服务问题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贷款市场的一个重要参与者,其贷款行为背后包含的信用风险不容忽视.通过问卷的形式对郑州市5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贷款参与度高且逾期情况时有发生;对自身偿债能力、信用风险及逾期后果认知不足.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健康的消费心理行为、网贷平台的低门槛与高推广、行业环境宽松与家庭监管不力.应把控舆论方向,营造健康的互联网信贷环境;改善校园文化,切断不良网贷入校渠道;加强家庭教育,培养正确理财观.
将个人征信电子数据用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时,其效率明显高于纸质文档.然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电子数据的泄露、滥用已逐渐成为公民信息安全之殇.通过数字签名、生物识别等显性特征,强化征信电子数据的个人权属.研究加密传输、区块链信息共享、安全储存等在电子文档中的应用,加强对个人征信电子数据的技术保护,并通过立法规制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中对个人征信电子数据的收集、分析、泄露等行为.逐步加强对个人征信电子数据的权属、技术、法律的保护力度,才能增加公民对其信用信息安全的信任,进而提高信息化效率.在保障个人信息安全的
电信网络诈骗逐年攀升,自从“断卡”行动开展以来,金融机构在开户环节都采取了较为严格的审核措施,但也有部分金融机构矫枉过正.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或异地上学的大学生因无法提供辅助证明材料而被拒绝开户,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金融机构应坚持风险为本的原则,通过采取差异化的服务,使采取的措施和已识别出的风险相匹配,在账户开立和服务优化之间寻求平衡,避免“一刀切”.
构建与改革相适配的税(费)业务组织体系是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必然要求.分析当前省级税务机关税(费)业务组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优化省级税务机关税(费)业务组织体系的具体设想.
近年来,信创的洪流滚滚而来,金融行业正经历着向数字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进程,需要通过业务变革、技术创新等形式,提供给客户更加智能、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如何实现关键底层技术突破、软硬件国产化适配和行业应用落地,成为金融信创发展的关键因素.
分析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以数治税角度,从支撑建设数据交换平台、项目进度管理平台、信息分析及风险识别平台三个应用平台的架构搭建,寻求解决土地增值税清算的途径.
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挑战原有的税收征管模式,世界各国围绕如何应对挑战大体提供了三种方案,在此情况下我国有必要结合具体国情重新检视传统税法原理,对比甄别选择适合自身的中国方案,在完善国内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发声,与其他各国共同探讨出台国际新规的可能性.
各国对合伙企业等实体在税法上的性质认定不一,导致了混合实体的产生,这类主体适用税收协定存在模糊与困难,由此产生的双重征税与不征税问题逐渐尖锐.从合伙企业及相关主体适用税收协定的可能性出发,结合OECD范本及相关报告分析OECD对合伙企业性质认定的立场:不论是在双边情形中还是在较为复杂的三边情形下,OECD均认为应坚持成立国/居民国识别优先的做法.我国国内法对于这一问题仍缺乏系统性的规定,因此导致了混合实体在适用税收协定时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一是我国所签订的税收协定内容不同导致的实践差异,其二是我国国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正引领着金融行业的技术变革.金融行业在现有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引入新技术,形成新产品、新业态、新趋势,从而加速数字化转型,使之有效应对日益增多的风险挑战.文章以个人财务报销流程为例,利用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详细设计了个人财务报销的业务流程,同时探讨RPA产品的设计结构,从产品应用、技术发展、业务前景等方面对个人业务财务报销流程进行优化与改进,以期为财务流程自动化等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作为一项维护纳税人合法权利的救济机制,税务行政复议前置在解决纳税争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税务行政复议前置漏洞是随着税收法定主义理念的深入人心,由学术界探讨引发的关注.一些财税法学家对税务行政复议前置提出了质疑,认为其存在不合法、不合理,一些学者站在税法稳定的角度支持税务行政复议前置.各种研究所关注的视角及采用的研究范式各不相同.将近年来研究税务行政复议前置的各种研究成果予以总结,划分为不同的研究范式,对有关各种研究范式主要思想进行整理分析,希望能够推进税务行政复议前置理论的不断深入,并为未来税务行政复议发